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名漫画公然为731部队洗白,背后是整个日本社会病了

2020-02-09 14:33 作者:动画学术趴  | 我要投稿


作者/ 马小褂


“为什么当今日本人对于这段加害史如此无知,甚至对反人类罪行抱有无所谓的冷漠态度?”


回望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血泪的历史。我们在抗日战争中见过太多侵略方所作的恶,大屠杀、三光政策、细菌战、对中国妇女的暴行等等,可谓罄竹难书。

其中有一串数字,深深地留在所有中国人的印象里,成为了恶魔的代表——那就是「731」

731部队,全名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由石井四郎所领导,因此也称之为“石井部队”。该部队假借研究内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则是日本法西斯用于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的基地。

在那里,日本法西斯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惨绝人寰地使用了活人进行冻伤、细菌感染和毒气实验!

然而最近,却有一部日本漫画试图混淆历史,为731部队「洗白」——它就是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当下的台柱之一,在中国大陆一度非常火爆的漫画《我的英雄学院》。在其漫画最新的259话中登场了一位名为“志贺丸太”的反派角色,而“丸太”,正是二战时期日本731部队对人类活体实验者的侮辱性代称。

在事件爆出后近一周的时间内,虽然中国大陆和韩国舆论反响非常激烈,但大多数日本人依然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甚至认为中韩读者是小题大做;而漫画作者堀越耕平和集英社也一直尝试蒙混过关,直至昨天2月7日才迟迟给出了正式的道歉声明。

今天这篇文章除了为大家理一理《我的英雄学院》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想借此探讨一下,为什么当今日本人对于这段加害史如此无知,甚至对反人类罪行抱有无所谓的冷漠态度呢?


《我的英雄学院》的「丸太」和不被当成人的「圆木」们

事情的发端,是2月3日推特上一位韩国同人大手发现《我的英雄学院》最新一话中出现了一位名为“志贺丸太”的反派角色。而根据漫画剧情介绍,该角色正是一名致力于人体实验的邪恶科学家。

韩网友声讨731部队罪行时所配的图,不过其中黄色照片的真实性存疑

在日本作家森村诚一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丸太”(maruta,马路大/马鲁他),原意为「圆木」,在731部队被来称呼那些人体实验的活人受害者。

将活人称呼为“马路大”,就是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类的人格,将他们作为木头来随意处理——这个称呼本身就充满了人类所难以想象的恶意。

731部队的“马路大”的主要来源,主要是中国东北的无辜平民百姓,被俘虏的中国八路军、国民党官兵,以及因支持抗日而被肆意抓捕的知识分子和先进工人们;除此之外,哈尔滨附近被俘的苏联红军官兵、蒙古人和朝鲜人也成为了活体实验的牺牲者。

有人说《我的英雄学院》是反华,其实不然。遭受731部队迫害的遇难者不仅仅只有中国人,这群恶魔的罪行是公然践踏人类伦理,是反人类的罪行!

韩国人同样是在二战中被侵略、惨遭731部队毒害的民族,这一发现因此立刻引爆了《我的英雄学院》在推特上数量众多的韩国读者的愤怒。推特上,韩国网友们以#堀越耕平请勿使用丸太一词#为tag展开了活动,并主动改名配合抗议。

一位韩国网友表示:“将受害者的称呼取在一个邪恶反派的身上,显得日本的漫画作家在用轻描淡写的消费态度对待重大的人道主义事件,这与日本目前对过去犯下的反人伦事件而没有进行全国性反省这一情况吻合。”

事情很快传到了国内,也迅速在国内社交网络上掀起了抗议活动。目前,《我的英雄学院》的动画、漫画正版引进方已经陆续下架该作品。

而在下架之前,B站《我的英雄学院》动画评分在一天之内从9.7分一路暴跌至2.3分(B站评分最低1星,即最低2分),成为全站最低分番剧。弹幕上,曾经喜欢这部作品的粉丝们纷纷表达了失望、愤怒之情,毅然选择了退坑。

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这些喜欢日漫的粉丝也绝对不会含糊。

当然,无论哪个国家,总会有心存侥幸的脑残粉为作者辩白:“或许堀越耕平只是恰好用了这个名字,并没有影射731部队的意思呢?”

