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珠江组歌》




PEARL RIVER GROUP SONG
演出时间:2021年7月23日(周五)20:00
演出地点:宝安区西乡会堂
指导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爱乐交响乐团(简称宝安爱乐乐团)
演出单位:
深圳交响乐团
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深圳交响乐团合唱团

珠江,是中国第二大水系,水流量仅次于长江。它不但是南方几省的母亲河,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珠江处于祖国南端,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转折、重大历史事件都与珠江地域有关。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最早的通商口岸。闻名中外的“虎门销烟”事件在珠江口发生,外国列强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在珠江口打响。曾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都曾在珠江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新中国建立之后,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命运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是从珠江口涌起。

珠江,史诗般记录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也记录了南中国这片土地在漫长岁月中的悲欢离合。尤其是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对中国产生的历史巨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以珠江这一重要窗口展示古老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成为今天已走向繁荣富强、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崭新中国这一历史进程,对激励炎黄子孙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大步奔向民族复兴康庄大道有重大意义。
节目单

曲目创作构思
序曲
一曲意境悠远,视野开阔的曲目,展示了一幅厚重而优美的山水人文历史画面。它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它是中国革命的摇蓝,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篇章:风雨珠江
共三个曲目。以珠江古老文明为切入点,描绘珠江两岸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见惯了大江风浪,表达了这块土地生生不息的人文情怀。歌曲《遥远的船歌》委婉而悠扬。十八世纪中,以英帝国为首的外国侵略者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船开到了珠江口,受到驻守虎门的军民英勇反击,英舰改向北连犯福建、浙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因此割让成为英殖民地。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虎门销烟与虎门海战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歌曲《虎门告诉你》表达的是人们不能忘记国耻,落后就会挨打。一座罗湖桥,见证着骨肉同胞百年分离奇耻。一河两岸,泪目相望,这都是封建中国积贫积弱的恶果。歌曲《这座桥有多长》是对历史的无情拷问。
第二篇章:热血珠江
这部分表达的是珠江两岸以及以广州为首的古老城市,多少英雄儿女为中国革命、民族复兴所作的探索与牺牲。路在何方?百年中国,终于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富强的重要保障。曲目《永远的怀念》以深远的意境、朴素的语言表达人们对在大革命时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英雄的敬意。《血色红棉》为男中音曲目,以广州起义中英勇献身的一对革命情侣为背景创作的作品。表达对先辈在腥风血雨中无所畏惧精神境界的敬意。《珠江水千重浪》意味深长。革命者穿越多少腥风血雨、跨过多少坎坷泥泞,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才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更是因为一代接一代的共产党人不断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才有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才有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
第三篇章:腾飞珠江
这部分将浓墨重彩描述在珠江三角洲展开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取的伟大成就。大江滚滚意味着势不可挡的改革开放浪潮,改革者心系国家前途命运踏浪而来,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精神,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潮起大江》以磅礴的气势揭开了改革开放宏伟画面,男声合唱厚重而激越,让人们感觉到大地回春带来的喜悦。《一夜城的传说》展示的是深圳精神,它告诉世界,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走向文明富强的必然。《我在高山上眺望》,那是一幅壮美的图景,改革开放中成长发展起来珠三角城市群,是改革开放成就的历史见证。
第四篇章:追梦珠江
这一部分展示的是崭新时代波澜壮阔复兴之路画面。习近平带领下的新一届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梦伟大构想指明了前进方向,一带一路举措赢得了世界目光。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畅。歌曲《大海告诉我》表达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坚定意志。《这一弯彩虹》展示着大湾区建设的美好前景。《人民选择了你》意味深长。是因为有了共产党,多灾多难的古老中国才有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才有了继往开来不断发展繁荣的伟大事业。今天,我们的祖国,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的党中央,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吹响了民族复兴的号角,为祖国描绘了一幅壮丽蓝图。今天的中国,正以自己的辉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和伟大。
尾声
崭新的时代召唤着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再次出发向着复兴路上大步迈进!清风悠悠,阳光灿烂,伟大的航船再次扬帆!
艺术家介绍

