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
蓝湛敲门的时候,蓝启仁刚好起床,打开门,看见蓝湛,心情就不好。
“天还没亮,你过来做什么?”
蓝湛看见了父亲脸上的不愿意,可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父亲,您现在的身体不好,应该用完早膳之后再去上朝。”
提到身体不好,蓝启仁就生气。
“忘机,你真觉你爹我的身体到了需要静养的地步。”
“父亲,人上了岁数有问题是正常的。”
说着宫人就将早膳端了进来。
“父亲,吃早饭吧。”
蓝启仁看着丰盛早餐,最终决定拿起筷子,这么丰盛的早饭在蓝府是不会有的。
蓝湛就这样盯着父亲吃饭。
“你看着我做什么?你不吃吗?”
“我不饿。”
“你根本就不是来看着我吃饭的,你是来看着我喝药的,我没病,我不需要喝药。”
蓝启仁越这么说,蓝湛越觉得蓝启仁不可理喻。
“父亲,太医都说您身体不好,您怎么就不信呢?”
蓝启仁实在是说不明白了,他也不想说了,现在最要紧的是填饱肚子。
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喝苦药就好受吗?
魏婴在离开中宫之前看见空药碗从蓝启仁的房间中出来了,心情舒畅的上朝了。
下了早朝之后,魏婴去了很长时间都没去的御书房,并且宣召了朝臣御书房议事。
蓝启仁作为丞相首当其冲,必须留下来。
商议的都是一些看似特别大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皇帝的事儿就没小事儿,朝臣谁也不敢怠慢,可蓝启仁却非常清楚,这就是折腾他呢。
蓝湛在用完早饭之后,就等着魏婴回来了,可是怎么等也没等到。
“范子安,都晌午了,皇上为什么没有回来?”
“回皇后殿下,今天皇上朝政比较繁忙,就在御书房处理了,宣召了很多朝臣,应该是有重要的事情处理。”
蓝湛倒也没有怀疑,他根本没想到,魏婴会为了折腾蓝启仁而特意将朝臣留下。
既然今天魏婴不会回来了,父亲也不会回来了,蓝湛干脆拿着剑去练武场练武了。
蓝湛只要练起武就会忘记时间,每次都需要人提醒。
范子安已经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关照,根本不会提醒蓝湛时间。
至于结实的皇子,根本就不在皇帝的考虑范围之内。
蓝启仁整整在御书房站了一个上午,虽然有些累,倒也没什么大碍。
这也再一次说明,蓝启仁的身体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蓝启仁非常清楚自己身体很健康,可无论他怎么说,蓝湛都不相信,还要看着他喝药。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坐在龙椅上那一位。
“时间也不早了,各位都回去吧,丞相大人留下,还有些事情需要同丞相商议。”
皇帝的一句话将朝臣们都放了,大家如释重负的退了出去。
整整大半个上午,就这样站在皇帝的面前,谁的压力都不小。
蓝启仁在听到前半句的时候还是非常高兴的,可到后半句,心情立刻就跌落谷底。
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回去,他留下,而且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不知皇上将老臣留下,有何吩咐?”
“丞相是六部之首,朕也非常相信丞相,很多事情需要仰仗丞相大人。”
皇帝对臣子信任,本来是件好事,也是一个臣子偌大的荣耀。
可是到了蓝启仁这里,却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蓝启仁很清楚,皇帝就是将他留下来接着折腾。
“皇上,您是千古一帝,是亘古以来最好的皇帝,您是明君,从未出过任何错误,所以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仰仗臣子的。”
这话听起来可就有些讽刺的意味了,魏婴却装作根本就没有听出来。
“朕比丞相差了很多,虽说你身体不好,可是你的经验很多,做晚辈的还是可以借鉴的。”
“皇帝过奖了,经验不是根据年龄决定的,微臣身体非常的好,没有不好。”
“太医诊断丞相需静养,可丞相却讳疾忌医,您不只对自己不负责,还是对国家不负责。
现在朝廷没有能担得起这份重任的人,如果丞相大人出了什么事,朕就缺失了左膀右臂。
丞相大人又何必如此固执呢?不过是几碗药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皇上的一番话将蓝启仁说的非常的重要,就好像是没有了他,大魏就要倒了似的。
蓝启仁可从来都没有如此的高看过自己,他半句话都不相信龙椅上的这个人。
“皇上,微臣真的没那么重要,微臣的年岁已经大了,身体也不好,难当重任。
微臣辞去丞相一职,毕竟身体不好,需要静养,请皇上准许微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魏婴根本就没想到蓝启仁在这里等着他呢。
“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不能没有丞相大人,这个时候丞相离去,朕该怎么办呢?”
