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实主义运动(6)-密度向上的结果:超级写实主义

2020-04-22 22:25 作者:猫与牛仔裤  | 我要投稿

这一章我们要讨论一个新的概念——密度向上的必然结果——超级写实主义,时间轴会一口气拉得很长。但我们仍会回到Akira之前。


超级写实主义


密度向上最终导致了超级写实主义的出现。

  • 这是从艺术理论中借来的词,我对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看法是,除了艺术商绞尽脑汁向买家贩卖新的概念,画家不需要通过画表达什么,高密度的写实本身就是一种震撼,作者要借此悲天悯人、揭露现代社会还是什么不重要。

对于增加密度这件事,只有川尻和后来的森本抱有明确的目的:动画最重要的构造是世界观和故事,而川尻的故事世界就是现实本身,只有这个构造越真实,颠覆这份真实的乖离和荒诞才越有冲击力。所以川尻作品中的人设、模拟实拍的运动无不是为了构造现实的世界观,使基于现实的幻想令人信服;梅津是日本动画史上对织物运动造诣最高的动画人,但我不确认他是否有意营造这种逼近现实从而产生对现实的疏离感。

梅津泰臣在presence(1987)的作画

更多的情况下,画师只是因为喜欢,能做到,所以去做了

  • 大平说过自己只是喜欢所以画了;庵野只是认为王立宇宙军是自己作为原画最开心的日子。

毕竟那只是别人的作品中的一个场景,他们并不想借此表达什么。

中村孝和森本晃司也是这样。

  • 中村孝回顾自己从未意识到在创造伟大作品;每个岗位有各有职责,演出家有演出要求,作监要修正角色,原画能改变的地方很少,只想继承并超越前人的工作;以前没有人在一段工期下做到的事情,自己去做,然后办到了,就是这样。

也许有一天年轻的观众都不清楚回首再见她(1985)是个怎样的故事了,但中村孝和森本晃司的画,只要看到了就是一次震撼。

  • 中村这里是纸翻书动画;中村孝绝对是史上变态程度最高的作画,没有之一。

中村孝在回首再见她的作画

中村孝在回首再见她的作画
森本晃司在回首再见她的作画
森本晃司在回首再见她的作画
  • 我就知道欧美那帮浪漫的动画爱好者喜欢用艺术理论去解读作画,森本时隔三十年还被问及这个充满野心的场景究竟自己和中村有何发想。森本回答非常简单,因为监督没有做任何演技指示和演出要求,所以这个场景我们就按自己的想法来。

渡边信一郎也是这样对冲浦启之说的。

所以冲浦在根本没有看过前作的情况下就按自己的兴趣画了一段无影风格的纽约街景。我通过采访联想当时的情况:

  • 渡:请您做片头曲动画,没什么特殊要求

  • 冲:那您能给我讲讲原作是怎样的世界么

  • 渡:嗯,拿纽约打比方吧,就是各色人种都有的城市…

  • 冲:!纽约是吧,完全懂了(完全搞懂了.jpg)

  • …好像有人告诉我最后要让史派克还是什么动物入镜没太留意

  • 等知道要史派克入镜的时候我看了人设,咦这个鞋咦这个阴影?根本没有意识到本篇并不是无影风格的,这完蛋了啊

  • 西尾更是直言冲浦狡猾得很,丢了三卡叫他画,却连人设、甚至星际牛仔的人设都没给他。

星际牛仔天国之扉(2001,OP)冲浦启之原画


星际牛仔天国之扉(2001,OP)西尾铁也原画

不过因为西尾也是有经验在先冲浦才会请他,在GTO(1999),西尾也受邀制作片头曲动画,因为没有任何指示也无需顾忌和故事本篇的联系,所以西尾由着性子创作了一段一拍二。

GTO(1999,OP1)西尾铁也全原画

中村孝、森本晃司、冲浦启之、西尾铁也,四位顶级动作原画,就因为可以无顾忌地画一拍二为基调的运动,可以高兴得疯狂到这个地步。


这是写实主义运动的一个成果,最终走向超级写实主义的部分。



关于转描(1)


很多普通观众,更要紧的是很多有些知识的爱好者,对超级写实主义有丰富的误解:这是转描吗,这到底厉害不厉害?很多爱好者、比如我,从一了解转描开始就落入了误解的陷阱中。既然如此,我希望高密度特效和运动结合起来会让各位有新的见解和疑惑。

答案就是冲浦和西尾不需要参考,而画特效和运动镜头必须要高程度的参考;但最重要的是希望各位理解这和转描不转描没有关系,就像追问超级写实主义画家是对着照片还是对着模特还是对着实物打造的模型画的一样没有意义。


观众们在评价动画中的超级写实主义存在的两个误区:第一点误解是将作画的写实风格与现实相关联,第二点误解是将写实风格与转描技术相关联。

第一个误解:作画的写实风格与现实相关联

写实或现实主义是一种风格,它不是现实本身。以电影为例:更显写实风格的电影在镜头设计、布景、演技安排上更加雕琢,给人一种镜头内的人和物均是本来面貌、毫无人为挑选和安排介入的幻象,实际上这就是现实主义风格最用心雕琢的地方。

超级写实主义是对现实的高度风格化和摘取要素精细刻画的结果,以它达成的对现实感的欺骗和手绘痕迹的蒙蔽效果而言,它是比表现主义风格和有限主义风格更具修饰意味的艺术风格;而转描是其可能利用的技术手段。


第二个误解:写实风格与转描技术相关联

转描与某种艺术风格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一种技术,根据不同的需要,转描能够达成表现主义风格或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效果。

关于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讨论起来很复杂。便于完全没有基础的观众理解,我提供个粗浅的比较:

从目的上看两者都是展现自然事象,但表现主义同时有创造新样式新形式的目的,而现实主义主张消除技巧和样式,或者实际上要创造技巧和样式不存在的假象

从画面表现看:表现主义要引入设计元素并符号化,或是彰显笔触和技巧痕迹,而写实要去符号化,尽量掩饰笔触和技术痕迹。

转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举例子来解释

a.转描,并被认为写实

鬼灭之刃、月色真好


b.不转描,并被认为写实

本文谈及的

c.转描,并被认为表现主义

乒乓:大平晋也的转描全原画,因为时长不够通过摄影补帧

d.不转描,并被认为表现主义

八犬传新章大平做了正常的原画,动画质量低下的描线使线条变得抖动。

黑客帝国动画版:桥本晋治指示动画同描(照原画描一遍)而非清线,人为制造抖动。



但是仅仅是如今,我们可以用一种远望的,鉴赏的态度看待密度向上到超级写实主义。

当时走到超级写实主义的密度向上运动,带给追求运动魅力的原画的是普遍的群体迷惘。

下一章我们会直接指向密度向上时期的终结,登峰造极的转折点,又一次迷惘的开始——Akira。

我理解动画爱好者们对转描的疑惑远比我谈及的多,但那毕竟脱离文章正题了。欢迎提出问题,最好是具体段落的问题。我会另开文章详细解答一些代表性的问题。nbht对辉夜大小姐ED的解答我认为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讨论。我想爱好者需要不断地从各个方面讨论转描问题。

我的微博:猫与牛仔裤https://www.weibo.com/1642384501

看不到站外链接的请参考微博同篇文章


写实主义运动(6)-密度向上的结果:超级写实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