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假如你提前知道要花3年的时间才可以考上清华,你是否还有勇气报考?

2021-05-11 12:04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李理嘉

录取院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信息艺术交叉学科(交互方向)

本科院系

三峡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


初试总成绩:396分

政治 |72分

英语一 |66分

680理论基础 |125分

 上机 |133分

2020、2021连续两年清华美院考研交叉学科

交互设计方向上机考试最高分

(2020年交互设计上机考试139)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道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无问西东》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主题电影

2018年冬天寒假集训营的时候,梦清组织全体师生去看清华题材的电影《无问西东》。从此,清华梦就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备考交叉学科三年,这期间有过无数次的心态崩塌。每当我内心有所动摇,自问为清华孤注一掷是否值得的时候,“无问西东”这四个字就会在我心头浮现。

未来不可预知,但如果你和我一样,有一个做了就不想放弃的清华梦,那么就请把勇往直前、无问西东的决心印在心里吧。

(手绘110 上机122)


备考第一年很迷茫,因为我放弃了本专业的视传,改考从未接触过的交叉学科。后来参加了梦清的寒假班,遇到了超哥(一位帅气与智慧并存的老师)。课堂上超哥和我们一起头脑风暴,探索和思考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设计有趣且具有落地性质的交互方案,这种氛围实在有趣又迷人。所以,尽管第一年成绩并不理想,也丝毫没有动摇我对交叉学科的热爱。


希望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学科,面对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考清华而考清华,否则很容易被外界所惑、为风险所缚,从而动摇决心。

(手绘117 上机139 总分393)


第二年上半年,我选择在一家创业公司从事UI/UX的工作,边工作边备考(我的发量因此光荣牺牲)。在团队里,我认识了许多大佬,有哈佛的学霸、麻省理工的程序猿和非常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在这里每个人都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也正因如此,我能接触和学习到的领域,从视觉设计、UI设计延伸到服务设计、产品设计,乃至编程。随着团队的项目慢慢成型,我对备考的方向也越来越清晰。


在下半年的备考过程中,我尝试将更多样的交互方式(如软硬件结合,体感交互,MR、VR、AR等)融入到作品里。同时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可落地的、有趣的,充满人文关怀意味的。当我把这些运用到考试中后,我的手绘有了进步,上机也拿到了不错的分数。虽然因手绘跑题未过线,最终没能进复试,但这一年我找到了正确的备考方向,从而为第三年打下了基础。

(理论125 上机133 总分396)


     迫于生活压力,“三战”仍是在职备考。因复习时间有限,于是前期我把文化课安排在上班通勤路上复习(早晚地铁各90min)。英语主攻单词、阅读,政治主要是看书、刷题。专业课则安排在周末和节假日复习,每一周完成一项作业(上机或手绘任选)。起初在我手绘上下了很多功夫,但九月底通知考试改革,手绘换成了理论基础,所以我只能暂时放下准备了五个月的手绘,从头复习理论。这种绝望你们懂得...


      十一月我辞职专心备考,主要任务就是梳理理论知识,完善上机作业,疯狂背政治大题,以及刷英语真题保持手感。辞职后备考的时间虽然只剩不到两个月,但正确的备考方向能事半功倍。我喜欢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所以尽管是冲刺阶段,每天也没有固定的复习安排,都是根据进度随时调整。大家备考时也尽量不要打疲劳战,充分的休息不仅拯救脱发,也能让学习状态变得更好。如果实在不能早起,就晚上多学点。如果熬夜脑子不转,就早起然后午休。我外婆常提醒我不要太在意一天学了多少个小时这些形式感的东西,而是在学习的时候要有投入的状态,保证复习的高效率,才能真的有收获。这一点与大家共勉之。

政治2020年 68分 /2021年 72分

    基础复习阶段:通篇详读肖爷爷的精讲精练,刷配套的1000题。不想看书就听听腿姐在喜玛拉雅上的带背30天。然后查漏补缺梳理不懂的知识点,形成较完备的知识体系。


    冲刺阶段:十月份会陆陆续续的出模拟卷,我把市面上有名的模拟卷基本都刷了一遍。如肖四肖八,腿姐四套卷,徐涛和米鹏的模拟题等。我大量刷题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手感,所以一天只做一套,然后复习错题对应的知识点。(PS:不要因为刷政治选择题比复习专业课爽,就一天做三四套,沉迷刷题无法自拔哈哈。要合理安排时间,节约用题~)。


