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将四个普通农民的牌位,奉入皇陵祭祀?

2021-12-26 14:33 作者:纵横五千年  | 我要投稿

1366年,朱元璋自称吴王,他立即派人到凤阳,为父母重修陵墓。朱元璋称帝后,更是在凤阳地区大兴土木,直到1379年五月,明皇陵才宣布竣工。这座规模宏大的明皇陵是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的合葬墓。可是在皇陵建成之时,四个普通农民的牌位居然也被奉入皇陵之中,享受皇家的祭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赠地之恩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四个人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大恩人!先说前两位,即刘继祖夫妇。事情还得从1343年说起,凤阳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农民几乎颗粒无收,之后又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四月初三,朱重八(朱元璋的原名)的大哥朱重四病死,三天后父亲朱五四亡故了,四月二十三,母亲陈氏也撒手人寰。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可是朱重八家里连一块地都没有,于是朱重八与二哥就去求田主刘德。尽管兄弟俩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可是刘德却没有一点同情心,反而将他们痛骂一番,然后赶出家门。就在朱重八兄弟走投无路之际,刘继祖夫妇站了出来,他们让朱重八将朱五四、陈氏葬在自己的田地上。没有刘继祖夫妇,朱重八的父母就暴尸荒野了。

二、邻里之恩

经过这场灾难,朱元璋家里可以说是家破人亡,大嫂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家中只剩下二哥朱重六以及自己两个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朱重六决定外出逃难,分别之际,他与朱重八抱头痛哭,因为这可能是最后的诀别,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就是永别。可是朱元璋的年纪太小,外出乞讨的话恐怕会有死无生。

就在这时,邻居汪母站了出来,她提出让朱重八去庙里做和尚,这样就可以活下来了。可是,去寺庙当和尚也得给人家送些礼物,朱重八家里很穷,根本拿不出来!于是,汪母“为具少仪物”,这才把朱元璋送入皇觉寺中,“得礼寺僧高彬为师”。此外,朱元璋还有一位不错的邻居,同时还是他的干娘,即赵母。

三、永世不忘

赵母也姓朱,嫁到了赵姓人家,与朱重八家的关系不错。赵母家里也很贫苦,但她却经常给朱重八缝洗衣服,对于这份恩情,朱重八始终铭刻在心。朱元璋发迹后,刘继祖夫妇、汪母已经病故了,赵母仍然在世,她被朱元璋太恭人,受到了极高的赏赐,“居第棺衾,皆朝廷预赐也”,可以说是安度晚年。

朱元璋还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夫人娄氏为义惠侯夫人。明皇陵完工后,朱元璋下旨将刘继祖夫妇、汪母、赵母的灵位奉入陵寝大殿之中,世代享受皇家祭祀。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加封刘继祖、汪母的儿子为官,让他们的子孙世袭罔替,这份荣耀直到明朝灭亡。朱元璋虽然政务繁忙,但每年都会召刘继祖、汪母的儿子入京叙旧,并且赏赐大量的财物。

参考资料:1.《明实录》;2.《明史》;3.《御制皇陵碑文》;3.《风阳新书》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将四个普通农民的牌位,奉入皇陵祭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