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前提条件是蓝启仁不知道皇帝什么样的人。
看着皇帝的表演,怎么看怎么感觉假。
“皇上是千古明君,朝中的事情牢牢控制在皇上手中,没人敢在大魏惹麻烦。
老臣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微臣不适合担当丞相,请皇上早日觅得合适人选接替微臣,微臣也好回家颐养天年。”
魏婴算是看明白了,只要再要挟蓝启仁喝药,那蓝启仁就要挟他辞官。
蓝启仁头都没抬,就好像他说的话根本不是威胁,而是真的准备辞官。
魏婴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件事朕需斟酌。”
蓝启仁也没想今天皇帝就会同意,过些日子,他会继续辞官。
蓝启仁算是看好了,只要在皇帝身边,那就没好事儿。
他看不惯皇帝的做事方法,总想让蓝湛劝诫。
从前蓝湛还会听话,可现在却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完全就是被皇帝灌了迷魂汤。
他不想看着一家一家的被满门抄斩,可是他又无能为力。
这样下去,蓝启仁宁可辞官,眼不见心不烦吧。
魏婴整整忙了一天都没回来,蓝湛练武没人提醒,也就忘记了时间。
晚膳时,蓝湛才想起来一天都没看见魏婴了。
“怎么今天朝政这么忙?”
范子安守着蓝湛,一天都没离开。
“这阵子,朝政的确会忙些,皇上这几天都会宣召朝臣到御书房议事。”
说着话的功夫,魏婴就走了进来。
“湛儿,我回来晚了,是不是饿了?”
“没关系,你一天是不是都没有吃饭?”
魏婴下午在御书房吃过点心,还吃了一碗粥,现在不是很饿。
“朝政太忙,哪有时间吃饭呢?恐怕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宫人很快就将晚膳都摆了上来。
“不可如此,你的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不可大意。”
蓝湛魏婴的碗里面加菜,就怕他吃的少。
“我在御书房吃了两块点心,没事。”
“朝政再忙,也要顾虑身体,如果你出了事,这个国家该怎么办?”
“不是还有你吗?国家由你主持,一定繁荣昌盛。”
“你是一国之君,还是要保重身体。”
魏婴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的话不对吗?”
魏婴非常为难的看着蓝湛。
“发生什么事了?这几日为什么忙的吃饭时间都没有。”
“有件事情我不知道该不该说,不告诉你又不对,可告诉你,又怕你生气。”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魏婴状似非常为难的放下筷子。
“你说呀。”
魏婴好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定一样从怀里面拿出了一本奏折。
“你看看吧,我实在是没办法了。”
蓝湛看到的就是蓝启仁辞官的折子。
“父亲为什么这样做?”
“岳父的理由是身体不好,需要静养,准备回家颐养天年。
可我没有什么合适的人接任岳父,而且岳父身体真的没到回家的地步。
很可能是这段日子,我们看着岳父喝药,岳父不高兴了,毕竟谁被人看着都不好受,岳父这样想也能理解。”
一番话说下来言辞恳切,话语之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奈。
“我现在实在是离不开岳父,可岳父非要回去不可。
今天朝政太多了,将岳父留下,就想着自己家人好说话,可岳父怀疑我有意将他留下。”
蓝湛拿起奏折什么都没说就出门了,方向就是蓝启仁的偏殿。
魏音稍微的等了一会儿才追上去,正好慢蓝湛两步。
“父亲,您为什么辞官?”
蓝启仁看着蓝湛放在桌子上的奏折,就知道皇帝又告状了。
“我身体不好,太医都说我需要静养,可你还让我为皇帝卖命,你孝顺吗?”
“父亲,您因为我们看着您喝药所以不高兴了。”
“我确实需要喝药,否则怎么能生出这么傻的儿子?”
蓝湛越看蓝启仁越感觉不讲理。
在蓝湛的记忆中,蓝启仁是个教材,是一个非常有规矩的人,家教也非常好。
蓝启仁知书识礼,早已是桃李满天下。
“父亲,您教导着我们要忠君爱国,可您为什么辞官?您不知道皇帝根本离不开您吗?”
“皇帝有离不开丞相的吗?皇上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蓝湛越发的觉得父亲不可理喻。
“朝堂上人才匮乏,父亲还要颐养天年,这就是不负责任,您已经背离了您的初衷。”
蓝启仁已经看见皇帝从外面走了进来,而且是慢悠悠的晃进来的。
蓝湛背对着门所以没有看见魏婴嘴角一丝得逞的笑容。
“湛儿,岳父在御书房一天了,还是让岳父早点休息吧。”
“微臣叩见皇上。”
“岳父大人快快免礼,都是一家人,这里也没外人,何须如此多礼?”
“礼不可废。”
“湛儿,岳父大人今天坏了,我们还是走吧。”
蓝湛非常生气地看着父亲。
“父亲,您越来越自私了。”
看着蓝湛失望的样子,蓝启仁特别不是滋味儿。
在儿子心中,他一直都是伟大的高尚的父亲,一直都是他们崇拜的人。
现在倒好,他的形象被毁的彻彻底底,而那个始作俑者正在自己那个傻儿子身后微笑的看着他。
蓝启仁就很纳闷儿,堂堂的皇帝怎么能做出如此卑鄙无耻的事情,然后还一副炫耀的表情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