    政治大题:每年都会有很多名师对大题进行押题,我选择年年迷信肖爷爷。其实押题要背的东西都是素材,在考场上还是需要结合材料进行作答,所以选择任何老师的押题素材来背都可以。只要熟背且结合材料作答,一般来说都会稳定在30左右的分数。


英语2020年 68分 /2021年 66分

    前期我是以单词复习为主,到十一月才开始做真题。考研英语就是得阅读者得天下,考研阅读有很多技巧,自己琢磨会花费不必要的时间,最好去上一些网课或线下课。作文复习我参考了晓燕的作文书,主要是学习大小作文的结构。考研作文有特定的格式(有点八股文的感觉),而且它占很大的分值比例,所以要和阅读一样作为重点来复习。


   我在本科阶段修过英语双学位,也过了专四,所以我盲目自信,对英语复习很大意。即没花太多时间也没有上课,结果就是分数没进步反而更拉垮(没错我就是妥妥的反面教材)。事实证明,即使你有很好的基础,也要花时间好好复习。因为除基础之外,考研英语有很多特殊的答题技巧,所以认真上网课或线下课,一定会有所帮助。


理论基础2020年手绘117/2021年理论125分

我的复习方向


   科目改革后没有任何参考书,也没有复习方向。好在梦清的老师们很给力的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资料,分析了可能的考试形式。接着我结合自己的考试经验,开启“预言嘉”模式:我发现曾经的交叉学科考试,无论怎么出题,都是希望学生能尽可能的发散思维。所以我认为单纯考理论默写的可能性不大,应该是更偏向理论的灵活运用。


      于是我从老师教授的知识点出发,积累了相应的案例,加入自己的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素材库。最后680的考试题是“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影响”,要求结合案例进行阐述,论点正确、论据清晰。我的素材库正好派上了用场。


日常的积累


      平时要尽可能多的关注清华交叉学科所做的项目、展览及老师们近期研究的方向。比如艺术与科学这个题目,就可以用到2019年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的内容,我在考试时也列举了其中的许多作品作为案例。


      交叉学科灵活多变,只有足够了解老师的偏好和专业方向的热点,多多积累,才能更从容的面对考场上的变化。

考试TIPS


         1.认真审题,不要跑题!划重点!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专业课一之前的考察方式是手绘快题方案,不需要论点和大量的论据支撑。因此会有同学没有认真看这次的考试要求,就将手绘方案文字化的叙述出来,没有准确的论点和论据支撑,造成跑题的后果。只要跑题,无论内容写的再好,都有不过线的可能。我第二年考手绘时,画面效果其实OK,但方案不太符合题意,就得了117分的跑题分(活该分)。所以无论什么形式的考试,切记看清题目,领会题意再作答。


      2.作为交互方向的学生,虽然是理论考试,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手绘表达。这样既可以帮助老师减轻视觉疲劳,也能让老师快速的意会你要表达的内容。

理论知识梳理|相关案例积累

上机 2020年139/2021年133分    

  连续两年交互设计上机考试专业第一

    我对上机考试的理解


       我本科是视传,也一直从事设计工作,因此上机有一定基础。但是基于几年的备考经验,我认为工作中的UI设计与考试要呈现的方案是非常不一样的。交叉学科的上机考察方向一直都更注重综合性、新颖性。除了界面设计本身视觉美感外,作品中还应呈现出丰富的交互形式、有趣的功能,最好还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情怀。

之前上机一直考察的是移动端界面,随着考生能力普遍提升,上机分数日创新高,所以改革势在必行。今年考察的是自助点餐机器人设计交互界面,这意味着考察智能硬件、多尺寸移动设备交互界面可能性越来越大,甚至可能会是多种界面形式的综合考察。



日常积累


       在之前的备考中,我已经有了一些作业雏形。所以这一年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积累想法、思维提升,以及多种交互形式的灵活运用上。

       大家平常可以多刷设计网站,把Pinterest、behance、dribbble当成下饭菜,多积累界面的风格、有创意的功能,乃至ppt的排版形式。


考试TIPS


       1.依然是最重要的,不要跑题。今年上机考试的题目有正反两页,有很多要注意的题目细节都在反面:例如表情界面要求有二级界面,画出交互流程等。所以一定要花时间仔细审题。


