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考研【条条大路通罗马丨慈母手中线—一战人大失利二战厦大,一位母亲的独白】
前 言
感谢师弟和他母亲的投稿,这也是知行法学第一次刊发外部投稿的文章,别开生面,也蕴含着新气象。作者为一名二战考生的妈妈,在儿子二战胜利之时写下了这篇文章。备考者本科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放弃保研后一战人大失利,二战厦门大学+法考,现已进入等额复试环节。母爱如水,温柔细腻。通过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笔下的文字,能够看出长辈的心情。最近有很多人来咨询是否要二战,其实这是大家自由选择的权利,而这些自由的选择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不管结果如何,希望大家能够最终”条条大路通罗马”。调剂系统已开,没过线或者低分的同学可以调剂做备选,文末附有调剂学校名单及分析情况,请大家速看。调剂经验可看:条条大路通罗马丨落榜后的五种选择与建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备考期间在母亲节与儿子的合照)
得知儿子等额复试的消息之后,我百感交集,过去这一年多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还记得儿子刚上大四时,某天接到学校导师的电话,老师说儿子不但学业优异,各项能力出类拔萃,而且还在大二时入了党,他也符合了学校的推免资格,但他拒绝了,特告知我们家长:希望我们劝他改变主意,毕竟名校的推免特别难得。儿子所在的学校是一个法律五院四系之一,所以,推免的学校是国内顶尖法律院校,中国政法大学是国内政法一流学校之一,放弃着实可惜。我急忙给儿子去电话,但他心意已决,并告知我,他准备开始备战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学硕。瞬间我慌了,要知道对外都号称是研究生,但研究生其实区别很大。一般大家说得较多的研究生指的是专硕,招考名额较多,而且入学之后采用的是大班制教学。而儿子所要报考的学硕,往往一个专业只有三五个名额,甚至是只有一个名额,采用的是导师制,所以名额很少。而且大部分名校的学硕都是推免,给考的名额很少,考起来难度巨大。儿子在我眼里,初中和高中一直是一个有点小聪明也愿意学习,但不是那种下苦功的孩子,这种考试需要付出多少,我不敢想。但我知道无论怎样劝说,他不会改主意的,所谓的年少轻狂也就是如此吧。
接下来我很少过问他在学校的情况,但我知道他在学校学得很苦。特别是十月份时,马上临近考试了,却发现有一本书用得有错误时,他徬徨失意,在电话里对我说他站在楼上觉得精神恍惚恨不得一下子就跳下去时,我心如刀绞,我宁愿他平庸懒散也不想他受如此大的精神折磨,但他不放弃,以更百倍的力量备战,其中艰辛不能尽诉,但他始终坚持,不言放弃。十二月底考完,20年元月九日他回到家中。在焦虑中,等来了成绩的揭晓。对我来说毫无悬念的他一战失败了。人大的一个学硕名额,在内卷严重的北京地区又怎么可能降临到他身上?就算是如此,他同样拒绝了别的学校打来邀请他读硕的好意,坚决再战。我对他说不如换一个学校吧,都说北人南厦,你考过北方的人大,今年考南方的厦大吧。我听你说,厦门大学有专门的知识产权院,也是你心仪的学校之一,为什么今年不转战厦大呢?换个火气。经过多方考证,厦大该专业今年招学硕三人,已经有两个名额给了推免,也就是说,儿子又将面临只有一个名额的竞争,没想到我的建议又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但他最终还是决定转战厦大,这就意味着一切从头再来。
因为名校是自命题考试,考试的内容完全是不一样的。当时正值疫情,新的学习资料无法购得,他依然调整心态,再次备战,虽是二战,但对于厦大来说他是首战。要知道很多学子都是几次同战一所学校最终才成功,多次战的人也大有人在。就这样,我看着他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就接着学,不以白天黑夜为作息规律,而以自己疲惫为休息点。偶尔进入他的房间,看到他做的一摞一摞的思维导图,一本一本的手书,心中百千回想劝阻他,却只能无语。后来疫情放开了,他每天早7:00就前往图书馆,晚上6:00回来。吃过饭后又回房读书,从不间断。我和他的父亲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连生活都很难关照他。图书馆有位阿姨,也许是看到他每天如此学习,当图书馆有人聊天的时候立刻制止,对别人说别吵着那位学生啊,他要学习,儿子甚为感激。有时候我劝孩子休息两天,儿子笑着说,你知道像这类学校的学硕考试被称为什么吗?被称为"神仙打架"。报考的人都是有智商有能力的人,那在一起比什么呢,比的就是谁更会学,谁能学,谁学得最到位,比不得初中高中,可以凭着小聪明玩玩打打,考一个过得去的学校,而这种考试的竞争就是同样高智商的情况下比的是付出。
从那以后我从不劝阻他。他学他的,吃饭的时候他还和往常一样同我们说笑,一如从前那样乐观活泼。但一天深夜,我发现他在平台默默的抽着烟,静静的凝望着天空一动不动,我走过去轻抚他的背,彼此都一言不发,似乎那种潜在的担忧一说出来就会使我们陷入一种忧伤的情绪。良久,我对他说和妈妈一起喝点红酒吧。然后我们走下来一起喝着红酒聊着一些有趣的事,我知道,虽然他嘴上说读不了名校的学硕他就放弃读研去做一个律师,但他是一个有这样能力的孩子,如果与名校失之交臂,这种遗憾他将背负一生,作为母亲,看着他背负如此巨大的遗憾生活又何言快乐,那种背水一战的压力只是他不想让我知晓,可我又何尝不知,我们母子就在这种彼此知晓又不言破的状态下彼此关爱。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平和而坚定。而就在这时好消息也频频传来,首先是厦大在招生网上发布公开信息,增加2名学硕名额,更值得高兴的是给推免生的两个名额也给了招生,因为没有人推免成功,也就是说,现在招生人数是五人。再就是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严格执行硕士阳光招生,为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在这一系列的好消息的带动下,我们似乎看到了曙光。