这里必须说明,这个可能性非常非常非常低。

首先,日语中“丸太”有两种读音,marutaganta。maruta也确实是常见发音,在建筑行业中被用来称呼那些被剥去树皮的待加工木料(即“圆木”,也是731对受害者蔑称的来源)

但通常不会有人将“圆木”当作人名使用,否则就太过奇怪了。以“丸太”命名的日本漫画角色很少,但此前也是有过的,例如《放学后失眠的你》,而作者为了避嫌特意注明作者的名字读作ganta,既避开了“圆木”这层含义,也区别了对731受害者的蔑称maruta。

而《我的英雄学院》中,却是特意将“丸太”注音为maruta。

其次,光是取名为“丸太”(maruta)还不够,《我的英雄学院》中该角色的姓氏又“恰好”叫作“志贺”

“志贺”这个姓氏并不少见,但和“丸太”(maruta)放到一起,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日本细菌学家志贺洁和以他姓氏命名的志贺杆菌。该细菌通称为痢疾杆菌,曾经也被731部队用于赤痢人体实验,对受害者进行活体注射,记录他们死前的反应作为实验数据!

1942年秋天,秋贞班在进行赤痢实验中,使用了多少名“马鲁太”不详,但其中包括了909号。赤痢菌由于国际上和日本的分类不同其称呼也不相同。按照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分类分为志贺菌1型——7型、弗里克斯纳①菌1型——6型、X型、Y型、波伊德菌1型——7型、宋奈②菌等。
(中略)
注射赤痢预防针一个星期之后,即放入731部队培养的强力的赤痢菌。经过两三天的潜伏期之后,等待发生剧烈的腹痛、腹泻、发烧,然后转归(发病的结果,死亡。在731部队里把“马鲁太”的这种死亡称做“转归”。“木头”死亡之后又还原到人的尸体——作者注)。

——森村诚一《恶魔的饱食》

最后,《我的英雄学院》这部作品中角色的名字往往是与对应的能力相关的,其作者堀越耕平也多次在作品中表示,对自己的取名才能颇为自得。

对这样一部作品来说,“无意将对731部队受害者的蔑称取成了角色名字”的借口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在中韩两国舆论发酵后,作者堀越耕平和出版社集英社却迟迟没有给出道歉,只是修改了该角色的名字。

但与此同时,相比中韩网民的民情激愤,日本网民却对此抱有完全不以为意的态度,觉得中韩网友是小题大做;还有许多日本网民认为,日本创作者不应该被中韩读者的民意所绑架。

更有甚至,一部分日本网民认为包括森村诚一在内的日本良心作家也是在替中国政府干活抹黑日本,731部队是中国编造出来的谎言!

日推用户认为中韩网友对志贺丸太名字的抗议是文字狱,会让作品变得无趣

在我看来,比起《我的英雄学院》对角色起名为“志贺丸太”的事件本身,日本网友这种无知、冷漠的态度更让人心寒,这比事件本身更为严重。也正是因为日本大众对历史的漠视,才营造出诞生这次事件的土壤。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日本大众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般漠视历史的现状的?日本历史教育和文艺创作是从什么时候出了问题呢?


