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馈宇宙】关于写文知识体系等知识梳理(上)

2022-04-30 15:20 作者:放轻松飘  | 我要投稿

  在大量的输入输出后,量变到达质变的过程,应该就会有我现在的状态。有强烈的表达欲,很想教别人这样写那样写等等,见着机会就哔哔个不停。


  这种时候,最适合的是将这些学到的内容整理成文章,将塞进脑子里的知识掏出来,形成有逻辑的知识框架。要抓住这个进步的机会,进行知识梳理总结,个人觉得非常重要。


  目前,我把学习到的东西,分成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认知与能力。


  第二模块:知识体系。


  内容太多(太想哔哔),这篇文讲第一个认知与能力模块,下一篇文讲知识体系模块。


  也许有些人看着觉得与写文无关,但个人觉得这恰恰是最重的要部份内容。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步,第一步“意识到问题”,第二步“去解决它”。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一点是最艰难的一步。很多人并不是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而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我自己扑街写文很多年,扑到一本书几十万字连一分钱都赚不到的程度。那个阶段的我,陷入一种负能量的循环当中,不停地从外界去寻求方法,希望能真正地抓到扑的问题所在,也很感恩当时很多网文的朋友给了非常有用的建议。


  我根据他们给的建议,努力去做了,还是没做好。我就开始陷入自我怀疑,然后崩心态,接着断更、烂尾、弃文等。觉得自己想靠写文生活,大概率是没希望,还是好好滚回去当自己的小职员,继续受虐。


  又被虐得发疯,再来一轮雄心壮心,我这次一定一定要支棱起来,必须要赚到钱,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吃网文的饭,那我绝对会立马辞职去写小说。


  当然,结果显而易见,依旧扑穿地心。


  所以,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是我不够努力吗?不,我比别人还努力。那是我不够幸运吗? 也许吧。


  于是,每一次的复健失败,我都归究于运气、命运、三次元的破事干扰等等。注意到了吗?负能量循环之下,我失败后一直在“外部”去找原因, 把责任推卸出去,寻求自我安慰,寻求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欺骗。


  我写得不好,我没办法保持更新等等,都是因为外界,因为别人,所以不是我的错,我很努力了,可是我还是做不好,我也很痛苦。


  错,原因在自己。


  我能确定自己足够努力,然而我努力的方向不对,所以再使劲也不会切到点子上。


  所以为什么呢?


  因为其实我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不停地向外去寻找原因给自己找理由。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内去探寻,去与自己的内在自我和解,达成共识。


  当你的驱动力是从外部去寻求的,外界必然会有各种力量拉扯着你,很容易就把你给拉垮。而当你的驱动力是从内心出发的,那么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一切的外界干扰都无法动摇你半分。


  这块内容是我近几个月来,不断学习积累玄学、哲学、心理学、符号学、逻辑学等等的知识,不断提升自我,真正去意识到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也从一些书籍或者短视频里听到过,要打开格局,要进入心流,这样的一个状态才是对的,好的。


  然而,就是那句,道理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又是为什么呢?


  还是识知的问题。


  网文这个行业,听着作者的数量十分庞大,但真正能够入行的人却极少极少,因为门槛是真的高。


  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我早几百年前就听说过了,但门槛高又不是我能去改变的,我有什么办法?我只能尽力去写好自己,外部大环境我还能改变来着?别傻了,不现实,不可能的。


  外部环境确实是很难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是吗?


  发现没有,当一个人陷入负能量循环的时候,他的世界是一片吵杂,所以他会听不进一切对他有用的声音。


  当定会有人反驳,怎么就说我听不进去了?我有很认真听,我甚至还做了笔记等等,我这就去练习。结果呢?当然大部份人还是会继续扑街。


  我为什么如此笃定?因为我就是这样一次次去反驳别人,一次次去否定各种可能性的声音,一次次把自己“往下”拉的。我还遇到过,不仅仅把自己往下拉,还会把身边的朋友也不停往下拉的人。


  如果你不是这类型的人,你应该能意识到,你身边总有存在这一类型的朋友。


  你:我们去那里旅游吧?


