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nitama新声:世界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2018-01-24 17:07 作者:动画魂-Anitama  | 我要投稿

作者:谢枫华

封面;《紫罗兰永恒花园》

日本多地昨天都下起了大雪,东京更是发出了时隔约四年的大雪警报。虽然政府和新闻媒体表现得非常紧张,但是推特上的创作者们倒是各个都开心得像小孩子一样,分享起了自己和家人、宠物玩雪的照片。

声优古川登志夫指出,《POP TEAM EPIC》里 POP 子和 PIPI 美由不同声优来演出相同内容,可以明确展现出每一位声优演技论的差异,在某种含义上,可以为演员教育、声优教育带来很大的反响。

虽然声优们接受的都是相同的基础训练,但在这相同的基础上,却可以建立起多彩的演技论。说极端一点,甚至可以说,“有多少个专业表演者,就有多少种演技论”。

过去,人们曾经担忧过“用相同的教材和训练方法会培养出千篇一律的演员”,甚至争论过演员教育应不应该存在。古川记得,有人告诉过自己,著名演出家、演员千田是也曾经指出过:“‘教’这个说法本身就有很大问题。教师的工作,应该停留在引导出学生与生俱来的长处。”

(https://twitter.com/TOSHIO_FURUKAWA)

漫画家大童澄瞳的独立动画制作题材作品《映像研には手を出すな!》获得漫画大奖 2018 提名。大童说,他在入行之前,曾经看到大奖讨论串之类的地方,有人说漫画大奖获奖作品“不是畅销也不是牛,只是业界强推自己想卖的漫画而已,真没意思”,并且信以为真。

然而进入漫画界之后,大童才知道,出版社压根没有能强推作品的预算。获奖总是突如其来的。

决定漫画印数的,和编辑部不是同一个部门。保障不了畅销的作品,都会被削减印数。而编辑部为了阻止印数削减,每次都要在会议上奋战:“如果在书店里多摆一些,一定可以火起来的!”他们真的是拼了命地在制作漫画。如果作品能够拿到奖,那编辑部也会喜出望外的。

大童说,在看似深谙业界的人靠推测大谈特谈权力关系的时候,最好对他们说的话多打几个问号。他想要成为漫画家的时候,也是带着“对漫画界的内情取个材看看”的心情开始的,结果却发现实际的构造和世间人们所说的截然不同。

(https://twitter.com/dennou319)

Bushiroad 的木谷高明忽然在推特上谈论起制作人(P)。他说,对于娱乐作品,P 分成两种,分别是商业上的 P 和现场的制作 P。他要讲的主要是拥有各种权限的商业 P。

打造一部娱乐产品的 P 也有两种类型,就是“调整型”P 和“突破型”P。偶尔会有兼具二者才能的伟人存在。

所谓“调整型”制作人,知识和经验丰富,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对打造人脉也很热心。这些制作人往往是在学校学习成绩也很好的那种人。他们大多通过市场营销和调查来打造产品,人缘又好,能拉到别人支持。但是这种人虽然容易做出畅销作品,却做不到大红大紫的地步。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立的项目,都是通过分析过去数据、寻求最优解,所以就只是模仿已有的成功作品,把人物、故事和 Staff 换一换而已。这样一来,他们的产品当然容易畅销,却做不出石破天惊的东西。

当然,这种调整型制作人偶尔也会碰到大红大紫的作品。那是因为主创人员兼具了突破型制作人的才能。具体例子他不好写,建议大家想象各种事例,来阅读他的这些推文。

木谷还预告将在今晚讲解突破型 P,也请大家期待。

(https://twitter.com/kidanit)

动画制作人里见哲朗指出,动画业界的现状,在正面和负面的意义上,都是木谷所说的调整型 P——或者说,就是一群公司员工用公司员工的做法来当制片人,长年缔造的结果。

里见哲朗自己,也是这种调整型 P。他们以音像制品第一世代的那些横冲直撞的开拓者制片人为反面教材,成了循规蹈矩的一代人,耕耘出了现在的业界。而接下来,又该到了横冲直撞的时代了,他相信,各位愣头青们一定可以照亮更有希望的未来。

(https://twitter.com/satomit)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1d6db4a6193a29f3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cn


Anitama新声:世界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