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王夫人如何亲手养废三个儿子?鸡娃、啃娃、自私狭隘的超级男宝妈!

2023-11-04 23:09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今天说说王夫人作为一个母亲有多么的差劲。


《红楼梦》中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当家主母,她是一个平庸无能的女人,一个严肃冷酷的主母,一个悲伤失败的母亲。


她长相一般,性格木讷,心肠也不太好:明明是个大家闺秀,但文化水平却连贾母的丫鬟鸳鸯也比不上;明明是国公府里执掌中馈的主母,王熙凤病了她却玩不转了;婆婆贾母嫌她木头似的,丈夫贾政宁愿爱赵姨娘那种恶俗的女人也不喜欢她;她整天吃斋念佛,却先后逼死了金钏、司棋和晴雯,又私下里常做些弄权害命的事情……作者评价五十多岁的王夫人是一个“天真烂漫之人”,实在讽刺之极。


其实,这都不算啥!王夫人的人生中最失败当属在教养儿子方面,好好的三个儿子,都被她给养废了!哪怕有一个能被她养成功,她的人生也不至于那么悲剧。


一、长子贾珠:高压教育的悲剧,给王夫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首先来说一下王夫人的第一个儿子贾珠,还没上场就领了盒饭的天才少年,一直活在别人的台词里,但他的确是非常出色的一个贾府公子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揍,王夫人哭贾珠:“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然后李纨也哭,贾政也哭。


第三十四回,袭人提到贾宝玉也该让贾政教训教训,王夫人对袭人说:“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


由此可见,贾珠作为荣国府继承家业的二房嫡长子,从小就是被寄予厚望的。王夫人和贾政对他的教育方式保持一致,应该就是古代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那种严格要求。


贾珠又是一个学习上的好苗子,虽然身为贵族公子,但是一点也不像贾宝玉这样顽劣娇气。他既有天分又愿意勤奋努力,所以她的成绩非常突出。


贾珠十四岁就得了秀才的功名,把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校长——国子监祭酒李守中都给震惊了,所以才会直接把女儿李纨许配他为妻,甚至完全不顾及儒林的同仁们说风凉话,会笑话他攀附贾府的势力。


但是,很不幸的是,在古代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出于一些未知的复杂原因,贾珠不到二十岁一病就早逝了。


可能是因为学习用功太累了;也可能是因为他考了一次举人没考上,家里给的压力太大了,也可能是因为父母管的太严厉了,偶尔他想放松一下,就有了点什么花边新闻,被贾政恨铁不成钢给打坏了;还可能是他屋里的小妾太美,关上门父母管不着了就不知节制,身体虚弱了……


反正,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之前还有精力娶妻生子、背负全家族中兴希望的贾珠就这样说走就走了。


这一重大变故,给王夫人带来了致命的打击!王夫人觉得自己的人生都天黑了!辛苦培养了十几年的优秀长子就这样说没就没了!


贾珠之死,不只是王夫人很难过,贾政很难过,还有贾母也难过,那可是荣国府的长孙呀,考上了秀才的长孙呀,和国子监祭酒家联姻的长孙呀。


按照贾母在书中对贾宝玉的那种呵护,对贾政要求宝玉读书的反感,贾母当时很可能是把贾珠之死全都归咎于王夫人和贾政身上,责怪他们不该这样逼着孩子过于辛苦的读书考试。


二、溺爱、放纵、推卸责任,王夫人是终极“妈宝男”的亲妈


贾珠没了,王夫人回头就把目光锁定在她三十多岁高龄,拼命生下的小儿子贾宝玉身上。大号练废了,再练小号呗。


可是这个小号从小培养教育的路线就和他哥贾珠不一样,那时候贾宝玉才六、七岁,被贾母惯的像个小女孩一样,漂亮可爱,淘气顽劣。他既不爱读圣贤书,也不好好去上学堂,整天就喜欢在丫鬟堆里玩脂粉钗环,虽然他衔玉而生,自带祥瑞,是家族吉祥物,但只怕脑筋搭错了的家长才会指望这孩子将来能为官做宰吧。


王夫人大概是觉得贾珠那么优秀又有什么用呢?人一下子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所以王夫人在宝玉十六七岁之前,对他在学业上、生活上的要求很低,基本原则就是:健康没病,活着就行。


