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亲爱的自己》:刘洋酒后吐真言,道出了夫妻关系矛盾中的根源

2020-09-20 22:25 作者:柒月瑾年  | 我要投稿


刘洋喝醉之后发酒疯,说的那番话,那神情,态度,还有说的话,听完之后心里咯噔一下。

相信这幕很多人非常眼熟,这不就是自家老公的翻版吗?基本一句不差。

换作以前自家老公说这样的话我第一时间反应就是又喝醉了,真讨厌,还在这发酒疯,难道不知道影响我和孩子睡觉吗?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到社会的毒打,过于认识太深,刘洋发酒疯恰恰是最能表现他内心想法的一面。

有一句话不是说吗?酒后吐真言。

这些话实际上就是刘洋最真实的想法。

刘洋他是谁呀?

妈妈的儿子,老婆的老公,女儿的爸爸。

一个男人想要体现出他的价值,要对家人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就得努力在单位里拼,拿出一番好成绩做出事业,拿到真金白银在手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体现他的价值的不止是钱,还有爱和关怀,陪伴与忠诚。

可如果没有钱,就没办法维持日常生活,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哪样不要钱?

所以,刘洋不累吗?累呀,几座大山压在自己身上,他也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在单位哪怕受苦受累了,从来不会回家抱怨,只是默默在把事情做好。

拿到奖励了,首先第一想法是把先给他妈妈寄三万回去,留两万给女儿,那脸上的表情是如此憧憬,那么高兴。

芝芝第一时间想到是李思雨急需要用钱,想把四万给李思雨,然后留一万给雨薇。

李思雨并不需要,刘洋打算按原来计划,芝芝却说留三万给雨薇。

可以看得出来,刘洋有点不高兴,因为芝芝宁愿把四万给别人,可是在他妈妈时只愿意给两万。

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芝芝两者就分得太过于清楚。

于亲,李思雨是自己的表姐,还带着点血缘有关系,但婆婆是刘洋的母亲,也是自己的长辈。于理,这笔奖金是刘洋的,因为出色完成项目才有的奖励。

这笔奖金本就属于意外之财,刘洋也是家里有需要才想到要寄多些回去,这份孝心也是难能可贵的。

都说婆媳关系是因为老公不站在自己身边,想要老公站在自己这边,也是要换个策略,让对方挑不到错处。

人,始终心里还是会偏心的,不要去赌人性,除非这是自己赚的,想怎么任性就怎么来。

芝芝在婚姻里犯了另一个错误就是事事做齐。

她回家做饭时对刘洋说:一会我做完饭,你就先吃,吃完了就把碗放这儿,回来我洗。

男人吃了饭不应该洗碗吗?

为什么不让刘洋洗呢?是刘洋不愿意洗吗?

都说刘洋大男人主义,的确,他身上有着男人的通病,因为一直以来大家赋予男人身上的意识就是一座山,女人应该做家里的活。

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男女平等,这些活男女都能做,并没有规定必须是谁的义务。

芝芝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自己的了。

碗她洗,家务她做,雨薇她去接。

两个人一样有工作,为什么活儿都干了?她又不是万能的。

在《向前一步》里作者就讲过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她的好朋友在开会时好朋友的老婆打电话给他,问孩子的上午餐要吃些什么。当时还在开会的好朋友直接回复:"一个三明治,几根萝卜条,一个苹果,椒盐饼干还有曲奇饼。"

过了几个月后, 同样的电话同样的回答。

第三次好朋友出差时,对方的老婆又忘了给孩子准备午餐,给孩子订了披萨到学校。之后每次好朋友出差,都会提前把孩子的午餐准备好,再给老婆留下详细地指导便条。

作者提出,母亲必须给孩子喂奶,所以称得上孩子的第一个午餐盒,但父亲也可以通过学习育儿知识并付出努力来获得与不相上下的育儿技能。

芝芝说,她也想打扮,也想有自己的事业,但有了家庭很多事情就只能想想。


这都是自己作的,也是大部分女性在婚姻时的常态。

相信很多女人在男人带孩子或是做家务时总认为对方做得不好,然后接过手来。

实际上这种行为无意识就是打击了男人分担家务的积极性。

这种被称为【固守母职】的行为并不可取,如果你把自己当作是【看门人】不愿意【放权】,甚至还质疑老公的能力,那么他就会越做越少。

甚至最后都会变成这是女人应该做的活,而研究表明,【固守母职】的女人与在家务上和老公共同分担的女人相比,一周都会多干5个小时的家务活。

所以,一定要让另一半以自己的方式来分担家庭责任,虽然说来容易做来难,但是不做永远不会改变这个状况。

就像有网友评论我之前的文章一样,她说都去赚钱了,孩子谁来照顾?

