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情感 | 感受纷繁复杂,吾将上下求索

He wears a mask, and his face grows to fit it.——George Orwell

导演:Jennifer Siebel Newsom(美) | 语言:英 | 首播: 2015
如果我显示出超常的男子气概,我就能证明我是谁,无疑我的父亲会很赞赏。
一开始就教导男孩压抑自己的情感,没人鼓励男孩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我在学校感觉格格不入,常隐藏情感,难过的时候,感觉很难和别人说。”“有时候不开心,觉得很难做自己,总不能哭,所有感觉都压抑在心里,根本释放不出来。”“很长时间内我没有朋友,所以没有人可以倾诉,感觉被排斥,感觉很孤单。”
男孩子对自己的男子气概并不自信,总是被要求向其他人证明自己不是娇滴滴的,不是同性恋。他们学习做作为男孩如何在世界上生存,如何与人维持关系,如何表现才能被社会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和维护,方法是其他男人的低级恐吓——看谁敢不像个男人。男人难以表现同理心、脆弱,难以用这种方式抚养孩子,是因为他们被社会化成了这个样子。被认为是软弱的,或是娘娘腔——这种恐惧从男孩幼年便开始,一直伴随整个人生。
男子气概不是一个器官,是一种非自然形成的反应,是对所有女性化气质的一种抗拒。
男人们已经好多了,会谈论爱、拥抱和亲吻,在分担责任和教育孩子上目的性更明确,能谈论这种话题就说明有了进步,但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美国男孩听到的谎言——男子气概等于运动能力、致富、性征服力,这样划等号非常毁灭人性:体格、力量或某种技能,必须健硕的压力。体育对力量、支配、控制的解读很混乱,缺乏道德上的清晰度,在不惜一切要赢的文化中,舍弃的其实是性格发展。总要证明自己会很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不够好。如果把男子汉气概建立在力量或财富上,一定有人比你拥有的更多,那将导致所求无度的空虚生活,代价是失去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并且一辈子不会感觉到真正的完整。
性别本身是生物名词,指的是你拥有怎样的染色体;性别又是社会建构,男孩和女孩本质上都是人类,相同之处要多于不同之处。人们认为大脑是生物器官,那么脑中的性别差异一定是客观固有的,但实际上大脑有可塑性,会跟随经验而变化,经历增值和修剪,产生很多联想,常用的会被加强,不用的会萎缩。
我们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男性要极度阳刚,女性要极度柔弱。过度男性和女性化,反映了文化的紧张局面和对社会构造的性别观念的恐慌,我们的应对方式是简单的系统化世界,结果过于简化,男女孩都倍感压力。我们需要适应成见,成为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的完整的人,而不是被臆想所控制。
友谊和心理健康联系紧密,15岁的男孩开始在友谊里挣扎,因为觉得要自己处理问题,不尊重女性化的特质——关系、情感、同理心,压抑自己对关系和需求的渴望,所以友谊中缺失亲密感,孤单、孤立。
成为唯一一个清醒的人会很尴尬。
阳刚文化中奇怪的等式——男人的亲密必须与性有关,任何亲密的迹象都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倾向。男孩子有层级序列,强硬的男孩在最上层,女性在最底层,这就是性别歧视和恐同的根源,歧视的原因是女孩不如男孩强壮,恐同是因为柔弱的男孩被污蔑成胆小和软弱,痛恨软弱是因为惧怕自己也如此。每一个人都看着其他人的样子摆样子,最终丢失的是自己真心渴望的。
影视作品包括其他流行文化中展示的杰出男性,全都是强壮沉默、永远胜券在握的男人,而且铁石心肠。高度暴力的英雄角色都是为了获得控制、达成目标,青春期的成年男人则通过贬低女性展示男子气概,暴力和危险的刻板印象,一切都是为了金钱、权力、尊严。游戏中任何悲伤都一带而过,只展示愤怒的情绪,被极端崇拜的对象是无法表达情感的人,无法真诚或对身边人敞开心扉。外科医生组队研究:年幼男童暴露在暴力媒体影像下,对他人的痛苦会变得不敏感,导致对世界更恐惧,对他人及自己采取更有攻击性的行为。
我们的文化耻于谈论性,缺乏性教育,网络色情出版物成为大多数人的性教材,把残忍和性别歧视高度标准化,同性行为连起来,无法与女性建立健康的性关系,过度刺激并产生社交孤立。男性思维被训练为将女性的身体物质化、商品化,看不到他们自己作为性别个体以及女性的性需求,无意识地被教导——别把女人当完整的人,于是成长过程中从本质上不尊重女性。
尊敬连着暴力,男孩被教导把痛苦客观化,当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对别人进行报复从而“一雪前耻”。同伴文化中有一些力量使得男性沉默,尽管知道那是错误的,什么也不说也不做,否则会危及自己在同伴文化中的地位,于是男性暴力侵犯女性像病毒一样蔓延。那些思维和行为模式固化的男性,作为既得利益者,感觉权利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于是很愤怒并开始伤害,他们遭遇自我意识和自我批评时的第一反应是推到一边,仿佛那是别人的问题、是离经叛道的,抗拒的方式之一是托词精神疾病。
没有干预,受伤的男孩会长成受伤的男人,如何将理智和情感融合?大多数人都因循守旧,重复以前的模式,但每个人都有权感受完整,都可以发挥能力扩展自己对男人的定义,力量不是控制他人而是支持正义,站起来说话,解决问题,哪怕那有些冒险。