战后左翼运动下,日本动漫创作者对侵略战争的反思

日本漫画之神手塚治虫曾经写过一本漫画教程叫作《漫画的作法》。书中,手塚治虫真切地向希望从事漫画创作的人提出了三个原则:

给作品加上约束或规则是一项很恐怖的行为,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言论的压制。然而,我们在绘制漫画时,也有必须要绝对死守的原则——
就是基本的人权。
无论是多么痛烈、重大的问题,想以漫画的形式来控诉,这都没有问题;但唯独基本的人权,是创作者无论如何都不能拿来揶揄的。

简而言之:
一、不能拿战争或是灾难的牺牲者开玩笑。
一、不能对某些特定的职业表现出轻蔑。
一、不能拿民族、国民或大众开玩笑。

以上三点,是你无论处于什么场合、创作什么样的作品,都必须遵循的三个准则。不管你是职业漫画家还是业余画手,又或者你是初次接触漫画的新人,都必须遵守。


遗憾的是,当今有许多日本动漫创作者都已经将祖师爷的教诲抛在了脑后。堀越耕平在《我的英雄学院》中使用“丸太/马路大”作为反派科学家的名字,就是对战争的牺牲者开了个一点也不好笑的玩笑,肆意践踏了他们的人权。

但曾经的日本动漫界不是这样的,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在日本战后刚开始复苏的60、70年代,日本战后第一代动漫创作者中有着大量敢于正视历史、反思日本侵略战争罪行的真正艺术家。

例如本宫宏志《国家燃烧》中描写了侵华日军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日本妖怪漫画之父的水木茂也曾在多部作品中揭露、反思二战中日本对中国和东南亚的罪行;而伴随我们长大的《哆啦A梦》中,藤子·F·不二雄借大雄和哆啦A梦之口开心地说出“日本战败了”的话,更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绝佳讽刺。

60、70年代的日本动漫创作者所处的环境,正是日本左翼运动高涨的时代。反战运动、劳动运动、安保斗争、全共斗等等等等,日本的学生和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在左翼思想的影响下,当时的日本动漫创作者普遍都更加关注社会议题,反思日本刚刚过去的侵略史,并试图将动漫作品作为传达思想的武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也不会少了揭露并反思731部队罪行的动漫作品。

例如1968年的动画《战斗吧!Pyu太》(ファイトだ!!ピュー太),作为一部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搞笑动画,却在第23集时一反常态地加入了对日本侵华史和731部队罪行的反思。

作品一开场,就描绘的是日本侵华部队在河南焦作屠杀中国平民的惨案。由于整部剧集造型风格是非常卡通化的,在战争场面上却采用了写实的描绘方法,在当时还一度引发了热议。

故事中,日本细菌部队(影射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数据在战后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幕后反派组织制造生化人士兵的资料来源。而故事的主角,则是要推翻该反派组织——当然,作为儿童动画,主角非常容易地打败了反派们。

这部作品诞生的时代正处于日本新左翼学生运动最高潮的时期,国际上轰轰烈烈地反越战运动这股思潮也波及到了日本,反战思想在年轻创作者中已经深入人心。除了对日军侵华罪行的描绘和对731部队的影射,《战斗吧!Pyu太》也涉及了当时最热门的越南战争话题,将越南描绘成正义方对美帝国主义进行了反击。

请大家牢记,这部动画完全是面向儿童受众的搞笑作品,但当时的创作者并没有因为它只是儿童动画,就放弃对社会时事的敏锐观察和对历史的反思。

70年代初,日本轰轰烈烈的新左翼学生运动失败后逐渐走入幕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新左翼漫画家转入了地下的剧画创作。日后以搞笑漫画著称的山上竜彦,在出道时也热衷于创作反思社会现状的剧画。

1973年,他在地下刊物《剧画Select》(劇画セレクト)上发表了名为《有关十二因缘暴徒犯罪的书籍编册》(十二因縁暴徒犯罪ニ関スル書類編冊)的剧画作品,讲述的是一名青年画家与一名中年女子在731部队所设“集中营”里相遇的故事。

在这部剧画作品中,山上竜彦详细描写了日本731部队对中国受害者的罪行,包括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将受害者称呼为“丸太”(马路大),等等。