宝玉不爱读四书五经,只读他爱的课外书也可以;宝玉不爱去学校上学,那就可以不上;宝玉把家教先生给气跑了,跑了就跑了,贾政不找,王夫人就不催;宝玉爱和姐妹丫鬟们厮混,他高兴做胭脂就做胭脂,高兴梳头就梳头吧……


宝玉的老爹贾政出差三四年,宝玉天天不写作业光知道在大观园里疯玩,王夫人也不管;贾政要回来检查作业了,宝玉临阵磨枪补作业,贾母还没说啥呢,王夫人就担心宝玉“这一赶,又赶出病来”,众姐妹们忙表示愿意帮宝玉作弊,应付检查,王夫人听了表示非常高兴……


很多人认为贾宝玉不好好读书,都是贾母娇惯的,什么贾政一管宝玉,贾母就要疯了,还让贾政下跪认错等。这就是把贾母这老祖母溺爱孙子的常情个妖魔化了,事实就是除了金钏之死和流荡优伶那一回,贾宝玉被贾政打的厉害之外,日常贾政训诫或者轻度责打宝玉,贾母是不会找贾政算账的。


贾母真正的问题是把宝玉养在内帷,但从书中的情况来看,这也是贾母权衡利弊之下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改天咱们详细写一篇稿子来分析一下这件事,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只说宝玉养在内帷,贾政教育他的机会就少一些,而他的母亲王夫人应该对他的教养负主要责任。她王夫人作为贾宝玉的亲妈,荣国府的当家主母,除了打理内宅事务之外,她本就肩负着教养子女的重任。


可是因为长子贾珠管的太严厉了,后来造成了悲剧,给王夫人留下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


又加上她年纪大了,只剩下一个““秉赋柔脆”的儿子宝玉,女孩儿一般娇贵。丈夫贾政也不待见她,再生一个好大儿也不可能了。而且贾政偏宠的小妾赵姨娘,又赶着生了个庶子贾环,这样几方面的综合压力下,王夫人根本输不起了。


贾母可能也实在害怕贾宝玉再被王夫人鸡娃给害死了,尤其是宝玉每次生病她都要把罪责归咎到宝玉读书太辛苦上面,也是极为搞笑的。就看宝玉被马道婆算计那一回,贾母就骂赵姨娘道:


“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象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


贾母说这话的时候,王夫人肯定也是在场的,贾宝玉从小挨打生病不止一次,贾母这样的话说了肯定不这一次,可想而知贾珠当年死的时候,贾母曾如何责备过贾政和王夫人了。


王夫人和贾母的关系出现裂痕的关键可能也是因为贾珠之死,因为贾珠可比宝玉尊贵多了,也有出息多了,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贾母当年疼爱重视贾珠的程度未必在贾宝玉之下。


所以王夫人为了不再得罪贾母,不被贾母当面骂“淫妇”,更不让宝玉重蹈覆辙,把仅剩的小号报废。她也不敢再像逼着贾珠读书一样,去督促宝玉辛苦求学了。她是真的害怕,万一贾宝玉有个好歹,她辛苦这一辈子,连亲生女儿都送进宫里牺牲了,就真的是给贾环这个庶子做了嫁衣裳了。


王夫人不敢要求宝玉过于求学苦读,奋发上进其实并没关系,她本也管不了这些。这个事儿本就归贾政管的,还有贾母安排了元春、林黛玉、史湘云在宝玉身边陪伴成长。


宝玉不爱八股文是一回事,但他的文学天赋和才能还是不错的。贾政都是十分认可的,认为他“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


王夫人应该管的事贾宝玉的生活。王夫人管倒是管了,可是她管得跑偏了,根本就没有抓住重点。


《红楼梦》王夫人警告林黛玉、打骂金钏、撵晴雯,查抄大观园,连芳官、四儿这些丫鬟一并打发出去,把宝玉屋里看不顺眼的东西全部没收,看上去真是极为严格,比我高中时候教导主任查宿舍有过之而无不及,主打一个就是不让孩子玩物丧志。


可问题是王夫人对贾宝玉这种管理属于是“诈尸式管理”,放任多年,忽然严格一回有什么用呢?要是她早几年就经常来个突击式抽查,说不定都能把偷试的花袭人和贾宝玉堵在蚊帐里,在宝玉的枕头底下翻出基本什么禁书来,直接来个杀鸡儆猴,处置了袭人和茗烟两个,那多带劲,警示效果多棒!