哪里可以休息?到处都是烂泥。

导演:Ha Le Diem(越) | 语言:苗语/越南语 | 首播: 2021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你们在玩什么游戏?”“我们在假装农历年绑架新娘。”
“男人如果喝醉,可能会想要绑架你。”
“现在你结婚了,不能跟其他女生调情,只能跟老婆凑活凑活。”
“我写这几行字,让你们知道我很痛苦,身为穷人,生活是如此艰困。”
“结婚时她还在读高中吗?”“嗯,高中一年级。她在大家欢庆新年时被大家绑架,喂完猪后,我看到我妈边讲电话边哭,邻居跟我说我姐被绑架了,我说不出话来。”
“如果发生在你身上怎么办?”“我不怕。”“你应该要怕!”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女生?”“我不知道。”“我想读很多书,赚很多很多钱,这样我就会有很多情人。”
“我会贱价把你卖掉。”
“开心就好,但如果被绑架不要哭”“我妈的意思是,如果我被绑架,我得自己应付。”
“新年是抢新娘的季节,而且是被允许的。”
“如果她结婚了,我喝醉时谁来喂猪?我会哭着不让她走。”
“我要他的号码,确定他不会卖掉她。”
“我们去把你女儿带回来。”“我可以,但我不要,那是他们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介入。”“做父母的不该干涉,不要插手。”
“别哭,简,是琪活该,没有人逼她跟这个人走。”
“我太太下午四点后不许出门,但她偷溜出去,我一下就绑走她了。”
“你离开后我一直在哭,现在家里好安静。你要勒紧腰带,别让他碰你,睡觉时一定要穿着衣服,你一定要说你想睡他姐姐床上,不然就坐在壁炉旁,尽量保持清醒。”
“他会说他爱你,说他会为你做任何事,但你不可以相信他。”“你怎么知道?”“男人都这样,千万别嫁给花言巧语的男人!用你的大脑,别用下半身思考。”
“你想怎样就怎样,但以后不要怪我,就算过得很惨也要自己想办法面对。”
“看来我做错了,我还是个孩子,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绑架她,如果她答应嫁给我,就证明这么做是很棒的,如果她拒绝我会很难过,因为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么样,我去年辍学,因为家里很穷,我很迷惘,不知道最后会怎样,时间会决定。”
“我很蠢,蠢死了,没救,我好不成熟,鲁莽的要命,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
“她从没离开过我们的村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不同。”
“她说逃跑会丢爸妈的脸,男生家人会说她没家教,他们遵守那些很老的传统,女人必须服务于男人的家庭。”
“别听老师的话,他们希望你完成学业,但他们不关心你的未来。”
“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就好了。”“我不想结婚,不管男方是谁,我还没准备好。”“别想太多,跟我们走就好了”“我不会跟你们走的!我不想走!”“别害怕,你的新生活就要开始!”
“多希望我能再当一次小孩!”

声明:文字摘录于各纪录片,仅用于学习分享,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