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学生深陷“网贷”现象|湖北立探法律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取得快速发展,而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也因为申请资料简单,下款快,不需要像在银行贷款一样,提供许多各项资料,一部手机、一张身份张便足矣可申请,就在这样条件下短时间内迎来快速扩张,但因相关法律规则的缺失产生了较多令人痛惜的“负面事件”。

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真正独立消费是从跨进大学校门开始的,当资金难以满足足够的消费需求时,离开父母管控的大学生极易产生强烈的信贷欲望,把“网贷”当成获取资金最为快捷的方式。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它在高校的扩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大学生带来了便利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由于法律规范的滞后,使不法分子找到可乘之机,出现了严重侵害大学生民事权益的问题。
而一些网贷平台打着零利率低利率的幌子做不诚实的宣传,甚至是虚假的宣传,告诉学生这个贷款很便利很便宜等以诱导学生进行贷款。大学生在签订网贷电子合同时不认真审阅合同条款,甚至看不懂合同条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借了贷款,最终成了高利贷受害者。
为什么网贷对其诱惑力会这么高?
虽然大学生没有任何收入,但是消费潜力非常大,为此曾经也成为银行贷款重点。根据湖北立探法律根据相关调查了解到,对于“零首付、低利息、贷款额度大、无抵押、无担保”等一系列网络贷款优势,反映出年轻人对于零首付、低利息、贷款额度大、无抵押、无担保、渠道多、操作便捷、不需出门就到账,是网贷吸引大学生的主要优势,而这种简单便捷的贷款方式正是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