在山上竜彦进行创作的时代,日本731部队的罪行还没有广泛报道。当时左翼作者更多关注的是日本在侵略战争中进行的直接屠杀,对日本细菌战的细节所知甚少。这也是第一部对日本731部队罪行进行了直接描写的日本动漫作品,在当时敢于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

然而随着日本左翼运动的落幕,日本右翼逐渐抬头,逐渐向着右翼倾斜的主流日本社会开始认为曾经日本左翼对侵略历史的反思是“自虐史观”,会损害日本国民的民族自信。

80年代之后在右翼思想的主导下,日本主流教科书开始逐渐减少对日军侵略罪行的描述。而曾经60、70年代那些敢于正面揭露日军侵略罪行的动漫作品,也逐渐失去了踪影。


通过“都市传说化”,成为猎奇消费品的「731部队罪行」

1981年,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家森村诚一在日共记者下里正树的取材帮助下,开始在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上连载一部名为《恶魔的饱食》的长篇纪实作品。前文里许多援引的有关731部队文字描述,也是正是出自该作品。

《恶魔的饱食》采访了日本731部队的原成员和生还者,对日本731部队第一次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附以了大量照片作为佐证。在集结出版后,《恶魔的饱食》引发了轰动,也第一次真正让许多日本民众了解到了部队“731”这个名字。

然而,由于该书中误用了一张1910年中国东北鼠疫横行后的惨状照片,《恶魔的饱食》被日本右翼批评为“虚构小说”,称森村诚一为“卖国贼”。

哪怕森村诚一立刻申明是原731队员错误提供了该照片并混在了当时的照片中,而且立刻在再版中去掉了该照片,坚称“除了该照片外,所有采访文字记录均为真实的”。然而日本右翼和大量民众选择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坚信“731部队罪行是日共编造出来的”,对《恶魔的饱食》中其他采访文字和中方确凿的资料记载视而不见。

在错误照片风波的影响下,“731部队所犯罪行”是否为真,很快在日本就变成了一场关乎屁股而非事实的站队,直至今日依旧如此。

关于《恶魔的饱食》的争议,以及80年代日本社会整体的政治冷漠思潮,让日本公众对731部队的关注度偏离了应有的反思。

1982年,借着《恶魔的饱食》连载引发的热议,《周刊少年JUMP》上就刊登了弥崎光原作,那须辉一郎作画的漫画《灭菌部队》(滅菌部隊)

(题外话,所以为什么集英社编辑部如今说“丸太”是无意取的名字非常不可信,早在近40年前他们就蹭过731部队的热点了……)

故事中,一名少年偶然接触到一只奇怪的老鼠,因此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发热症状,整座学校也因此被一群全身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隔离了。故事的主人公是分校的保健医生,他在知道症状后很快认出这是前日军731部队所培养的细菌,而原731部队也在战后美军的协助下得以留存并继续开发细菌武器。故事的剧情,主要是作为保健医生的主人公带着学校师生从美军的囚禁下逃亡。

《灭菌部队》这部作品同样涉及到了731部队的罪行描述,但描述的重心却有点偏。漫画里充斥着对血腥、残忍的生化实验场景的直接描绘,包括对小学生实行所谓的“消毒”,对小孩子尸体的解剖,手斧硬生生砍进猎犬头部等场景。

换言之,虽然《灭菌部队》确实也在讲731部队的罪行,但重点并非反思,而是通过强调其实验的残忍性,卖弄血腥暴力元素以供读者消费。

80年代之后的这一类作品改变了60、70年代反思日本侵略罪行的思路,也并不试图美化日军侵略罪行,而是故意暴露出其残忍性并以此作为卖点。这样的做法,其实更接近电影界所谓的剥削电影,即品质往往较低,但故意将主题剥削得过火,通过露骨的刺激性画面和夸大其词的争议题材赢得市场。