离考试还差两个月时,儿子开始调整作息时间,他说要把思维的兴奋点调整在正常时间迎合考试。时间就在我们时而充满希望时而担忧的中过去,转眼来到考试时间,因为我大姐家离考试院比较近,所以我们将孩子安排在大姐家吃中饭,早晨和晚上由他爸爸接送。考试的那天我听见他起床和爸爸洗漱出门,我始终躺在床上没有出来,其实我早已醒来望着天花板发呆,但我也不愿意出来跟他说一些无用的废话。考试就在这样平静中度过,期间他没有谈及考试,只说了一句每考完一场考场中的人就少了许多,特别是考完英语那一场,考场里几乎只剩下一小半人。一直到考完的某一天,他神色平静地对我说,在考专业2的时候,他没有用主流意识去答题,而是采用逻辑自洽然后上升到哲学范畴的方式完成答题。他说,他相信厦大这样的学校选拔的是思维人才,更看重的是逻辑自洽,采用这种方式答题,他希望能脱颖而出,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但这样做,有些冒险,他心中没底,但他还是决定采用了这种方式。听完他的话,忧心又一次向我袭来。但一切已成定局,多说无用,只能在焦虑中等待考试成绩的发布。
2月26日的那天从早上起床我们就无心做任何事,好不容易熬到晚上12:00。他拿着手机我靠近他,我发现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身子在瑟瑟发抖,我抱住他,发现他两手冰凉,在颤抖中,他不断刷新页面,突然页面闪动了,跳出一组数据,我和儿子几乎在同时发出了疯狂的尖叫声,然后他转过身紧紧的抱住我。因为我们都知道厦大今年的考题难于往年,而该专业在厦大历年学硕的招考中,被录取的最高分近三年也不过是355分,而儿子考了376分,让人更为惊喜的是,今年英语试卷特别难,儿子依然考出了大神级的分数。而他所担心的专业二,也获得了高分。
一时间,狂喜在我们之间蔓延,那一夜,我们一夜无眠,欣喜地交谈,互相的取乐加上有些伤感的叹喟。接下来几天厦大出了分数线,但这对我们毫无意义,因为我知道我们在乎的是排名,分数线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目标。直到招网上发布各自命题自划线学校可以打电话询问排名时,又一轮紧张的空气降临。虽然我们知道我们的考分很高,但是又有谁知道会不会有更大神级别人物降临呢?电话打通了,对方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儿子名列第二,一二名成绩接近,第三四名隔儿子的分数很远,而且过线的人只有四人,厦大这样的学校是宁缺勿滥也不会降分录取的,这就意味着儿子是等额复试,厦大的复试全程都是英语,而儿子的英语是强项,他有一口难得的英式英语,因为英式英语的少见,常常为人所夸赞,参加英文法庭辩论,他是独一无二的最佳辩手。但儿子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却没了想象的高兴,他没有想到在今年如此难的试题下,还有人会比他的分数更高。很快儿子在厦大的考研群里彼此找到了对方。当他得知对方是一个三战厦大的学长,而且每天以拼命的状态,学习十四五个小时时,唏嘘不已。考研群里的考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很多都是三战四战,有的年过30,失望和焦虑是群里最多的声音。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个考生在里面哭泣着说,我已经三战了,这三年我不知是怎样熬过来的。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厦大是我一生的梦想,但我要与他失之交臂了,我不打算再考了。面对这些,儿子一直都给予极大的关怀和帮助。
现在每天,精益求精的孩子,哪怕是面对等额复试,一样精心准备。他在网上找到了一些法学英文大咖,每天与他们英语交流,学习更是如常。正如他所说的法学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一天都不能懈怠。我偶尔与他开玩笑说:你后悔当初放弃推免资格吗?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啊,他说:后悔,后悔的是付出了一年的时间,连累妈妈忧心忡忡,其实是为了同样的结果,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这个代价大了点。
回顾这一年多的时光,我们经历了心潮起伏,惶恐不安,悲喜交加。但现在我相信,儿子这一年的蛰伏是为了飞得更高。不久,我又将送儿子远行,这一回,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他更坚韧更成熟;他爱热闹,但又能沉静下来;他活泼诙谐,但面对学业一丝不苟;他看似平和,其实志存高远。唯愿他今日振衣了夙愿,明朝展翅赴鹏程。也愿天下学子心想事成!

附调剂学校名单
根据往年调剂情况和今年调剂机会来看,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下列学校,学校实力也相当不错,有问题也可以在调剂群中随时咨询:
1.汕头大学(地理位置优势)
2.兰州大学(985,考公有一定优势)
3.燕山大学(河北最好的学校之一,河北地区相对优势)
4.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位置优势+华南地区相对优势)
5.上海海事大学(地理位置优势)
6.上海政法学院(专业学科优势)
7.河北大学(河北最好的学校之一,河北地区相对优势)
8.上海师范大学(地理位置优势)
9.中国政法大学(五院四系,部分学科不次于人大)
10.首都师范大学(部分学科相对优势)
11.青岛大学(地理位置优势,青岛地区的相对优势)
12.山东政法学院(部分学科相对优势)
13.甘肃政法学院(部分学科相对优势)
14.上海社科院(部分学科相对优势)
15.上海对外经贸法学(地理位置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