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对陇海铁路陕西段的大致梳理

2022-02-22 20:03 作者:东风上韶山  | 我要投稿

    

陇海铁路,起自甘肃省省会兰州市,连接五个省级行政区,途经天水,宝鸡,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徐州等重要城市,终到江苏省北部重要港口连云港市,正线全长1759km,设二百多座车站,为国铁Ⅰ级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网中重要的东西大动脉,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陇海线途经的陕西段是沟通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乃至中亚和欧洲的“桥头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UP在本文会将陇海线在陕西省内的这一段进行一下大致的梳理。

一.概述

陇海线陕西段上行起自建河站,终到太要站(下行为太要至新建河),全长约420km。途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四市,上下行共设52座车站;其中,潼关至太要区间为西安局和郑州局的分界,而在西边,西安局在本线路中的管辖范围则一直延伸到了位于甘肃省内的社棠至天水区间。太要至西安段最大运营时速为100km/h(西安境内部分区段可达120km/h),西安至宝鸡段最高可达160~200km/h(毕竟这段路在2007年的“六提”时可是开通了西宝动车的),宝鸡到建河段下行可达120km/h,上行为80~100km/h(部分区段限速60~70km/h)。线路沿途的简明示意如下图(UP亲手作画):



以上就是陇海线陕西段的基本概况。接下来,UP将以宝鸡站和西安站为节点分成三段,逐一对各路段的大致情况进行梳理,从而给大家带来更直观,更便捷的讲解。前排提醒:UP在本文中对这一区间的梳理包括线路路径的分布特点,沿途车站及周边的重要设施的简单介绍,以及和其他路线的相互关系等(不包括各种专用线,小型支线及废弃路段等);梳理的参考系是陇海线的正线,关于配套的各种三四线或者外绕线也将在各路段中逐个讲解。

二.梳理


①(新)建河至宝鸡段



这一区段是陇海线宝天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103km。这一区段是陇海线唯一的设有单向车站的区间,沿途共设14座车站(不包括宝鸡站),包括8座上行车站(建河,凤阁岭,拓石,石家滩,颜家河,坪头,固川,坊塘铺),4座下行车站(晁峪,马家湾,新拓石,新建河),仅东口,福临堡为普通的双向车站。在这一区段中,上行正线始终沿险峻的渭河河谷穿行,不时和下行正线交叉沿伸,使得上行正线的小半径弯道密布,坡道分布较广且变化差异较大,路旁的护坡高且陡峭,隧道普遍短小但密集分布,桥梁数量不多但高度较高,所以上行正线在这一区段限速很低,通过能力逊于下行正线。下行正线于2003年建成运营,而下行正线在这一区段普遍沿直线穿行,因此隧道普遍较长,桥梁数量多且长度较长,此外,下行正线在这一区段设立的车站远少于上行正线所设的车站数量。因此以上的这些特点大大增强了下行正线的通行能力。

线路一直沿着渭河河谷向东延伸,在经过东口站之后,地形变得越来越险峻,有些路段甚至是直接从陡坡中间切过去的,还没有设置隧道,如同在坡上砍了一刀;在跨过宝鸡峡水库后,地形趋于平缓,隧道路段至此也告一段落了,这便标志着来到了关中平原了;最终在经过福临堡站之后,上下行正线在西关立交分离,中间并入宝成线正线,三条线路在南关路跨线桥下汇合,直抵宝鸡站。那么这就是这一路段的大致情况。


8360次沿途拍摄(一)
8360次沿途拍摄(二)


多提几句,如果您想充分地感受渭河上游河谷的壮美风景的话,UP在此建议您乘坐由社棠开往宝鸡的8360次列车,沿陇海上行正线行走。虽然这趟车是一趟“站站乐”的4节编组25B型硬座车,乘坐体验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列车慢悠悠地在渭河河谷中穿行,您一定会有足够的时间欣赏这一段的风景(更何况还可以开窗)。UP早在去年6月高考完之后就已经走过了一次,对这一段的印象颇深,以下是关于UP在这一段的记录视频:


(提示:社棠站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通达度不太高,至于如何从天水市区到达社棠站,还请知道的朋友在评论区简单普及一下,毕竟当时UP是坐8359次列车直接到的社棠,且并没有去天水市区)