房千 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先后承担中国文联文艺基金扶持项目两个,创作大型交响组歌《梦回三江源》《奔腾吧玉树》(青海省文联申报并主办);承担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交响组歌《大江潮》总撰稿、广东省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型交响组歌《热血东江》总撰稿;受邀为广东省文联创作组歌《梦开始的地方》;受邀为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创作大型交响组歌《我的家我的国》、大型清唱剧《孙中山》;歌词音乐作品先后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九届、二十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音乐电视奖、二十二届文化部“群星奖”、2011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央五部委联合举办全国征歌“中华情”创作大奖、2011年中宣部“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歌曲”奖、中国音协“美丽中国”全国征歌金奖等国家级大奖。并连续十次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歌曲《春晓》入编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材,歌曲《最美是你》《中国我为你歌唱》;声乐套曲《梅》《兰》《竹》《菊》等作品传唱大江南北。

杜鸣 国家 一级作曲,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团长。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第七、八届副主席。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作品:舞剧音乐《沙湾往事》《三家巷》《花木兰》《骑兵》《岭南秋雨》《丝海梦寻》《传丝公主》等;芭蕾舞剧音乐《闪闪的红星》;歌剧《二泉》《英·雄》《天下黄河》《导弹司令》《陈家大屋》《南海哩哩美》《红流澎湃》;音乐剧《烽火·冼星海》;民族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白莲》;大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舞蹈音乐《哭泣的鸽子》;杂技音乐《俏花旦》及歌曲《当祖国召唤的时候》等。
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原国务院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奖”作曲奖、国务院文旅部“文华”奖、“金钟奖”特别奖、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奖、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优秀歌曲奖及全军文艺会演作曲一等奖等奖项。

刘明 深圳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珠江电影乐团常任指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指挥,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指挥教研室主任,先后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休士顿大学音乐学院,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指挥与钢琴双硕士学位。2006年起任教于星海音乐学院, 2009年起兼任深圳交响乐团指挥。
1995年,获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和助教奖学金赴美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德国指挥家Gerhard Samuel和英国指挥家Christopher Zimmerman。留美期间,曾多次参加指挥大师班学习,先后跟随名师(纽约交响乐团)、(圣马丁室内乐团)、(匹芭蒂音乐学院)、(莱斯大学音乐学院)等学习乐队指挥。先后指挥过丹麦广播交响乐团,希腊雅典卡勒耳交响乐团,俄国圣彼得堡大剧院交响乐团,美国辛辛那提现代音乐室内乐团,美国辛辛那提音乐会交响乐团,美国辛辛那提爱乐乐团,美国辛辛那提芭蕾舞团,美国休斯敦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美国苏玛瑞交响乐团,墨西哥巴哈交响乐团,珠江电影乐团上海乐团,辽宁交响乐团长春电影乐团厦门交响乐团,新疆爱乐乐团和深圳交响乐团等。年月作为休斯顿大学音乐学院近年来首位受母校邀请的指挥专业毕业生回校举办交响音乐会。年月代表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交响乐团参加深圳德国纽伦堡姐妹城市庆典活动,与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办交响音乐会。
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核心刊物发表专业论文与文章,在国内外举办交响音乐会百余场。从教十多年来,带领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多次参加大型演出。

崔峥嵘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程浩、罗良琏、Mirella Parutto学习声乐,师从陈蔚、潘桂娟学习表演。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声乐协会主席,广东省知联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张朝夕 中国南方歌舞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二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声乐协会理事、广东省慈善总会理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青年文艺家联合会委员、国际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

初宜择 留德青年女高音,深圳歌剧舞剧院歌剧演员,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2009至2017年就读于德国曼海姆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学习美声表演专业,本科先后师从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薇拉·晒尔(VeraU.G.Scherr)教授;全欧洲明星教授,男低音歌唱家鲁道夫·皮耶奈.(RudolfPiernay)。
研究生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女中音歌唱家安娜·玛丽亚·杜尔(AnnaMariaDur)教授。

贾双辉 国家一级演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教授,原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 ,师从于杨博亚先生、马秋华先生等。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音协理事,民族男高音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声乐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音协声乐委员会副会长,广西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张学樑 男高音歌唱家,现为农工党党员、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声乐协会理事、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歌剧教育学会理事。

