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我探索2(2021.03.01)

2023-06-08 20:58 作者:家里蹲留级生  | 我要投稿

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对家或者家人的概念就单薄了很多,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完善性的性格原因更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另一方面是我们家里的人丁确实不兴旺,而且舅舅、姑妈等人离得太远,并不会频繁走动,当然还是有一些交集的,白市驿和成都的亲戚交集更少,白市驿每年只有一次回去,且同龄人几乎没有,即使有的话也聊不到一块去,成都的亲戚就更疏远了,此外父母的工作也比较忙,从小到大出差次数不计其数,现在我父亲都经常去外地工作,为了多赚一两千块钱。所以冷清一直是我回到家里的最大感觉,以前老房子附近的邻居也越来越疏远,新家附近的邻居也不是很熟,不是感觉一直以来家人对邻里和亲人的关系维持处理的很一般,当然我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不愿去开始人际关系和维持人际关系)。 虽然我不想把责任推到我父母身上去,但是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原生家庭的,一部分是完善性性格的特点(当然性格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与成长的环境)。因此每次回到家都没有一种特别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只是换了个睡觉的地方,当然因为没有别人的目光注视着我,我也能放肆许多,但在家的日子就真的跟混吃等死差不多,中学时期还好一点,每天回到家都是抱着一堆作业等着晚上肝的,回到家就吃饭,吃完饭就做作业(还不用洗碗),做完作业就洗漱睡觉,每天过得真的很充实,而且都是做一些简单繁琐的事(相比长大之后的破事而言做作业真的太简单了),越长大在家的感觉就越不一样了,以前的寒暑假在家里都是吃喝玩乐啥也不用管,没有责任,也没有人要求你负什么责任,母亲对我还是稍微有点宠溺的,而父亲自己在家里就从来没有给我树立好什么榜样或者做出负责任的样子,所以我也从来没有对这个家庭有任何责任感。 长大之后可能会稍稍改变一点,毕竟在学校里有着自主生活的能力,所以回到家里还是偶尔会自己做做饭洗洗衣服什么的,但是惰性还是有的,大部分家务都是父母逼着才会做一点,特别是做饭感觉很浪费时间,而且洗碗把手弄得油油腻腻很恶心,但是今年春节前夕,我稍微有了一点责任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了《一百年很长吗》,我对生活琐事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感觉所谓的生活琐事也是一种对内心的磨练和放松,磨练是让人能够忍受枯燥的日常,放松则是另一种高度了,因为相比我们自己的工作或者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而言,日常生活真的是很简单的事情,虽然繁琐,但是可以让高速运转的大脑从其他事物中抽离出来,忽略远虑,只管近忧,吃完饭,洗完碗,散散步,看看夕阳西下和华灯初上,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自我探索2(2021.03.0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