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 刘裕:攘袂挺剑创大业,金戈铁马消氛祲

刘裕
——攘袂挺剑创大业,金戈铁马消氛祲
选自《资治通鉴 • 卷115 • 晋纪三十七 • 晋安帝义熙五年》(节选)、《资治通鉴 • 卷115 • 晋纪三十七 • 晋安帝义熙六年》(节选)
沈志华,张宏儒主编.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2353-2354,2356,2363-2365.
注释,多查询自《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译文,来自《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
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朝议皆以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熹以为必克,劝裕行。裕以昶监中军留府事。谢裕,安之兄孙也。

抗表,向皇帝上奏章。--汉语大词典
……
夏,四月,乞伏乾归如枹罕,留世子炽磐镇之,收其众得二万,徙都度坚山。

……
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或谓裕曰:“燕人若塞大岘之险,或坚壁清野,大军深入,不唯无功,将不能自归,奈何?”裕曰:“吾虑之熟矣。鲜卑贪婪,不知远计,进利虏获,退惜禾苗,谓我孤军远入,不能持久,不过进据临朐,退守广固,必不能守险清野,敢为诸君保之。”

辎重,①外出时携载的物资。②指随军运载的军用器械、粮秣等。--汉语大词典
坚壁清野,作战时采用的一种策略。转移或隐藏人口和物资,清除野外可资敌的各种设施,使敌人毫无所得。--汉语大词典
熟,③熟习。④⒈深入,细密。⒉又形容睡眠的沉酣。--王力古汉语字典
远计,①考虑深远。②长久之计。--汉语大词典
虏获,俘获,亦指俘获之物。--汉语大词典
谓,①⒈说,用于评论人物。⒉引申为认为,以为。②告诉,对……说。③⒈叫做,称为。⒉引申为指称,意指。④通为,介词,动作涉及的对象。--王力古汉语字典
……
刘裕过大岘,燕兵不出。裕举手指天,喜形于色。左右曰:“公未见敌而先喜,何也?”裕曰:“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馀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虏已入吾掌中矣。”六月,己巳,裕至东莞。超先遣公孙五楼、贺赖卢及左将军段晖等,将步骑五万屯临朐;闻晋兵入岘,自将步骑四万往就之,使五楼帅骑进据巨蔑水。前锋孟龙符与战,破之,五楼退走。裕以车四千乘为左右翼,方轨徐进,与燕兵战于临朐南,日向昃,胜负犹未决。参军胡藩言于裕曰:“燕悉兵出战,临朐城中留守必寡,愿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此韩信所以破赵也。”裕遣藩及谘议参军檀韶、建威将军河内向弥潜师出燕兵之后,攻临朐,声言轻兵自海道至矣,向弥擐甲先登,遂克之。超大惊,单骑就段晖于城南。裕因纵兵奋击,燕众大败,斩段晖等大将十馀人,超遁还广固,获其玉玺、辇及豹尾。裕乘胜逐北至广固,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入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围高三丈,穿堑三重;抚纳降附,采拔贤俊,华、夷大悦。于是因齐地粮储,悉停江、淮漕运。

形,①⒋又为显露,表现。--王力古汉语字典
左右,⑩近臣;侍从。--汉语大词典
栖亩,后遂以“栖亩”谓将馀粮存积田亩之中,以颂丰年盛世。--汉语大词典
就,①⒈趋向。⒉引申为往那里去,归于,走近。②留,不去。与去相对。—王力古汉语字典
方轨,①车辆并行。②指平坦的大道。--汉语大词典
日昃,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汉语大词典
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汉语大词典
间道,①小路。②从小路走。--古代汉语词典
潜师,秘密出兵。--汉语大词典
轻兵,①轻装的部队。②行动迅疾的士兵。--汉语大词典
擐甲,穿上甲胄,贯甲。--汉语大词典
纵兵,①发兵;出兵。②放纵兵士。--汉语大词典
豹尾,②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③⒈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⒉亦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汉语大词典
逐北,①追击败兵。②逃跑。--汉语大词典
长围,①长堤。②环绕一城一地的较长工事,用于围攻或防守。--汉语大词典
抚纳,①安抚招纳。②抚慰结纳。--汉语大词典
降附,①⒈投降归附。⒉亦指投降归附的人。--汉语大词典
采拔,犹选拔。--汉语大词典
贤俊,②才德出众的人。--汉语大词典
华夷,①指汉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中国和外国。--汉语大词典
……
魏主嗣以郡县豪右多为民患,悉以优诏征之。民恋土不乐内徙,长吏逼遣之,于是无赖少年逃亡相聚,所在寇盗群起。嗣引八公议之曰:“朕欲为民除蠹,而守宰不能绥抚,使之纷乱。今犯者既众,不可尽诛,吾欲大赦以安之,何如?”元城侯屈曰:“民逃亡为盗,不罪而赦之,是为上者反求于下也,不如诛其首恶,赦其馀党。”崔宏曰:“圣王之御民,务在安之而已,不与之较胜负也。夫赦虽非正,可以行权。屈欲先诛后赦,要为两不能去,曷若一赦而遂定乎!赦而不从,诛未晚也。”嗣从之。二月,癸未朔,遣将军于栗䃅将骑一万讨不从命者,所向皆平。

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语大词典
优诏,褒美嘉奖的诏书。--汉语大词典
守宰,指地方长官。--汉语大词典
绥,②安抚,安定。③退军。--王力古汉语字典
绥抚,安定抚慰。--汉语大词典
首恶,②⒈元凶,罪魁祸首。⒉又指首先做坏事的人。--汉语大词典
御民,谓统治人民。--汉语大词典
务,①⒈致力,从事。⒉引申为必须。--王力古汉语字典
行权,①改变常规,权宜行事。②使用势力。--汉语大词典
曷若,①什么样;怎样。②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汉语大词典
南燕贺赖卢、公孙五楼为地道出击晋兵,不能却。城久闭,城中男女病脚弱者太半,出降者相继。超辇而登城,尚书悦寿说超曰:“今天助寇为虐,战士凋瘁,独守穷城,绝望外援,天时人事亦可知矣。苟历数有终,尧、舜避位,陛下岂可不思变通之计乎!”超叹曰:“废兴,命也。吾宁奋剑而死,不能衔璧而生!”