智楠 民族声乐硕士,中级职称
广东省歌剧舞剧院男高音独唱演员
广东省优秀青年歌唱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2017年,主演全国首部廉政音乐剧《青天之端》,并在全国巡演50余场;2019年,主演广东省献礼建国70周年现代音乐剧目《再见,1990》,并巡演30余场;2017年,创办“《歌声飞扬》系列音乐会”及“《智楠与您聊民歌》公益讲座”两大文化品牌;2018年担任“第十五届广东省运动会”开闭幕式演唱嘉宾,演唱主题曲《走在前列》并在广东卫视及多家媒体播放;2019年,参加“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文艺演出”;2020年,参加广东省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2021年,参加广东省春节文艺演出等。

李白 中国南方歌舞团著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声乐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青联委员、广东省青年文艺家联合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国际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海珠区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中国音乐金钟奖广东赛区选拔赛评委。广东省十大青年音乐家之一。

王景 男高音歌唱家、华强北好声音艺术团团长、罗湖音乐家协会理事、智城西洋艺术馆艺术总监。

冯国栋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星海音乐学院歌剧中心副主任。五项国家政府奖获得者,其中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2010文化部全国声乐文华奖二等奖,金号杯全国听众最喜爱的美声歌手奖,第一届中国歌剧节表演奖等。

杨阳 旅美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优秀声乐教师,广东音乐“一荐一”名家荐才行动十大青年音乐家,深圳市声乐协会会长,深圳青年歌剧中心创始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新世纪之星”,多次荣获“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

姜贺 深圳广电集团宝安频道主持人(原深圳人民广播电台FM104.3新闻主播),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得广东省播音主持作品二等奖,深圳新闻作品一等奖及深圳市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曾主持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海南卫视音乐春晚等大型活动。
参演乐团/合唱团

深圳交响乐团成立于1982年,经过近40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认为是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之一。乐团现任团长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小提琴家聂冰,音乐总监是杰出青年指挥家林大叶。新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一流交响乐团。
自1987年起,乐团每年进行巡回演出,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出访北美、欧、亚、非四大洲,在美国、加拿大、捷克、波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印度、南非等国家演出,成为深圳对外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乐团一向重视民族交响乐作品的创作,组织创作的大型原创作品《神州和乐》《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人文颂》《我的祖国》等颇受好评。
“追求一流,服务大众,演出、创作双轮驱动”是深圳交响乐团乐团艺术建设的坚定理念。

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19年9月,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宏大背景下,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组建的目前华南地区高规格、高标准的职业合唱团体。
合唱团现任艺术总监为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终身歌剧演员谢英彬女士,团员均毕业于海内外一流专业音乐院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合唱团成立至今,受邀赴北京、广州等地参加的演出有:张千一交响乐《我的祖国》;谭盾新作《大自然的祈愿》(武汉十二锣);广州大剧院原创歌剧《马克·波罗》等,并与深圳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c小调合唱幻想》、《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等作品。
作为繁荣深圳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合唱团秉承“中国气派、现代风格、国际视野”的宗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高雅艺术境界,未来将打造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职业合唱团,推动中国合唱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深圳交响乐团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6月,是深圳交响乐团直属的专业(非职业)合唱团,现任艺术总监林大叶,团长罗滨,常任指挥兼副团长罗申卡。合唱团团员多毕业于国内外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接受了严格的声乐专业训练,同时在声乐专业岗位上有着丰富、扎实的艺术实践经历。
自成立以来,合唱团先后参加了一系列国内外重要演出活动,成功演出了大型交响合唱《神州和乐》《客家山歌》《人文颂》《时代的交响》《陕北音画》《洛神赋》《英雄诗篇》《我们就是河流》等中国合唱新作品及广东、深圳词曲作家的原创作品,以及亨德尔《弥赛亚》、莫扎特《安魂曲》、威尔第《歌剧合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奥尔夫《布兰诗歌》、伯辽兹《安魂曲》、音乐会版《阿依达》、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和马勒《第三交响曲》等经典名曲。曾代表深圳出访港澳台及东南亚演出,也曾代表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巴黎)进行了成功的演出。
2020年为适应合唱事业发展的要求,新成立了深圳交响乐团室内合唱团,合唱团团员均毕业于国内外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并于7月起正式参与乐团的演出任务,成功演出了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季音乐会“致敬贝多芬——欢乐颂”,原创大型交响合唱《大道华章》《长歌2020》的演出及录制,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深圳罗湖区及宝安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场音乐会等等,获得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