  朋友:不了,从来没去过,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还是别去了。


  你:这个是新菜,我们要不要试试?


  朋友:看着都不知道好不好吃,我以前每次点没吃过的,都会后悔,反正我不吃,你吃不吃随你。


  在网文里,对话是这种模式。


  你:我发现了一个超级棒的干货贴,分析市场的,很推荐你去看看。


  朋友:别花那么多精力去看干货,这些东西没用,你还是好好写文吧。


  你:你看这点那点这点那点,是真的超级干货,很有价值。


  朋友:我看看吧。(然后发现真的很有用,决定去分析。)


  你:怎么样?有提升吗?


  朋友:我做了,但好像一般。(或者说没效果)


  你:???你是怎么做的。


  朋友:我这样这样做。


  然后你会发现,大佬干货贴里,人家实践建议去做的三步走,她只做了第一或者一二步。


  你:偷工减料不好吧?这些我自己也实践过,每一步的价值和作用是这样那样,所以每一步都不能漏掉。


  朋友:这样吗?我没那么多时间,还是算了。


  你:……每天半小时分析市场,收获非常大,不比瞎写好吗?


  朋友:我劝不动你。


  你:????


  或者另一个朋友,我在看一本学习的书,问她看了没,对话如下。


  朋友:我看完了。


  你:惊!看得比我还快,我比你先看的,你居然看完了,我才看了三分之一。


  朋友:没什么用。


  你:……你是怎么看的?


  朋友:就看完了。


  你:……所以你每一章的练习做了吗?你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有去体会吗?上面讲到的索引卡大纲方法有用上吗?有拿文去练习吗?关于找梗的方法,你总结了吗?上面提到的积累素材方法,你素材库建了吗?你有去记住什么是三幕式吗?


  朋友:我再去看一遍。


  这就是一直在网文圈里,玄而又玄的一个说法,干货很有用,但干货也没有用。


  个人看法,你看进去了,那就是有用。没看进去,那就是没用。


  对对对,这个时候,以前扑街我的,会像你一样反驳,我看进去了,你怎么可以怀疑我的努力和态度?但现在的我想说,我从没怀疑过你的努力和态度,质疑的只是你的学习方法。


  你的输入是无效输入,假努力,再勤快东西也塞不进脑子里。


  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外界环境太多吵杂的声音,所以你“听”不进有用的声音。


  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份资料,同样一本书,真的人每个人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


  知道为什么吧?


  《格局》里有提到过一个点,“每个人都只听自己想听见的声音”。同理,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想看的东西。


  发现了吗?问题就出在这个“想”字上面。你没有带着问题去看干货,你的输入就是零碎的,无法成体系的,你看的内容也许当时记得,也许转眼就忘。


  根本就没有用上,也没有看进心里。如果你带着问题去看事情,就你能精准地找寻到想要的内容。


  现在回想,在我刚开始写网文扑街的时候,就有很多朋友给过我建议,虽然那时候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与理论说法,但就是那句, 懂的都懂,不懂的说了也不懂,还没有悟。


  这不就是无解了吗?谁不知道我没悟呀?要是悟了我不也不至于如此。


  怎样才能开悟呢?