却,①退。②推辞不受。③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去掉。--王力古汉语字典
相继,①一个跟着一个;连续不断。②相承袭;递相传授。--汉语大词典
调瘁,①衰败枯萎。②形容容貌憔悴或贫困衰微。--汉语大词典
绝望,①断绝希望。--汉语大词典
历数,③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④一一列举;逐个说出。--汉语大词典
废兴,①⒈盛衰;兴亡。⒉亦指官吏的晋升和黜退。--汉语大词典
衔璧,①后因称国君投降为“衔璧”。--汉语大词典
丁亥,刘裕悉众攻城。或曰:“今日往亡,不利行师。”裕曰:“我往彼亡,何为不利!”四面急攻之。悦寿开门纳晋师,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裕数以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一无所言,惟以母托刘敬宣而已。

往亡,阴阳家语。凶日名。旧历每月皆有。是日诸多禁忌。--汉语大词典
彼,代词。①那,那个。与此相对。②他,他们。与我相对。--王力古汉语字典
纳,①入。②⒈使入,即引进,接纳,采纳。⒉引申指获得。③使对方获得,即贡献,缴纳。④取,归还。--王力古汉语字典
逾,①⒈越过。多作“踰”。⒉引申为超过,胜过。②愈益,更加。--王力古汉语字典
追获,犹追捕。--汉语大词典
数,⑧责备,数说。--王力古汉语字典
裕忿广固久不下,欲尽坑之,以妻女以赏将士。韩范谏曰:“晋室南迁,中原鼎沸,士民无援,强则附之,既为君臣,必须为之尽力。彼皆衣冠旧族,先帝遗民;今王师吊伐而尽坑之,使安所归乎!窃恐西北之人无复来苏之望矣。”裕改容谢之,然犹斩王公以下三千人,没入家口万馀,夷其城隍,送超诣建康,斩之。

鼎沸,①水涌流翻腾的样子。②比喻形势纷扰动乱。③形容喧闹、嘈杂。--汉语大词典
衣冠,①⒈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⒉亦泛指衣着,穿戴。⒊亦专指礼服。②代称缙绅、士大夫。③借指文明礼教。--汉语大词典
旧族,指旧时曾有一定社会政治地位的家族。--汉语大词典
吊,①⒈慰问丧家或受到灾祸的人。⒉引为悲伤,怜悯。--王力古汉语字典
吊伐,吊民伐罪。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人。--汉语大词典
安所,②何处。--汉语大词典
来苏,①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汉语大词典
改容,①改变仪容;动容。②犹改扮。--汉语大词典
夷,②⒈平坦,平易。⒉引申为情绪平和,喜悦。⒊又为削平。③创伤,通“痍”。--王力古汉语字典
城隍,①⒈城墙和护城河。⒉或专指护城河。⒊或专指城墙。②泛指城池。③⒈守护城池的神。⒉后遂附会水庸为守护城池之神,称城隍。--汉语大词典
诣,①⒈到,到达。多用于上级、尊长、尊贵的人所在的地方。⒉引申为拜访,即到某地去看望人。②学问、技艺等所达到的境界。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臣光曰:晋自济江以来,威灵不竞,戎狄横骛,虎噬中原。刘裕始劝王师翦平东夏,不于此际旌礼贤俊,慰抚疲民,宣恺悌之风,涤残秽之政,使群士向风,遗黎企踵,而更恣行屠戮以快忿心。迹其施设,曾苻、姚之不如,宜其不能荡壹四海,成美大之业,岂非虽有智勇而无仁义使之然哉!

济,①渡水。③通,流通。④成功,成就。⑤救助。⑥增益。--王力古汉语字典
威灵,①神灵。②指神灵的威力。③谓显耀的声威。--汉语大词典
不竞,①不争逐。②不强;不振。③谓竞争失利,犹言不胜。--汉语大词典
戎狄,①⒈古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⒉后以泛指西北少数民族。--汉语大词典
横骛,①纵横驰骋。②奔腾;奔放。--汉语大词典
虎噬,虎啮食。比喻勇猛。--汉语大词典
翦平,削平;扫平。--汉语大词典
疲民,①疲困之民。②使民穷困。--汉语大词典
恺悌,和乐平易。--汉语大词典
涤,①⒈洗涤。清扫。⒉引申为除去。⒊又引申为改变。--王力古汉语字典
残秽,邪恶污秽。--汉语大词典
向风,①临风;迎风。②谓仰慕其人之品德或学问。--汉语大词典
遗黎,①⒈亡国之民。⒉亦指沦陷区的人民。②劫后残留的人民。③后世百姓。--汉语大词典
企踵,踮起脚跟。多形容急切仰望之状。--汉语大词典
恣,①⒈放纵。⒉引申为听任,任凭。--王力古汉语字典
迹,①⒈脚印。⒉引申为痕迹,踪迹。⒊又引申为业迹,遗迹。②⒈追踪。⒉引申为探求踪迹,推究。⒊又引申为遵循,倣效。--王力古汉语字典
施设,①实施;实行。②安排;措置;措施。③陈设;布置。④犹施展。--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