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图馆】海上马车夫——荷兰 第二集 “车神的闭关修炼”

2017-11-28 16:28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 本期作者:郑三发| 专栏编辑:小拓拓

  • 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威廉三世

对于荷兰共和国最棘手的问题再一次出现了——威廉三世没有后代。奥兰治亲王和荷兰共和国执政官的位置又一次出现了空缺,从继承顺位上讲(为什么是这个顺位我也不知道,看得头都大了)1711年出生的威廉·卡内尔将成为奥兰治家族的领袖,似乎威廉这个名字很有钦定硬点的感觉——他将会是未来的威廉四世。不过现在,共和国不得不再次进入摄政时期。

荷兰主动从列强中退出后,大刀阔斧地裁军便成为了十八世纪荷兰的第一场变革。十七世纪末荷兰拥有8艘8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以及120艘各类海军船只,而十八世纪只剩下一艘巨型战舰和不足10艘军舰,海军上将的政治地位也跌到谷底。共和国摄政统计人口,此时的共和国居民增长到170万人,鳕鱼和纺织品贸易已经不再能支撑如此巨大共和国的经济需求,以钱生钱,振兴银行业的口号被提了出来。

荷兰从事银行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就是统一而独立的货币荷兰盾,荷兰人规整了币制并对货币的铸造金属比例进行了规范,这让荷兰盾的流通信誉就像东南亚的人民币一样好。这让荷兰共和国对欧洲各国王室开放贷款成为可能,荷兰人不仅做到了,而且收益超出了人们的想象,18世纪前期,荷兰向世界投资了3.4亿荷兰盾,还有1.4亿荷兰盾投资在荷兰在东方和拉美的殖民地。荷兰几乎垄断英国的国债——而英国则每年要向荷兰共和国支付相当于12%本金,也就是2500万荷兰盾利息,而此时荷兰居民的保留资产也不过5000万荷兰盾左右。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最大的国际股票交易中心,各国的特使聚集于此聆听交易行情,行会发言人吐出的每一个音节都价值连城。

英法奥反西班牙同盟结束后,康布雷西会议给欧洲带来了12年的和平,而十二年后爆发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也没有波及到荷兰共和国——更重要的是荷兰共和国的最大债务人英国也保持中立。荷兰的复兴完全是建立在欧洲强国疲惫期的短暂和平中的,一旦荷兰或荷兰的债务国陷入战争,使得利息无法按时偿还,就会严重影响荷兰的经济——因为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中心的资金流水远远超过了荷兰的国家储备,整个十八世纪荷兰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以1718年英法奥反西班牙同盟为例,同盟强烈要求拉荷兰人入伙,荷兰摄政倒是非常爽快地说:“我们是友邦啊,这个提议很合理,但是共和国有自己的规矩,我们要各省形式上投票表决,哥们你放心我最快速度给你答复。”不怎么单纯的英法奥老流氓信以为真。结果没想到,这个各省投票投了整整一年多,投到仗快打完才有了结果。

在“肉食者”们为了避免战争而不惜耍流氓装无赖时,一般的荷兰市民也在加快脚步,跟上荷兰崛起的步伐。此时的英国仍然被犯罪问题困扰,法国境内仍不太平,而荷兰的治安则堪称楷模,不仅没有流寇外敌入境,罪犯与绞刑架的距离也非常近。旅行时携带武器的作风渐渐消失,发达的河道航运提高了运输和旅行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荷兰的邮政业发展。咖啡馆和俱乐部开始流行于知识分子之中,读书认字的体面人阅读《莱顿报》的风尚,就像十九世纪的英国绅士阅读《泰晤士报》一样。

莱顿市

除此之外,荷兰的教育门槛相较于同时期的其它国家更低,富有的商人热衷于投资教育事业,大学也对神学以外的专业学科打开大门。共和国对学院的财政拨款,让一般市民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比较富裕的农村乡绅开办一种半集会所性质的学校,教农民识字。不同的是,当时理论科学和博物学是贵族的玩具,而不富裕的市民则通过法学,神学,拉丁语等专业改变命运。

十八世纪的前半个世纪,荷兰人处在上升的顶点,一个世纪的财富积累和欧洲短暂的和平造就了荷兰共和国的辉煌。但是这段辉煌没有持续太久,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爆发,使得荷兰人回忆起被路易十四支配的恐惧,混乱来得比预料的还要快而猛烈。

特蕾莎女皇

荷兰共和国曾冒失地与玛利亚·特蕾莎女皇签署过同盟协议,承诺为特蕾莎提供金钱和军队,但是荷兰人显然没有想到这一协议真的会兑现。荷兰人不遵守协议则会被视为违约,遵守协议则会将自己又一次拖入整个欧洲的大混战中。万邦无奈下,荷兰人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不派出军队,但付给特蕾莎一大笔钱。这个骑墙方案遭来了两方的反感,特蕾莎认为荷兰人做得不够多,而英法则认为荷兰人做得太多了。


未完待·······续·········



【史图馆】海上马车夫——荷兰 第二集 “车神的闭关修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