  这当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只能讲我自己的情况。就实际我自己悟了没?我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拼命去写文发表,看市场反馈,还有看能不能赚到钱去调整分析呗。


  一个不通用的可能开悟的方法,之前我发表的文里也有提到过,这里结合最近体悟,继续细化:


  房屋清理——自我排负——冥想提升,玄学学习——元识知提升:逻辑思维学习、时间规划管理学习(基础识识认知)——大量补充学习写文基础知识、概念等(注意:重点是有体系地学,不要杂学)——第二轮识知提升:心理学、哲学、符号学、逻辑学、心流、驱动力——第二轮学习实践,大量输出去实践,然后根据情况去调整。


  几个重点拎出来提一下:提升认知——基出知识——再次提升认知——知识运用,实践检验。(适用循环服用)


  人都有一个潜意里的“畏难”情结,遇到问题会习惯性地想跳过去,能不去面对就不面对。直至这个问题一次次跳出来,直至问题大到不得不面对,才不得不去正视它。


  就像玄学里提到的,当你历的劫,这回躲过了,下回还是会再来。你一直躲避不去面对,那你的生活就一直处于不停有各种方式的劫扑向你。


  年纪大了的人,大概都会懂的一个道理,年轻偷懒躲过的苦,以后都是要还的,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仅仅是写网文,而是对面生活的任何一件事情,你自以为聪明地“走捷径”,其实路更长了。所谓的“绕弯路”,你不仅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也能收获很多的成长与经历。于是走着走着,目的地就到了。


   这里就是玄学所说的,心理学也有这个说法——慢就是快。


  你越是着急越是想快点去把事情处理完的时候,你会发现越是快速的去做,却好像效率越低,花费的时间越长。当你稳定心态,一步一步慢慢来,只着眼于当下所做的事情,然后一个个任务去清理,会发现事情慢慢就做完了。


  ——这就是当下的力量。


  我有向很多朋友推荐过个这本书(非广告啊),我在动态里也有转发那个听书视频链接。我就是利用做家务等碎片时间听完的,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坐下来看这类书,毕竟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特别提醒一点,《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对于提升自我意识,听到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即可。后面的臣服部份,不适用于大部分人听,容易被扰乱思想。


  而这类灵性、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玄而又玄的知识,反而更适合用一个开放的、轻松的心态去对待,就像玩纸牌一样,用一种轻松的态度去看待这些事物。


  用玩纸牌的方法去对待玄学,这是南怀瑾老先生《易经杂说》里开篇就有提到过的,学习易经如此,学习玄学如此,甚至到生活的每一件事,都能做到如此,那你的心就轻盈了。


  你是不是会发现一个问题,越是专注地想学玄学、心理学等东西,越是觉得太难看不透,反而把自己带进胡同里了。但就是用一种随意玩玩的心态去对待,似乎听了,似乎懂了,又似乎没听没懂,那就对了。


   不需要懂。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学习玄学,但端正一个态度就好,这些东西,如果不相信,就当心理学去看待,然后用一个开放的态度去输入输出,会发现自己的身体能量在往好的方向去提升,逐渐会摆脱“负能量的循环”当中。


  玄学和心理学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并非胡编乱绉忽悠人。


  我是想到哪写到哪,在这里突然就想到一个点,有没有发现我在全文里,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


  ——有没有发现……?


  是的,发现问题,这是最难的,而解决的方法,其实很多。


  这就是我说到的,“识意”的重要性。


  很多人把写网文就当作是写网文这一件事去看待,但我个人,特别强调,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同意的不必硬要去同意。


  我对网文的看法,是一个开放性的态度,网文是创作世界的一种职业形式,其中还有编剧中的电影电视剧、小品、音乐、文案、短视频、出版实体书、严肃的文学作品、绘画、艺术创作等。


  这统统都是一个内容——故事。


  对的,做这些自由职业的创作者,都是“讲故事的人”。


  别人对自己的要求我没了解过,但我看了一些大神(不限于网文)对待创作这个职业,从来都没有敷衍过。


  有天赋的人“随便写写”,那是他们本身基础扎实,所以随便写写也能出彩。他们也许有,也许没有去学习过写文技巧的东西,但别太傻信这样的话。


  那些所谓的有天赋的人,哪个不是长时间都是处于一种高度意识觉醒的状态?


