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建筑系列1——建筑碳排放

2022-02-12 19:03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快车通道:

碳减排制度系列汇总

CCER制度系列汇总
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系列汇总

动力电池发展趋势系列汇总

ISO 14064-1系列汇总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建筑系列的相关知识,大纲如下:


一、建筑碳排放


二、智慧建筑的样貌


三、智慧建筑的挑战1


四、智慧建筑的挑战2


五、智慧建筑的挑战3


六、智慧建筑的解决之道1


七、智慧建筑的解决之道2


八、智慧建筑的解决之道3



今天分享第一部分:建筑碳排放


中国政府制定的“3060”双碳战略目标,将对我国能源转型以及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飞速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筑业作为全国三大用能行业(工业、交通和建筑)之一,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密切相关,在迈向碳中和的道路上承担了重要使命。


1、建筑行业碳排放的总量庞大,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二分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超过 600 亿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 30~40 亿平方米。《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 2018 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 49.3 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 51.3%。


2018 年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比:




二、建筑行业目前主要依赖化石能源,运行阶 段化石能源占比超 90% 


纵观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主要来自建筑建造 (包括建材的生产和建筑施工)和建筑运行两个阶段。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既包括通过燃烧方式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如炊事、热水、燃煤采暖等),也包括电力热力供应造成的间接碳排放。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城镇化新阶段,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占比将逐步上升。目前建筑运行阶段能源结构中大部分仍然是采用化石能源,而可再生能源比例大概只有 6%。未来如何建设更多清洁能源并实现最大消纳,成为建筑行业碳减排的重要实现路径。


建筑运行能耗总量:



三、建筑行业能耗增幅显著,推高了碳排放总量 


建筑行业不仅是碳排放大户,也是能耗大户。近年来,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增幅也十分显著。以公共建筑为例,2019 年全国公共建筑面积约为 152 亿 m2 ,公共建筑总能耗(不含北方供暖)为 3.42 亿 tce ( 吨标准煤当量 )。公共建筑总面积的增加,用能需求增长等因素导致了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从 2001 年的 17kgce/m2 增长到 26kgce/m2 以上。


在建筑运营过程中,暖通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能耗占比将近 50%~70%。针对暖通和照明系统的节能增效是实现建筑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



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建筑系列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二部分的内容:智慧建筑的样貌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


 

付费服务: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建筑系列1——建筑碳排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