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京昆之友谈上半年(1985年)京剧演出(杜忆佳)
【秋思按】1980年在上海黄浦区文化局和黄浦区文化馆有关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一个全新的京昆剧业余组织诞生了,她就是迄今在上海的业余京昆舞台上已活跃了四十多年的上海黄浦区文化馆“京昆剧之友社”,自1980年成立以来,京昆之友社的全体成员就本着宣传京昆、传承京昆、弘扬京昆的理念,在普及、教学、研究、演出等多方面取得骄人成绩而傲视群雄,这里我们将整理一下当年的社刊《京昆之友》的一些文字资料,一是保存,二是传播,让今天的戏迷朋友们看到当年前辈们的努力。

今年(1985年)上半年。本市京剧舞台繁荣兴旺,其上座率为各剧种之冠,出现了“京剧热”,令人鼓舞。为了总结、研讨上半年京剧演出的经验,我们向社员、社友广泛征求了意见,现将部分来稿来信摘编发表,供有 关部门参考。
向天津京剧三团学习
杜忆佳(退休工人):演出只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扎硬的戏码,京剧的振兴是有希望的。天津京剧三团行当齐全,团结协作,感人至深,使人难忘、长靠武生马少良功底深厚,身段边式,《伐子都》有惊人表演,深受欢迎,他还在最后一天唱开锣戏《古城会》,又在大轴戏《挑滑车》中为青年武生张幼麟配演岳飞,实在难得。这种好风格好精神应该好好发扬,值得京剧界同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