      2.只默写做过的练习作品,祈祷考到原题绝不是能得高分的方法。多积累想法,考场上灵活多变,切合题意才有机会获得高分。


       3.有人文情怀、结合时事热点的作品,更能脱颖而出~

日常上机练习|反复更改完善作品

初试过线只是拿到了入场劵,复试才是出圈的决胜局。复试准备的时间不如初试充分,但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却很大:笔试占40%,面试占20%,所以说复试决定成败也不为过。今年复试名单是3.12号晚上接近12点公布的,16号就要提交作品集,17、18号复试。时间紧任务重,非常搞心态...所以复试一定要提早准备。

2021清华美院交叉学科总成绩计算办法【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40%+笔试(满分100分)×40%+面试(满分100分)×20%】×10

作品集


      我觉得作品集是复试环节中展现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环。交叉学科的作品集百花齐放,大家可以充分展示本专业的作品,能和交互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相关的作品,可以在平常多积累,边做边完善。不要太完美主义等全部想好才开工,这样通常到最后关头都是草草了事。我作品集放了四个项目:本科毕设(书籍设计)、毕设衍生APP设计、疫情APP及服务设计、游戏设计。不同方向的作品更可以展现综合素质。


网络笔试


        今年的笔试要求是1h在8k纸上完成设计方案,题目是北京冬奥会,纸张和马克笔等工具自备。8k纸能画的内容不多,但也要尽可能多的呈现方案细节。另外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初试没有考核的手绘内容,在复试中遇见了,之前多年为初试准备的手绘表现经验这时候派上了用场。


网络面试


      正式面试的前几天会进行设备测试和资格审查,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因为设备的问题影响考试。面试需要准备的内容是:结合作品集的十分钟自述、英语口语以及政治抽题。往年还有专业方向的抽题问答,但是今年好像没有这个环节。


      十分钟自述是老师了解你的关键,所以在面试前一定要反复练习卡准时间。自述结束后是五分钟英语口语和政治的问答(如果初试考的小语种,那么口语也是小语种)。最后五分钟是老师提问环节,一般会问到考生本专业与交互结合的问题,还有作品集中的问题。所以还是那句话,作品集是重中之重。


       可能是因为复试人数较多老师也有些疲惫,整个面试过程中气氛不算轻松。所以面试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语调,做到逻辑清晰,保持自信。别一边面试一边揣摩老师的心思,搞得自己很紧张。虽然我面完也在胡思乱想,老师这么严肃是不是对我不感兴趣,但事实证明,只要做好了应该有的准备,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For Tshinghua University,a thousand times over.

    考研人都像追风筝的人,特别是考清华。在这段路途中总会经历无数次的焦虑、不安,甚至是自我怀疑。当这些负面情绪袭来,你可以这样想:既然要考清华,就要把自己当作清华的学生。像《无问西东》中的主人公一样,保有对理想的真诚,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感恩

    梦为努力浇了水,爱在背后往前推。

    感谢我的家人这三年对我的支持,特别是我可爱的外婆,在我每次失意时都给予我莫大的鼓励。还要感谢梦清所有帮助我过的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一路陪着我闯关升级,好在最终我能交上满意的答卷。最后还要感谢在考研路上遇见的小伙伴们,希望未来我们还能一起加油,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一起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很多同学考研

一上来就说“我要一战上岸”

可真相是

清华考研

跟普通学校考研真的不一样

它不是以考研时间效率为衡量的学校

近80%录取的同学都是二战三战甚至更多

(也有些同学是大二大三提前备考)

理嘉从2018年开始

连续备战三年

边工作边备考

一次比一次果敢

一次比一次稳健

这期间也有过无数次的心态崩塌

每当她内心有所动摇,

自问为清华孤注一掷是否值得?

“无问西东”

这四个字就会在她心头浮现。

未来不可预知,

她有一个不想放弃的清华梦,

如果你也和她一样,

有一个清华梦,

那么也请你把

勇往直前、

无问西东

的决心印在心里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初心;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梦想。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假如你提前知道要花3年的时间才可以考上清华,你是否还有勇气报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