  就像做一道数学题,有天赋的人通过一道题就能融会贯通很多个题目,所以人家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内容钻研。


  意识到了吗?人家是懂了,所以不需要学,普通人是觉得,人家学一个小时不学了,我学两个小时比学霸努力吗?可是人家一个小时的效率,顶我十天。所以我就学了两个小时,你觉得够吗?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还是建议听查理老师提到过的“一般锚定”的视频。(视频指路:《如何激励自己更努力》)。


  不是努力没用,是努力要找对方向,找对发力点才有用。而且扪心自问,你真有多努力吗?


  之前看到一个放弃全职的写手吐黑泥,自己不适合全职。


  可是,两年写了20万字,这是适不适合的问题吗?很多人选择写文,可能只是拿全职当借口去逃避现实,不想继续面对社会的毒打。

  

  全职写文,理所应当要把写作当成一份正式的工作去对待。


  假如你是老板,你在自己的公司设一个岗位“全职写手”,你会有什么要求?


  简单粗暴随便例一下:


  岗位职称:全职写手。


  待遇:3000元,无加班费补贴,无食宿补贴,不购买五险一金,单休(不过份吧?是不是觉得条件还行?)


  工作时间:每天工作8小时(不过份吧?居然不用加班唉!)


  工作内容:1. 每天日三,按时速一千字算 3h(不过份吗?手速快的一个小时完成)


                    2. 每天写一份分析市场短报告 0.5~1h /有的公司一周一份市场分析报告(很正常的工作要求吗?)


                    3. 每天输入(看小说、扒文、看文学作品、学习提升) 1h (不过份吧?)


                    4. 每天运动 10分钟到半小时 (这个都是工作内容就很夸张了)


  好像,就这些事吧?算一算,一天的工作时间3+1+1+0.5=5.5h。连运动都算在里面,一天的工作时间才5个小时,花3000工资雇你来上班,每天工作5个多小时,还有2个多小时可以摸鱼。


  当然,肯定很多人会反驳,只是随便例举一下,让大家能更清淅地看出自己当下的情况,没什么参考性。


  是没有。可是当你连这些都做不到的时候,说什么我坐在电脑前一整天,我只能写出500字。这种当然有,天赋流大神,或者业余写作者,你属于哪款?


  现在看出来自己为什么扑了吗?如此罗列数据,就能发现问题了吧。


  对,如果你真的听进去了前面我说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现在应该会来一句,“意识到问题”这最艰难的一步,你已经跨过去了。接下来怎么做?相信你应该就知道了。


  当然,还会有这样的声音,不对吧,哪能这么算的?我一整天都坐在电脑前码字呀,可是怎么可能每天都这样那样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是我写了删删了写,修修改改就是什么都写不出来,我没有表达欲,我没有故事,我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我大脑一片空白。


  那么发现问题的朋友,对的,会很扎心地来一句,“能力不行”。换句话说,你的能力不符合这个岗位的招聘要求,对不起我们无法录用你。


  很残忍是吧?如果你就是老板,你会聘用你自己吗?


  这是在打击别人,劝他们不要去写网文吗?是,也不是。


  我自己就是很典型的“能力不行”,但我从没觉得自己不能干这一行。


  有一款人,听到能力不行,立马劝退了。果然啊,我不适这个行业,还是转行吧。


  我是另一款:不行,就练到行。


  因为最大的困难,我已经解决了——意识到能力不行这个问题。


  当定会有很多人觉得我在说废话,谁不知道自己扑街是能力不行?要是行我早就赚钱了。


  不,这就是思维高度的问题了,因为你只局限在眼前的一个小点,你看到的仅仅是这么一个窄小的小点,所以你只看到了“能力不行”,于是你下了一个“只能放弃”的结论。


  看看我现在是怎么思维推导的:


  第一步:意识到能力不行,去坦然地承认并接受它。


  第二步:大量去搜集学习,这个岗位“需要”什么职业素养、工作能力(就是所谓的,入行的人是怎么做的)。


  第三步:“一般锚定”后,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大脑,先认承就是能力不行,然后把自己强行置于这个行业内。在《格局》那本书里有提到(非广告啊),我动态里也有转发那本书的听书视频链接。


