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货拉拉跳车事件背后:安全专利缺失

2021-03-12 09:49 作者:企知道  | 我要投稿

近日,23岁女生在货拉拉车上跳窗身亡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月23日报道称,涉事司机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2月24日货拉拉针对这一事件称“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反思了平台存在安全预警缺失、安全功能不完善、跟进速度慢等问题,并成立安全小组,展开安全整改。当天,死者亲属代表向媒体证实,已与货拉拉平台协商达成一致,其中包括安全问题的整改。

“创新”企业货拉拉,名下却鲜有专利

作为一家互联网物流公司,货拉拉成立至今已有8年。按最新的融资数据,目前货拉拉的估值已经达到100亿美元。饱受资本追捧的货拉拉,近些年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奖项,其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包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配送管理与技术创新优秀案例”等。

然而,作为一家创新发展的企业,货拉拉名下却鲜有相关的技术专利。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数据,以“货拉拉”、“全民快递”(货拉拉母公司字号)等作为申请(专利权)人的相关专利,一个都没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网站的数据中,以“Huolala”“货拉拉”等作为关键词也都没有搜索到相关的专利。唯一能够找得到的,是在中国香港知识产权署网站上搜索到的一件名为“一种控制司机接单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的短期专利,专利发明人为周胜馥(与货拉拉创始人相同)。

从这些数据看,货拉拉并没有在专利申请量上值得称赞,也没有跟路线规划、乘客安全等方面有相关的专利储备。虽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能完全看专利,但专利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体现企业对技术研发和升级的重视问题。

网约车安全专利现状

随着网约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乘坐网约车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也变多,网约车行业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迫使了部分相关企业在保障乘客安全的技术上投入更多研发,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相比起货拉拉的专利困境,业内早已有针对网约车人身安全问题的相关成熟专利。

1、2015年,奇虎申请了名为“车辆行驶安全监控方法和装置、系统”的专利,在判断车辆“偏航”时,通过给服务器发送车内图像信息,根据信息进行前后对比,判断是否发送报警信息,以此来提高乘客乘车的安全性。

2、2018年,重庆理岑达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基于语音识别的网约车异常驾驶环境监督系统及方法”专利,根据乘客上车后的车内语音信息,判断司乘人员行为是否异常,并根据结果进一步将相关的位置、车辆标识等信息发送到平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2019年,滴滴申请了“一种女性安全风险防范方法和系统”的专利,通过获取当前订单的相关数据,判断服务提供者和请求者的性别是否相同,进行女性安全风险判断,给予判断结果执行设定的操作。

网约车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从技术上更多地考虑安全问题。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行业内对司乘人员的安全保障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技术研究,也通过专利申请对技术进行了保护。网约车企业如果能对相关的专利技术进行实际应用,或许也可以避免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货拉拉相同的专利困境,而企业如果需要在短期内增加自身专利储备,购买专利和基于拥有专利而进行的购并,无疑是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货拉拉跳车事件背后:安全专利缺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