实际上,我国香港于1988年所拍摄的《黑太阳731》也正是这一剥削电影思想下的产物。

虽然导演牟敦芾自称并非为了猎奇,并在片尾专门打出“仅以本片献给千千万万被实验的苦难人民”的字幕,但当时上映后趋之如骛的香港观众大多是抱着看儿童不宜三级片的心态进的电影院。这部作品也被成功出口到了日本,但大部分日本观众对《黑太阳731》的态度也只是为了满足重口味猎奇的心态。

别说日本观众了,我国观众追捧《黑太阳731》并热衷传播731部队相关谣言的人,大多也是追捧猎奇。

例如“731部队真空实验下让实验者人体内脏从各个器官挤出,最后爆炸”的经典谣言,实际上真空实验已经表明人体并不会在瞬间失压后爆炸,只会轻微膨胀。(《恶魔的饱食》中也有相关的错误描述,也因此受到质疑)

港媒和当今自媒体对这部影片的宣传,都是怎么猎奇怎么来

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出的731部队罪行相关谣言,以及追求猎奇暴露的相关剥削电影和剥削漫画的盛行,使得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开始将731部队当成都市传说来看待,而非真实发生过的事实。

例如上世纪末1990年至1999年间连载的漫画《MMR神秘调查班》,故事讲述的是《周刊少年Magazine》的编辑们组成了超自然现象调查小组MMR,试图以科学解释这些现象,其主线是围绕着诺丹查马斯的1999年世纪末日预言而展开。

整部漫画的主题虽然打着真人真事改编的幌子,其实就是各式各样的都市传说,例如UFO,复活岛之谜,小行星撞地末日论,亚特兰提斯的警告,等等等等。其中,也包括了731部队。

但这部作品并不着力于描写731部队曾经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而是当成一个都市传说来讲述。

在故事中,调查组成员发现了一本名为《死灵之书》的黑暗预言书,随后根据调查发现,该预言书与日军在二战时的731部队及其制造的沙林毒气武器有关。而这些曾经731部队的后裔们已经组成了一个遍布世界、超过300成员的“超国家组织”,该幕后组织崇拜的正是那本《死灵之书》,正视图通过沙林毒气制造惨案的方式完成黑暗预言。

不过讽刺的是,该情节刊登后不久日本就发生了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于是《MMR神秘调查班》为了避嫌而在单行本中去掉了相关情节。

无论是刻意强调731部队罪行中血腥残暴的一面,还是将其描绘成神秘化的都市传说,其实都是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将真实的历史惨案改造成商品来供人消费。

这些作品在客观上并没有能让更多日本读者意识到731部队罪行的严重性,反而让许多对历史冷感的日本人认为731部队只是中国和日共方面危言耸听的传闻罢了。


结语

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都是公认的反人类事实。

曾经,日本社会上也有过相当一批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动漫创作者,敢于直视曾经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然而,当今日本主流社会对两者的态度其实并不一致:对前者的态度是回避为主,对事件模糊化;而对后者的态度上,则是将其改造成消费品,通过卖弄血腥暴力和神秘化,使其淹没在真真假假的论据里。

所以提到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在网络上装死的人居多,最多只敢在遇难者数字上做做文章;而现在堀越耕平在《我的英雄学院》中使用“丸太/马路大”这一对受害者的蔑称,却能跳出那么多日本右翼网民对他进行声援。

文章的最后,我希望我们中国人自己也不要为了追捧猎奇而传播731部队的谣言——731部队的试验手段本身就足够反人类,我们完全不需要更多耸人听闻的谣言。真相比《黑太阳731》中所描绘的还要残酷,然而真相却又应该是克制的。

如果中国的创作者有心通过作品打赢这场舆论战,我希望它应该是平静客观的,绝不应该追求猎奇。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进行传播,虽然快速有效,但后患无穷。

等到疫情过去,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哈尔滨原址建立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去看看。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知名漫画公然为731部队洗白,背后是整个日本社会病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