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时代抵御过吴蜀进攻,却被演义忽视的重臣——司马望

2020-08-29 21:32 作者:TzuMoSa  | 我要投稿

前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三人,通过十几年的经营,最终是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司马炎登基称帝,建立西晋。司马氏成为天下最顶级的家族,原先仅仅是一个地方豪族而已,现在成为了天下的主人。

司马望,字子初,他是司马懿的侄子,司马孚的儿子,因为不愿意背叛曹髦请求出镇边境,对抗过姜维的北伐,后来也有率领中军对抗东吴北伐的经历。


一、左右为难的司马望

司马氏是河内的大姓,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做过京兆尹,根据史料记载曹操的洛阳北部尉就是由司马防举荐,当时司马防是尚书右丞的官职。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号称"八达",分别是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因为他们的字中都带一个"达"字。比如司马懿排行老二,就是"仲达"。司马望从宗法制来讲,他是司马朗的儿子,不过血缘上是老三司马孚的儿子,被司马孚过继给大哥司马朗。


司马望家世如此,仕途自然是不用愁的。先是在河内郡做“上计吏”,“上计吏”经常能够到首都政治中心,是一块跳板;然后举孝廉,做三公的掾属积累资历;陆续作为太守、典农中郎将、护军将军,加官散骑常侍。护军将军负责低级武官的选举,散骑常侍与皇帝亲近。司马望的仕途是一片光明。不过他也有一个苦恼,就是夹在曹髦和司马氏之间左右为难。


自从曹魏正始十年(即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之后,曹魏的政权就逐渐转移到司马氏的手中。当时的皇帝是曹芳,曹芳没有曹髦那么有骨气,但也是不满于司马氏的控制,参与了曹魏嘉平六年(即公元254年)夏侯玄、张缉、李丰等人策划的"嘉平之变",试图扳倒司马师。结果政变失败,曹芳被司马师废掉,又换上一个更有骨气的曹髦上来。


曹髦是真的想跟司马氏对着干,甚至不愿意韬光养晦。他想从司马氏手中争取力量,司马望、王沈、裴秀、钟会、荀顗、崔赞、袁亮、锺毓、虞松等人都是曹髦拉拢的对象。曹髦待司马望甚厚,久而久之司马望受不了了。从道德层面和国家大义上来看,食君之禄忧君之事,司马望应该站在曹髦的立场上;但是从家族利益来看,司马氏篡权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司马望作为司马氏子弟,司马昭的堂兄弟,也不好背叛司马氏。


于是司马望选择两不相帮,请求出外为将,远离洛阳的权力修罗场。司马望这个要求至少表明了自己不参与司马氏篡权的态度,比他父亲"大魏纯臣"司马孚的表现其实还要更正直一些。正好曹魏雍州、凉州都督陈泰对蜀汉打了一场大败仗,就是有名的"洮西之战",于是陈泰被调入朝中,司马望出镇雍、凉,成为曹魏西线的一方镇戍。


未完待续







三国时代抵御过吴蜀进攻,却被演义忽视的重臣——司马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