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体解剖】114心传导系

2023-02-20 16:32 作者:究极键盘教练  | 我要投稿

【人体解剖】114心传导系

心肌细胞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两类: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心肌细胞。前者构成心房壁和心室壁的主要部分,主要功能是收缩;后者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的节律性活动。心传导系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氏纤维网。


(一)窦房结

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窦房结多呈长梭形(或半月形),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下,从心外膜表面用肉眼不易辩认,结的长轴与界沟基本平行。人心窦房结内恒定地有窦房结动脉穿过其中央。窦房结内的细胞主要有起搏细胞(P细胞)和过渡细胞(T细胞),还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形成网状支架。结细胞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由结的中心向边缘依次为窦房结中央动脉®P细胞层®T细胞层®普通心房肌细胞。 

(二)结间束

窦房结产生的冲动经何种途径传至左、右心房和房室结,长期以来一直未定论。60年代初,James等提出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有特殊传导束相连,左、右心房之间亦有房间束连接,但迄今尚无充分的形态学证据。结间束有3条:①前结间束 由窦房结头端发出向左行,弓状绕上腔静脉前方和右心房前壁,向左行至房间隔上缘分为两束: 一束左行分布于左房前壁,称上房间束;一束下行经卵圆窝前方的房间隔,下降至房室结的上缘。②中结间束 由窦房结右上缘发出,向右、向后弓状绕过上腔静脉,然后进入房间隔,经卵圆窝前缘,下降至房室结上缘,此束即Wenchebach氏束。③后结间束 由窦房结下端(尾部)发出,在界嵴内下行,然后转向下内,经下腔静脉瓣,越冠状窦口的上方,至房室结的后缘。此束在行程中分出纤维至右心房壁。后结间束又名Thorel氏束。

结间束在房室结上方相互交织,并有分支与房间隔左侧的左心房肌纤维相连,从而将冲动传至左心房。 


(三)房室交界区

房室交界区又称房室结区,是心传导系在心房与心室互相连接部位的特化心肌结构,位于房室隔内,其范围基本与房室隔右侧面的koch三角一致。房室交界区由房室结、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和房室束的近侧部3部分组成,各部之间无截然的分界。

房室结是房室交界区的中央部分,为一个矢状位的扁薄的结构,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左下面邻右纤维三角,右侧有薄层心房肌及心内膜覆盖。结的后上端和右侧面有数条纤维束伸至房间隔和冠状窦口周围,即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房室结的前端变细穿入右纤维三角,即为房室束。房室束出右纤维三角行于肌性室间隔上缘,以后经过室间隔膜部的后下缘分为左、右束支。

房室交界区将来自窦房结的兴奋延搁下传至心室,使心房和心室肌依次交替收缩。房室交界区是冲动从心房传向心室的必经之路,且为最重要的次级起搏点,许多复杂的心律失常在此区发生,这一区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四)房室束

房室束,又称 His束,起自房室结前端,穿右纤维三角,继而走在室间隔肌性部与右纤维三角之间,向前下行于室间隔膜部的后下缘,同时左束支的纤维陆续从主干发出,最后分为右束支和左束支。房室束行程中有重要的毗邻关系。心外科手术如瓣膜置换时要注意这些重要邻接关系,避免损伤房室束。

(五)左束支  

左束支   发自房室束的分叉部,在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行走,于肌性室间隔上、中1/3交界水平,分为前组、后组和间隔组3组,其分支从室间隔上部的前、中、后3处分散到整个左室内面,在游离壁互相吻合成纤维网,相互间无明显界限。

(六)右束支  

右束支 起于房室束分叉部的末端,从室间隔膜部下缘的中部向前下弯行,表面有室间隔右侧面的薄层心肌覆盖,经过右心室圆锥乳头肌的后方,向下进入隔缘肉柱,到达右心室前乳头肌根部分支分布至右心室壁。右束支分出较晚,主干为圆索状且较长,故易受局部病灶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七)纤维网    

左、右束支的分支在心内膜下交织成心内膜下纤维网,主要分布在室间隔中下部心尖,乳头肌的下部和游离室壁的下部,室间隔上部、动脉口和房室口附近则分布稀少或没有。心内膜下纤维网发出分支以直角或钝角进入心室壁内则构成心肌内Purkinje纤维网,最后与收缩心肌相连。 


【人体解剖】114心传导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