  摘抄至《格局》发现自我


  “你可以下决心,并清楚地描绘出你最想成为的理想人物的形象。决定了新的自我形象,也就决定了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会做什么、以及你能变成什么。你可以在笔记本或空白卡片上写下来:


  如果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会怎样思考、说话?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发现了吗?当你觉得“我不行”的时候,你就在“自证预言”,不断地把自己往下拉扯。而把自己置于一个职业写手的位置,我工作“需要”有这几项能力,所以我必须做到。没有任何借口与理由,要么提升自己,拼了命去做到,要么转行。


  强调一下,我有多次特意把“需要”两个字给拎出来注明。这一点,需要我们往内心去探索,与自己达成和解,从内心去出发,寻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事情,那你的行动力,就是从内心导出,这就是顺势而行。


  否则受外界压迫影响,你在吵杂的环境中,被迫觉得“我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在背负着一大堆的压力锁扣负重前行,又怎么能走得长远?


  这样明白了吗?为什么你总是很激动地开始一件事情,总是持续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放弃,往外部去给自己找放弃的原因。


  ——去看一看你自己的内心。


  ——去听一听你自己的内心。


  ——摆脱那个吵杂的环境,安静下来,你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需要”。


  个人觉得,这对于任何行业都适用。曾经我自己做的几份工作,都是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只是以前的工作天花板很低,一下触顶,所以被局限得非常痛苦。


  网文这个行业没有尽头,对于我个人而言就非常适合。一遍一遍地提升自我,目标明确。


  所以,还是那句话,发现问题所在了吗?当“意识”到这个问题,还不能去改变吗?


  这里提到最近一点,就是自律。


  当我把这些罗列出来,早睡早起,每天写三千字,每天花半小时分析市场怎样怎样,发现了吧?解决问题的方法真的很多。


  最难的还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当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却还是喊着我不行,我没办法自律,我需要一个人管着我,我真的没办法早上6点起,那会要了我的命!我做不到不熬夜,写文已经很痛苦了,我连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吗?我写文就是想宅在家里,我就是懒不想运动。我需要有人强迫我去交稿,我才写得出来。


  看吧,为什么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大概就是道理其实没懂,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当真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那是什么?自己给自己一个答案吧。


  开玩笑的,说回正题,是第二步没做好。我想入这个网文行业,我现在知道了,要把这件事情当工作去看待,我也认同了,所以我就像正常上班,每天工作8个小时。可是,接下来怎么做呢?


  第二步,我个人的做法,还不是写。这里提一句,每个写手都清楚,写非常重要。是的,我当然认同,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这话说出来怕是会被骂,解释一下,不是说不是最重要就可以不写了,那是故意曲解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在这最后落笔写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或者说,“写”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去解决它”。所以,千万千万别跳过第一步,去找到问题的根本问题,“意识”到问题所在,你才能精准的找到适用的方法。否则,这样的“写”,就是我曾经多年的写法——瞎写。


  瞎写有用吗?有用,坚持瞎写三五年,有的人悟了,然后飞升了。但千万注意,这是幸存者理论,我就认识好几个,每天日万全年无休,写了七八年,最后还是没悟,然后去进了工厂流水线的。


  这里会有人说,你说这个例子,也是极个别吧。


  冰山之下,大部份人都被淹没在海底。


  【当然,再再强调一点,不是在劝别人不要写网文,或者劝别人怎样都要坚持写网文,这里手动高亮标记。】


  这可不是鸡烫贴,别看着了觉着,“我又可以了!死嗑就是了!”