②宝鸡至西安段



这一区段全长173km,是整个陕西省设计时速和运营时速最高的普速铁路区间,甚至可以达到200km/h,在2007年“六提”开始至2013年西宝客专开通运营之间运行过高速动车组列车(使用过的车型为CRH2A和CRH2C,无重联运行经历;截至停运时,西宝之间总共有2对4趟图定运行的动车,运行车次为D5081/2和D5087/8)。沿途共设19座车站(不包括宝鸡站和西安站),包括1座编组站(宝鸡东),8座枢纽站(卧龙寺,虢镇,茂陵,咸阳西,咸阳,黄家寨,三桥,三民村),8座图定办客的车站(虢镇,蔡家坡,眉县东,杨陵,武功,兴平,咸阳西,咸阳)。宝鸡东站是这一区段唯一的编组站,其中重要的铁路设施有宝鸡东折返段及秦北运用车间,以及宝鸡机车车辆检修厂;卧龙寺站是宝中线正线的起点,虢镇站相应地引出往宝中线方向的联络线(两线汇合于千河站);眉县东站是原来的常兴站,于去年年底改造完成并更名,随后开行动集;杨陵站于去年完成了扩建,由原来的3台5线增建成了3台8线;茂陵站向西引出西平线,向东引出西咸货运北环线;咸阳西站向西设有往徐兰客专的联络线(这为西安站引入高速动车组列车,增加高铁运营职能提供了一定可行性),并且该站于去年年底开通了普速客运功能;咸阳站则为咸铜线和陇海三线(咸阳→黄家寨)的起始点,其站台和站房于去年进行了改造,站前广场目前仍在改建(截至到UP返校的2月11日);黄家寨站为陇海三线(咸阳→黄家寨)的终点,同时咸铜线设有往东南方向连接三线的联络线,使得黄家寨站可以承担咸铜线往西安方向货列的接发职能;西安市内的三桥站往北有连接西安北动车运用所的联络线,往南有连接西成客专阿房宫站的联络线,它们也为西安站增加高铁运营职能提供了条件(不过由于位于纸张的接合处,写和画的难度较大,所以没有标出,请见谅);三民村站是西余线的起点站,关于西余线的扩能改造工程,目前UP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据称西余线在改造完成之后是具有开行动集的条件的,如果可以的话,那么这会意味着西余线在二十多年后将会再次恢复客运职能,是一件好事。


宝鸡东站


这一区段完全是在渭河平原的中部穿行的,地势平坦,因此没有隧道,桥梁数量少且长度短,这一区段目前已知最大的铁路桥是咸阳站东侧跨渭河的三线桥,于2019年下旬建成运营,UP在大年初二早上和同行资深@想要复兴的兔子 在桥边进行了拍车作业,视频如下:

③西安至太要段



这一区段全长144km,其中西安至渭南段是这一区段中真正的重点,也是整个陕西省铁路枢纽的最中心。先把这整个144km长的区段梳理一下:这一区段共设17座车站(不包括西安站),包括3座编组站(浐灞,新丰镇,零口,由于新丰镇在零口站设有配套的直通场,所以UP就将零口站归在编组站的范畴中),5座枢纽站(灞桥,窑村,新丰镇,零口,孟塬),6座图定办客的车站(临潼,渭南,华州,华山,孟塬,潼关)。浐灞站是原来的西安东站,原先是具有货运职能的,现在浐灞站附近设有一座客运整备所,一座机务段(即所谓的西局西段,于2019年底搬迁至此),但已经失去了货运职能;灞桥站西接陇海一二线和三四线,向东引出西康正线;窑村站向西南引出往西康线方向的联络线,向东引出至临潼北站的联络线;在这里陇海正线通过两组渡线道岔转移至两旁的并行线路,原有的两条正线即为临(潼北)窑(村)联络线正线;临潼站也于去年改造完成,且恢复了客运职能,原有的老站房被保留了下来,而在它的旁边新建了一座站房;新丰镇站位于西咸货运北环线,陇海线,西延线,宁西线的交汇点,站场规模为三级七场,是全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零口站向西北延伸出去往何寨方向的联络线,东侧引出宁西上下行正线,它们分别和陇海上下行正线并行一段距离之后便完全分离;华州站是原来的华县站,华山站是原来的华山西站,也都经过了一番改造;孟塬站是原来的华山站,向东北引出南同蒲线(不过现在UP仍然不知道南同蒲线的正线是怎么从孟塬站的站场引出来的),目前南同蒲线已全线实现电气化。

这一区段中,除了渭南至太要段位于山麓地带中,其他路段的地形地势特征与西宝段无异。在孟塬站西侧,陇海线正线是直接沿着华山的山脚下延伸的,但是没有隧道,直到潼关以东才开始出现隧道路段。这一段一面高山,一面平原的景象非常壮观,尤其是当乘坐列车于黄昏时分路过的时候,大西北苍凉的感觉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于能不能看见黄河,那还得要往东走才有可能。


