【中国.清朝】登路(火车站发源地)
【中国.清朝】登路(火车站发源地)
登路(Tank Road)位于福康宁山山脚下的一条长约260米的街道。
登路是一条单行车道马路,入口处于克里门梭道(Clemenceau Ave),通往里峇峇利路(River Valley)。
最早期,登路是用来发展铁路系统。1860年代,岌巴港是我国最主要的港口,进出口贸易都在那里进行,新加坡殖民地政府发现货物需迅速运到港口的重要性,蒙起了建设铁路系统的念头。
可是政府一直没有针对铁路进行规划,直到1903年我国才开始建造铁路。我国第一个铁路系统的火车总站就位于登路的丹达乌他帕尼兴都庙(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又称Chettiar Temple)的前方。
1910年代,铁路轨道才往南发展,过后连接了丹戎巴葛码头,1923年该铁路则直通新山。1932年,火车总站迁入新的丹戎巴葛火车站,登路的火车总站便关闭,过后被拆除。过后,登路一带盖起了高楼大厦,也建起了教堂和会馆。
至于登路如何得名,坊间传出两种说法。有个说法是,登路取名自福康宁山后方的一个蓄水池。淡马锡王国时期,皇室嫔妃常在该蓄水池内洗澡。
蓄水池在1959年被改建成为里峇峇利游泳池(River Valley Swimming Pool),2003年停止使用,成了个小公园。(资料取自:《街道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