  那大可不必,无论任何行业,用这样的态度去专研,会有失败的,但个人觉得,能做到还失败的,就真的是上天放着一个更大的任务等你去完成,这不是你要干的事。


  又特别强调,无法自律的人,还是别进入自由职业,不单指网文。


  你就是需要有人管着,需要老板逼着交报告,你才能动。那你为什么非要给自己找不自在呢?这类除了天赋选首,都不适写自由职业,这话没毛病吧?


  悄悄哔哔一句,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位大佬认为有天赋的人反而不适合写作,我摘抄一段原文:


  “然而我常常想,才思过于敏捷或者说知识储备超常的人,只怕不适合写小说。因为写小说(或者故事)是需要用低速挡缓慢前行,去耐心推进的作业。我的真实感受是比步行或许要快那么一点,但比骑自行车慢,大致是这样的速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与这种速度匹配的思维活动。”


  另外再补充一点,记住“一般锚定”,锚定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那些成功大佬。当你去做第二步,去了解这个行业成功者是怎么做的,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例如有人说,“我就是要有人逼着我,才能写出三千字,才能交上稿子”。谁不是呢?写出《美国众神》《梦魔》的美国畅销书作家尼尔盖曼,他也需要。


  尼尔盖曼的教学视频,我在态动里也有转发过,《讲故事的艺术》(非广告)。


  上面讲的三步,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不是浮于表面地停留在“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往纵深处去剖析问题,往横宽处去认知问题。


  然后才到这第四步,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去解决它”。


  所以又来了,发现自己的问题了吗?如果发现了,恭喜,无论你现在有没有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你都已经成功了,你已经活在成功之下。


  或者我自己更喜欢用玄学的一个说法,你当下是成功的,你就是成功本身。


  是的,不要把注意力关注在“未来”,什么哦我意识到问题了,我“将来”一定会成功。


  不,你现在就要成功。把自己置于“当下”,重新塑造自我形象,你已经在这个岗位上了,所以你需要会哪些具体的能力,然后去学,去做。把自己当一个刚入行的实习生,具体地了解这个行业,然后明确当下阶段的职业目标,盯准职业岗位方向。


  出去工作过,被社会毒打过的人应该都能听懂。不是你做了这个工作,你才去学习这个岗位的能力。而是你先要拥有了这个岗位要求的能力,你才有这个机会获得这个岗位。


  越往上走,越是如此。


  看完这些,明白了吗?这才是格局打开,这才能进入心流,而不是字面意识上的格局打开。


  反正说这么多了,下面再来捋一捋我是怎么做的吧。


  1. 一月中离职,两周时间房子大扫除准备过年。 2周


  2. 二月


  1)排负,开始接触玄学,冥想,让世界“安静下来”,去“倾听自己真正的需要”。 2周


  强调一下,并没有劝大家去学玄学,感觉大部份人并不适合接触这块领域,谨慎对待。


  1)嗑下尼尔盖曼《讲故事的艺术》视频,花一周时间整理学习视频做成学习资料。1周


  3)学习查理编剧课,做课堂笔记。约2周


  4)整个二月期间,也在大量地学习玄学、逻辑学、时间管理方法、各个方面的元认知,即认知的认知。


  5)整个二月完成清理多年积累的负能量,即排负,从“负能量的循环”中慢慢摆脱出来。并且努力进入“正能量的循环”当中。


  6)月中、月底开始,抄佛经、坚持冥想、瑜伽。(这点对排负效果极好,但不适用所有人)


  3. 三月,坚持瑜伽、冥想、学习、月底开的新文。二三月是封闭式学习,过年都在码字学习,屏蔽一切干扰。这个阶段主要学习的是基础概念,即补行业必备知识和常识。


  4.四月


  1)大量学习把脑子学废了,多次修文,把本来自己拥有的优势给改没了,文也写废了。


  2)四月中,意识到文废了,抓紧完结。摆脱沉浸式学习方式,开始打开格局,放松身心。


  3)四月中,发现宝剑侍从的学习视频,三天熬夜早起把几乎所有视频嗑完(两三天,做笔记写完两支笔)。主攻方向:爽文剧情流大纲如何写、节奏起伏、补充行业认知等。


  4)旧文砍纲抓紧完结,每天想一个故事,一两周内积累了四个故事,有很粗的大纲。


  5)开始建立素材库,进得大量素材积累


  6)四月最后一周,23号开始日万,完结旧文,用3万字短篇替换掉一个旧坑,把一个旧文续了四万字。即一周内每天日万,不同题材不同人设疯狂切换完结,一口气完结三篇文。这一步,也是集中清理的过程。


  怎么做到的?


