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是新形势、新经济的必然趋势
全国两会刚刚结束,稳就业再度受到关注。总理公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大力支持企业灵活用工。不难看出,灵活用工依旧是2021年政府工作的主要聚焦点。
新形势 新经济的必然趋势
灵活用工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全职工作,它指的是:企业基于实时用工需求按需灵活雇用人才,双方没有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此时,像水电、酒店、餐饮等行业的人力资源可以根据需求随时使用和停止劳动关系。灵活用工可以说是对传统固定就业模式的补充,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职位也从高到低不受限制。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公布的数据,中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左右,他们撑起了“零工经济”新业态。以中国将近9亿劳动人口来看,意味着每5个劳动人口当中,至少就有一位是在打零工,“零工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日前,为规范新就业形态下餐饮网约配送员(以下称“外卖骑手”)的劳动用工,保障其劳动权利等相关合法权益,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京市公安局、南京市司法局四部门制定并发布了《关于规范新就业形态下餐饮网约配送员劳动用工的指导意见(试行)》。

灵活用工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2020-2026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灵活用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成熟市场差距明显。
灵活用工行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232亿元预计增长至2023年的17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增长迅猛。对比欧美,我国灵工市场空间广阔,未来5-10年市场规模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

零工市场想象空间极大
百度词条解释,零工经济是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职业者构成的经济领域,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主要包括群体工作和经应用程序接洽的按需工作两种形式。零工经济是共享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组成形式,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新型分配形式。
零工模式的崛起,政策端加速出台措施促进行业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由此看来,零工市场想象空间极大。
灵活用工的优势
01节约管理成本
企业的管理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很大份额,企业每年支付管理成本的时间、金钱和能源非常巨大。企业选择灵活的就业平台后,人事管理成本将显著降低。人事管理琐事不再占用企业宝贵的发展时间,企业也可以在企业的核心业务发展上使用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02节约人员招聘成本
企业人员的招聘也令人头痛,雇佣选择少,无法招聘到满意的员工,并且薪资水平逐年上涨,导致招聘成本过高。如果企业选择灵活的就业平台,劳动力需求可以随时与灵活用工平台联系,企业只需要接受员工,降低招聘成本,经济高效、省时省力。
03避免就业风险
在灵活用工平台上,实名认证的用户可自行选择工作。它不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因此,用人企业不必承担劳动风险,风险转移到灵活用工平台(或该用户所属劳务公司),雇主可以降低雇佣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