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君子之战还是野蛮之战?春秋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0-02-09 14:36 作者:销魂很销魂  | 我要投稿

为什么叫君子和野蛮?偷个麦子都能打,打出鼻血就停战,开战之前下战书,约好时间先吃饭。两军交战之前,都会先给对方下战书,明确的告诉对方一声我tm要来打你了,你做好迎战的准备吧!互下战书之后,两国会约定好一个地方,你出兵,我也出兵,我们大家就在这里干一仗。双方在开战之前,都要先排兵布阵。有的国家排兵布阵可能会快一些,有的国家排兵布阵可能会慢一些。但排兵布阵快的一方,绝不会趁机先动手,而是要等到对面的敌人把阵型都摆好了,然后双方再同时推进开战。既然是打仗,就一定会分出个输赢,打输的一方自然是要跑路的,而打赢的一方也不会全力去追杀。“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

对于负伤的敌军,是绝对不杀,要放其生路。——“君子不重伤。”对于敌国百姓,不杀儿童,不抓老人。——“不杀黄口,不获二毛。”

当时晋楚之战的时候晋军逃跑,战车推不动了,楚国士兵还会上去帮忙。

楚兵:晋国都傻了吧,连逃跑都不会。
晋兵:那边的兄弟,来帮个忙。
楚兵:哎,还要我们帮忙,真傻。
之后汇报战绩
一楚兵说:我杀了3个人。
另一个说道:我杀了5个。
这时,一人在边上哈哈大笑,说:这算什么,我帮8辆晋国战车跑路。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春秋的历史基本上就是称霸!称霸!在称霸!

郑庄公小霸

在五霸之前,有一个0.5霸。郑国最初在周的旁边,所以一旦周朝出事,郑国就成了炮灰,这导致郑桓公之后的三代,第一代东迁搬到新郑,第二代吞并他国,第三代到了郑庄公,郑庄公把郑国的传统艺能——耍赖,玩到了极致,伐卫的时候迂回背刺,打北戎的时候开始学习伏击,甚至打周的时候摆出了鱼丽之阵,还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说好的君子之战呢!儿子郑厉上位,郑国大乱,因此从此郑国日益衰落。


郑庄公


一霸齐桓公

这个我在之前(CV4601542)讲过,这里不再多讲。周惠王二十一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自此,齐桓公建立了霸主会盟的制度。

二霸宋襄公

宋襄公平定齐乱,然后,觉得自己行了!后来郑国支持楚国称霸

宋国:我这么文明你不支持我,竟然支持楚国南蛮!

宋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就来帮郑国,宋楚泓水之战打响。宋国很早列阵于泓水之畔,而楚军还在过河。

目夷:大王请趁楚兵过河之际先发制人。

宋襄公:唉,都是文明人,怎么能那么阴险呢,这样做不仁义。


楚军过完河上岸在列阵的时候

目夷:大王请趁楚兵列阵之际先发制人。

宋襄公:唉,都是文明人,怎么能那么阴险呢,这样做不仁义。

结果,宋襄公本人大腿中箭,宋军损失惨重,在泓水之战后一年半后宋襄公大腿箭伤复发,不治而死。

从此战场上再无仁义,只有兵不厌诈。

三霸晋文公

晋献公宠信爱姬,使国政大乱。前636年,晋献公子重耳(晋文公)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这是刚好宋国与楚国大战,晋文公于是联合齐国和秦国去帮宋国,在城濮与楚国决战,大败楚国,成为霸主。


晋文公


四霸秦穆公

秦国的西面有晋、楚两大强国压制,难以东进。秦穆公于是掉头向西发展,啪唧,称霸西戎。



五霸楚庄王


楚庄王
楚庄王


楚国在城濮之战后,韬光养晦,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楚与晋会战于邲,大胜。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当中原诸侯争霸战争尘埃落定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打胜了楚国。

吴越争霸

前496年,吴军趁老越王逝世挥师南进伐越。

吴国:趁他病,要他命!

越王勾践率兵迎战,大败吴军,吴王阖闾没当霸主多久,就因伤逝世。

前494年,勾践趁吴国不注意去打比自己强十倍的吴国,结果,败了。于是勾践当场跪下求夫差放过,不惜一切代价求放过,要多怂有多怂。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迫使越王勾践向他称臣。继续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但连年的战争也让吴国国力渐渐空虚。


吴王夫差


从三年宫中受辱,到十年卧薪尝胆,再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了最后一个霸主。

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卧薪尝胆


走向末期

春秋时期晋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权力不在自己人手里啊!前550年至前497年,晋国国政把持在范氏、中行氏、赵氏、韩氏、智氏、魏氏的手上。前455年,晋国贵族只余下智、赵、魏、韩四家。智氏最强,经常欺负其他三家。智魏韩三家围攻赵家的晋阳,几个月没打下来,此时

智氏:晋阳旁边不是有条河吗?放水淹城不就好了吗。

赵就给韩、魏打电话:今天智氏来淹我,明天就会淹你们!

韩、魏:对啊,咱家旁边是不是也有两条河。

前453年,魏、韩叛变,洪水反灌智氏,三家当场灭掉智氏。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

春秋末期,一位改变中国战争体系的人出现了,他的出现,可以说是彻底葬送了君子之战的这种战争体系——孙子。《孙子兵法》开篇就有讲道:“兵者,诡道也!”打仗,就是为了取胜,只要能取胜,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样的阴招损招、明招暗招,只要能取胜,那就是好招。


孙子


从此历史进入了一个更加混乱的时期——战国,开始了。

史实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在评论区留言

别忘了点赞,投币,收藏,分享,关注


君子之战还是野蛮之战?春秋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