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


数学原理、宇宙规律、天马行空的想象、庞大的故事情节、文革年代的引入,人性的温情和扭曲交织在一起,《三体》这本书描述了一个介乎真实与虚假之间的世界,一边令人向往,一边让人害怕。
书里面有我很欣赏的人——罗辑、史强、丁仪、云天明、维德、章北海等。他们代表的是永不放弃的坚强、杀伐果断的冷酷、欺骗整个世界的心思缜密、玉石俱焚的疯狂、还有及时行乐的乐观。但读到程心,她两次处于仅次于上帝的位置,却两次以爱的名义把世界推向深渊,读到她最后和关一帆成了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我想问云天明值不值得。
与程心有着鲜明对比的是维德,一个代表人性,另一个代表兽性,人类本能。“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想起维德一边夹着雪茄一边拍着桌子怒吼“向前、向前、永远向前!”,想起这个疯狂偏执的男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地杀死绊脚石,却又为了一个承诺放弃了毕生的追求,那时他眼睛里有什么东西熄灭了,毁灭一个灵魂该是多么生不如死。他让三体感到敬畏,却身陷在愚蠢的人类民主中。
直接与三体世界对决的罗辑单枪匹马地拯救了世界,但人类不值得被他拯救。他在叶文洁的墓前用黑暗森林法则向三体世界发出“同归于尽”的威慑,最终为人类赢得了三体文明的尊重。在作为执剑者的漫长生涯里不发一言地凝视着深渊,与智子对峙却无人理解。被人类唾弃。他一夫当关扛起人类的命运。但人类从来没有感激过罗辑,人类也不值得罗辑拯救。当罗辑发现黑暗森林法则,真正履行他面壁人的职责时,他隐藏了自己的内心,忍受唾弃。
正如《乌合之众》中
——每个成功者,每个得到承认的观念,仅仅因为成功这一事实,便不再收到人们的怀疑。成功是通往名望的主要台阶,其证据就是成功一旦消失,名望几乎也总是随之消失。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也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会把陌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信徒们总是穷凶极恶的打碎他们以前神灵的塑像。

云天明是所有的爱里最卑微的一个,送给程心一颗星星她却想把云天明的大脑送往三体世界,我想起他在病床上凄惨的苦笑,为她说出了“我愿意”。最极致的帝王之爱不过是烽火戏诸侯,他却送给了程心一个救赎地球的方法,倘若程心不在了,我不相信他肯看地球一眼——为了一个人,拯救全世界,不是因为世界,只是因为有她。世界末日,送君宇宙,又有何求?程心她配不上云天明(仅自己意见,不同观点勿喷,欢迎评论区交流)
大史眼睛里有无法熄灭的火焰,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只是没穿军装,“知道各位都是不要命的,我们也是冲不要命来的!他整天与犯罪打交道,是最接近黑暗也是最了解黑暗的人,在那个余晖洒遍大地的傍晚,是他最早警醒众人“虫子,是杀不死的”。
章北海——被称为第五位面壁者,他与维德都是那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只是北海更善于隐藏,他骗过了自己,也骗过了世界上所有的人,而且单枪匹马地完成了人类的救赎。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含着笑松开了按钮,“没关系,都一样的”或许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不必再为了责任活着。星辰大海才是他的归宿!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有时候或许是一种累赘;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在浩瀚的宇宙中未知总是大于已知;或许我们在夜里抬头仰望星空时感到神圣的敬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