婚姻的组建是两个人合作,一起签订一份合约,责任同样是两个人的。

在婚姻里两个人就是由两块有棱角的石头通过在生活里的共同分担责任一起经历各种不同的困难,从而让石头变得圆润,更有光泽。

弗罗伦斯·伊萨克斯说过:承担义务是幸福而长久的婚姻关系的基础。

共同经营就得两个人一起付出,不要顾此失彼,也不要想着成为一个男人背后的女人了。

做家务有益于身心,不但能培养男人的耐心,还有利于夫妻关系更加融洽。

一起兼顾工作和事业也并非不可能,在没有去做之前不要给自己设限。

记得有期《我家那闺女》中,Papi酱和新闺女焦俊艳聊起了爱情与婚姻。

她将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做了排序,分别是自己、伴侣、子女、父母。

后面她在解释说这是站在个人独立的角度说的,我是很赞同她的排序的。

芝芝则是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会说雨薇最重要。

其实这想法无可厚非,大部分的选择是这样的。

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就一定会为了孩子放弃很多,连自我都没有了,孩子成为了自己的精神寄托,这对孩子反而是最不好的。

因为孩子最大的榜样来自于父母,孩子模仿第一对象也是父母。

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要孩子有最好的资源,得到更好的教育,首先自己就得成为最优秀的人。

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够更好地爱别人。

爱自己,爱伴侣,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相比,亲密关系处理好了,亲子关系才会更加亲密。


因为婆婆的到来,加上雨薇学校的问题,芝芝一个人受着委屈,所以,也对不能为自己出头,承担一切的刘洋心有怨言。

刘洋说搞不懂为什么简单的道理芝芝总是听不懂,老是跟他冷战,让他都不想回家了。

其实夫妻关系中最怕的就是冷战。

哪怕是吵一架,只要能让对方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了解对方心中所想,也不要不去面对问题。

哈·纪伯伦说过: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

看了刘洋和芝芝,因为雨薇的问题发生分歧,芝芝把话题一转两人的话题就没再继续了。

刘洋则是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

最严重的一次是芝芝受委屈要给雨薇转学,刘洋不愿意,芝芝明明有机会说出为什么,但她就是哭,还非常任性地说非得要转。

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连我这个在电视机前的人都感觉不太愉快,作为当事人的刘洋更加不用说。

有什么不能直接说,就像自己把婆婆气得急病进了医院,刘洋不分青红皂白骂自己之后,把为什么吵架的原因说清楚。

刘洋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妈妈把过期给雨薇吃才知道自己错怪了芝芝,并且道歉了。

芝芝难得硬气了一次,婆婆却得了急病,进了医院。

要硬气,婚前婚后就得要硬气,坚持自己的态度。

刘洋不愿意和婆婆生二胎的事,可以让皮球抛过他,他不是不想管吗?他爱雨薇呀,也想女儿留在上海接受教育呀,与其自己与婆婆对抗,不如让他们母子俩去解决问题。

只有让对方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困扰才会去反思,会看到自己对父母的不满,从而改变目前令双方感到不满的关系模式。

《婚姻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过想要让婚姻保持幸福快乐首先就要找两个人共同的梦想。

这个梦想也就是人生目标,对于有目标的人,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着,夫妻双方一同朝着共同的梦想前进,步骤一致。当这个目标实现以后再继续实现下一个目标,这样如此反复,婚姻中的两个人就会处于共同努力奋斗的状态中,这样就会建立【幸福的家庭】,也才能让婚姻一直保鲜。

刘洋和芝芝从没有在一起谈过彼此的梦想,更没有去倾听对方的内心过,这也造成了两人总是没有共同的话题。哪怕每次聊天,说到的教育问题两人更是不在一个频道上。

就像《外来媳妇本地郎》喝的那样:鸡同鸭讲眼碌碌。

所以,婚姻中的两个人要学地倾听,进行有效的沟通,一起面对问题。经营婚姻是挺不容易的,但也不是那么可怕。

就如《婚姻心理学》序言里说的一样:维持幸福婚姻的储蓄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一句温柔的情话,一杯淡淡的热茶,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会大大提升婚姻的弹性和质量。

一起去提高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去享受婚姻带来的美好人生吧。



《亲爱的自己》:刘洋酒后吐真言,道出了夫妻关系矛盾中的根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