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合成歌声调教经验总结(六)共振峰调整技术

2020-08-29 21:34 作者:十亿光年0707  | 我要投稿

    由于所有歌声合成引擎皆须具备共振峰保持功能,故绝大多数歌声合成工具都开放手动调整共振峰功能,例如utau的“g”、sv的“性别”、dv的“声线”等。就此三种编辑器而言,共振峰相关参数都是正值(大于默认值)偏男性化,负值偏女性化,但参数灵敏度却相去甚远:utau中一般±5~±10的g参足以对音色进行修饰,±30则可以实现性转;sv则仅需使用±0.1的性别参数(除非要作为全局参数对声库音色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改),在±1的范围内几乎所有声库都可以实现性转;dv则需大幅度调整,例如180~200的声线约等于g+5~+10,且声音的亮度会有细微的减弱。

    全局修改共振峰可以修改声库整体音色,完全取决于调教师需要(比如制造亚种,甚至用一声库模拟另一声库的音色【注意规约是否允许】)。局部调整通常用于音域跨度较大的歌曲,比如高音极易造成声音单薄或尖利的效果,低张力曲目可以通过降低张力以规避相关问题,但高张力曲目则会放大这一问题,此时上调性别参数可令音色变厚变宽,便于体现力量感,提升张力也不至于过于刺耳;低音区如果出现声音浑浊,除降低气声以外,也可下调性别参数,以使声音清晰。

sv中局部性别参数的通常使用幅度(高音)


合成歌声调教经验总结(六)共振峰调整技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