  不难,讲讲我这周的作息安排:


  1. 6~7点,起床码字。


  2. 7~8点,搞孩子上学。


  3. 8~12点,码字,一般能写到6 7千字。


  4. 12~2点,有时1点半,做饭,吃饭,刷视频,学习类的视频、娱乐类的视频,去分析别人怎么铺设,积累新文素材。


  5. 2~4点,日万完成。一开始写到4点,死熬着不睡午觉(个人不睡午觉会死星人),后来3点前完成日万, 然后2点半完成日万, 下一阶段计划12点前完成计划。方向:提脑速,多次梳理章纲,争取5点起。


  6.4~8点,接孩子,做饭,吃饭,家务,洗澡等,还有带孩子一起做瑜伽(在家)。


  7. 8~10点,时间不稳定,存稿抓虫发表、整理素材、梳理新文大纲、看写作书+陪孩子玩


  8. 10~12点,搞孩子,冥想,刷视频(这个要改,总是沉迷),睡着前在脑子里梳理明天要写的内容,构思新文大纲,时常想到立马记录下来,经常一搞就是2点。


  对,2点睡,第二天还是6点多起码字。怎么做到的?就吃饭坐着都会睡着,码字的时候意识模糊,也在硬写。


  顺手推一个最近做手部瑜伽很不错的视频(非广告啊):《每天按一遍 有效缓解+预防 手机手、鼠标手、游戏手.... (含自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u411q7CM?spm_id_from=333.999.0.0


  这个阶段在做大量的“清理”,不管写得好不好,先把大框架一遍一遍先练起来。


  简单提一句,一个作品的完成,我觉得分两块,一块是市场分析,紧跟市场,多看多了解,如何踩点读者喜欢,怎样写读者会弃文,在写的题标,哪些是读者期待看到的,哪些是别人早就写烂了的?


  另一块是把故事讲好,把故事讲好这块,又分为文案、文名等,就是梗,或者说戏核,或者说故事梗概,或者说一句话故事。另一部份即正文框架的完整性,也可以说是故事的完整性。这部份还在研究,目前就在线正文这块。


  加油, 硬写!


  下一步计划:


  5.五月


  1)坚持日万(新文不能硬写,速度又得慢下来),主攻方向:正文的框架完整性,即故事的完成性。


  2)双开,整理大纲,主攻方向:节奏起伏,每一个情节点的节奏起伏,到每一个故事,每一卷,一个大纲的起伏,按实际练习情况调整。


  3)丰富素材库


  4)开始每天0.5~1小时市场分析


  4月23日开始,目前日万第7天。这里立个flag,努力成为日万一年的女人!  


  所以发现了吗?一遍一遍地刷,先是纵向,再横向,再纵深一些,再横扩一些,然后再来一遍,再来一遍,不停地刷刷刷。


  终于把这段时间脑子里塞得满满的东西给掏出来了,整个人都非常清爽。


  于我,清理总结,输入输出,再清理总结,再输入输出,再清理总结……(循环服用)


  道理懂了,希望你能过好这一生。


  对了,关于知识体系的内容,写完上面之些,我的表达欲就停了。等5月,或者6月份后,双开文完结,把正文框架疯狂刷过N次后,再次有强烈的表达欲再来说吧。


【回馈宇宙】关于写文知识体系等知识梳理(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