客整所,上面的“西安东”这三个字一直没改过来
7006次上跨临窑联络线

UP就将陇海线在陕西省内的这一段大致地梳理了一遍。不过还有几个要补充的地方(这些地方UP研究了很长时间,不得不说实在是太复杂了),而只有这些地方才能解释为什么西安至渭南段是全省铁路枢纽的最中心。

三.补充几点


1. 在咸阳城区的东北方,咸铜正线和西咸货运北环线在长陵站西侧汇合,并一直并行至萧家村站后分离。咸铜线向北沿伸往三原,阎良方向,虽然咸铜线在今年通过一系列扩能改造工程具备了开行动集的条件,但全线在萧家村至阎良一段并未实现电气化;货运北环线则向东跨过渭河和灞河,在西安城郊设立了新筑站,并配套设有西安国际港(这里也是“长安号”中欧班列的始发站)。随后线路继续向东,直到并入新丰镇站。西咸货运北环线最大的意义,在于让陇海线大部分货列从此线路通过,极大地疏解了陇海线西安区段的运输压力,增强了交通通达度。

2. 由于西安站进行改造,原有的陇海正线位于改造的范围内,因此在北站房和10~16站台开通运营时,相应的配套工程也同步投入使用,其中就包括陇海三四线。三四线从西安站15和16道引出,从北侧外绕过浐灞站,并且与原有的陇海上行正线并行;在年初西安站全部改造完之后,既有下行正线仍通过南侧的浐灞站主体部分,而站北侧的其他三条正线没有改变;再往东接近灞桥站时,二线下穿了新建三四线的桥梁,在车站西边一二线则通过两组渡线道岔并入了三四线。现在大部分的列车都恢复了途经一二线运行(如西安站东侧始发终到的列车、途经西安但需要更换机车或换向的列车等),而仍有一部分列车沿三四线运行(如途经西安但无需更换机车或换向的列车)。但是如果您还想拍到在西安站东侧运行的所有列车的话,米秦路那个机位已经无法满足了,UP在此推荐几个机位,比如太华路立交西边的绿地(原先是小区,后来拆了),十里铺北路跨陇海线桥等等。


西安著名机位米秦路,从远处到近处分别为陇海二线(当时列车不沿此通行),三线,四线


3. 在窑村至西康线之间的上行联络线正线上,引出了一条联络线,直至临潼北站;而在窑村站东侧引出了临窑联络线,于是两条线路便汇合在了临潼北站的西边。而两条线路汇合后又立即引出了一条联络线,这条线路从临潼北站西侧引出,而从临潼北站无法直接上到这条联络线上去;这条联络线一直向东与高铁并行,在此之间设立了临潼东线路所,最后这条线路向东北延伸,并入了西延正线,往何寨方向。现在大部分去延安,包头等方向的客运列车都沿着临窑联络线和这条和高铁并行的联络线上西延线,进而从张桥站上包西线正线。而在临潼北站东边又引出了两条都是连接货运北环线的线路,一条线路去新筑方向,另外一条去新丰镇方向。

4. 新丰镇是西延线正线的起点,至于西延线是如何引出的,目前已知的有:其一,陇海上行正线在上行出发场的东北侧直接向东南侧引出西延上行正线,随后下穿陇海上行正线往何寨方向;其二,货运上行线直接从上行出发场引出,不久之后便与西延上行正线汇合;下行线与上行线的引出方式相似,稍有差别的地方是西延下行正线与宁西/陇海下行正线会合后通过几组渡线道岔进行连接,之后便并入了下行到达场。最终这几条正线在何寨附近汇合。现在沿新丰镇上西延线的貌似只剩下了7005/6次列车,所以如果您想要再直观地了解一下这一带的大致情况的话,乘坐这趟慢车是唯一的选择。


这是陇海一二线在灞桥附近并入三四线的示意图,站东边为西康正线,与陇海一二线贯通;陇海线和临窑联络线分离的形式与此相同,红色单线相当于引出的临窑联络线,黑色单线则相当于变换之后的陇海正线

那么这就是UP本期对陇海线陕西段的大致梳理。请注意,梳理的也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部分仍然需要UP去了解;这些线路的示意图只是简化处理后的结果,可能有些线路对于某座车站来说十分重要(比如窑村站西侧连接货场和上行线的灯泡线),但是它们宏观上并不会对全局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就被UP忽略了。总之这就是现在陇海线在陕西省内这一段的现状,至于以后部分路段是否会有一些大规模的改造,UP现在并不知道,但是如果有所变化,UP会为大家实时更新。最后感谢大家看完这篇专栏,希望这篇专栏能够对您在这一区段沿线的运转或拍车等活动有所帮助。

(2022年2月22日,写于上海)

                                                                                                                      


关于对陇海铁路陕西段的大致梳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