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识观后笔记之 06 脑科学重要模型

材料路径
https://www.bilibili.com/cheese/play/ep6902

术语解释
1. 脑科学,狭义的讲就是神经科学,是为了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细胞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而进行的研究。(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

2. 费曼学习法,核心要义是通过复述概念并反馈结果来加强记忆。
如果你要学会某个知识,最好的方法是教会别人;
而教会别人的最好方法,是能够边说边画。

详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152547764
3. 富兰克林训练法,由富兰克林于1726年他20多岁的时候发明的一种刻意练习的方法。


精华解读
1. 人脑三层模型


越底层就越不受我们控制, 也越容易被商家利用
2. 人类脑部分

3. 哺乳脑

4. 爬行脑

5. 大脑的微观结构

大脑由神经元构成,细胞体由树突部分和轴突部门组成,两边的树突由神经末梢连接在一起,中间的轴突用来传递电信号的。
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到另一个神经元过程类似电流的传导过程。

感悟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人的大脑里面自控能力发育的越慢了。
因为进入信息社会之后,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
人类前额叶皮质变得越来越专注于优先发展高维度的信息处理能力,大量的神经元被用于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和判断信息,于是用来发展自控的神经元资源就会被削弱,
导致自控能力发展比前人其实更慢。
2. 自控力发展的慢,成熟就形成的晚,越晚成熟,对世界的理解的维度也就更高。
3. 前额叶的“社交、模仿”区域对”学习,自我认知,决策分析“非常重要,该区域也叫镜像神经元(凭借本能去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同时产生共情能力和同理心。学习语言、音乐的本质是模仿和社交
4. 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其实和观察细节的能力是高度相关的
5. 一图胜千言
大脑中处理跟视觉相关的区域特别的多,相对来说处理跟听觉相关的脑区就很少。
因此,在跟别人讲大道理的时候,大多听不进去的,因为脑区太小了,故言传不如身教。
让别人明白某个道路,最后不仅有听觉感受,还有视觉感受。这样整个记忆会更加深刻。

6. 唤醒自己的脑区越多,知识掌握起来就更深刻。

说出来比单纯在脑子里面想记忆要深刻,此时同时激活了前额叶,布洛卡区和颞上回
如果能写下来和画出来,又唤醒了多个视觉神经中枢
如果还能跟别人讲一回,很可能更进一步唤醒镜像神经元
如果对方还能听的津津有味,还会进一步唤醒头脑里面负责奖赏的下丘脑
如果还能同时设身处地把自己的触觉和嗅觉也唤醒,就能进一步激发更深层次的脑区比如边缘系统,使得学习效率更高。
7. 理解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有针对性,重复的训练 (要刻意也要练习,关键步骤是放慢速度)
1)当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激发跟这个事情相关的一批神经元。如果只激活一次,实际上很可能就是连一下就不连了,如果要真的形成一个新的技能和习惯,就必须不断的重复,只有不断重复,一起被激活的神经元才能够被慢慢地链接在一起。最终长成一道坚固的链路。
(将技能长在脑子里,形成一条全新的链路)
2)要放慢速度练习,这样才能实现过脑子,放慢速度的时候可能可以调动更多的脑区去观察这个事情,另外,它有利于形成新的髓鞘质(假设神经元是电线,电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外围包裹的那层绝缘体就是髓鞘质)进而提高思维效率更高。神经元信号传递过程中,如果髓鞘质不足就会”漏电“,就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和无法聚焦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