可是王夫人不仅偷懒多年,甚至都从来都没想过,贾宝玉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出在他身上,他才是最主动的一个人。


她让林黛玉离宝玉远点别招惹他,却不管宝玉整天追着黛玉跑,一天给黛玉问安四五遍;她打骂金钏是个“下作的小娼妇”,但选择性眼瞎先撩拨金钏的人明明是贾宝玉;她认为晴雯是个狐狸精,撵走的芳官、四儿也都是清白的小姑娘,她们的骄纵任性,也都是宝玉纵容出来的……


可王夫人极度自信,她认为她的宝贝儿子是极好的,她看重的人也是极妥当的,贾宝玉可是她天上地下最好的宝贝。只要把她认为的女色威胁清理干净,宝玉身边没了那些她认为的漂亮女孩子勾引,有了贤妻、贤妾的辅佐,宝玉从此就可以清心寡欲,乖乖的按照她想象的规划,走上“正道”,从此发奋读书,科举做官,仕途经济,等宝玉生了儿子当了老爷,她就能成为下一个老太太了。


王夫人意识不到贾宝玉的问题,自然不可能帮助宝玉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别说让宝玉认错写检讨了,王夫人根本恨不得替宝玉挨打,还专门询问确认挑唆陷害宝玉的人,要把错误一并甩给别人去。这神逻辑简直就是终极“妈宝男”的亲妈,满心满眼都是那句话:“他还是个孩子啊,他有什么错!有错都是别人的错。”


比如金钏事件,宝玉这样“调戏母婢”的行为,再发展下去容易就是乱伦了,可王夫人也不过打骂撵逐金钏了事,宝玉溜了就溜了,直到后来金钏跳井自证清白,王夫人只顾着假惺惺的和薛宝钗唱了一场戏,给她自己遮丑,对宝玉也不过是不疼不痒的说了两句。


从这件事看来,王夫人不仅信佛是假的,连对封建礼教的信奉也不是真的,她不过也是利用礼教的人罢了。


金钏是她屋里的丫鬟,和宝玉互撩,王夫人不能反思她管理不严的责任,她有管教不严的责任,只骂金钏是个小娼妇,可是她却不想想,如果金钏是个“小娼妇”,她不就是老鸨子?若是金钏是黛玉的丫鬟呢?王夫人还不得当场疯了?别忘了贾兰的奶妈子只是因为长得好看就被王夫人评价为“十分的妖乔”给撵走了呢!


再说说宝玉在外面结交优伶蒋玉菡的事情。古代很多贵族男子都好男风,这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充其量就是宝玉还未婚,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会影响婚事。但是要命的是这个蒋玉菡他不是一般的小旦优伶,他是忠顺王府家戏的台柱子,忠顺王爷宠爱的人。


宝玉不仅在公共场所和他暧昧,搞得“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知道了他们的好事儿,宝玉大概还因为怜香惜玉,撺掇了北静王帮助蒋玉菡逃跑事件。所以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找贾府宝玉要人,宝玉害怕他说出“再说出别的事来”,牵连出北静王,把事情越闹越大,才不得不出卖了蒋玉菡。


而贾政之所以声势浩大的下死手打了宝玉一顿,除了要教训儿子学好之外,还因为他要撇清贾府的干系,不想卷入忠顺王和北静王之间的争斗中。宝玉一时的怜香惜玉犯糊涂,差一点连累家族得罪位高权重的忠顺王爷,很可能还是贾府的政敌,这可是大祸


王夫人后来肯定也知道这件事了,作为一个伯爵府出身的大家闺秀,就算她再不聪明、没文化,也该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但是王夫人除了从贾政的棍棒下哭着救了贾宝玉之外,也没有进一步教育贾宝玉半点,她跟袭人打听的时候关注点是有没有贾环的挑唆,“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哎呀这个眼界格局真的是狭隘的要命!


贾政打宝玉的屁股那么狠也没有打醒王夫人,她依然只知道贾府后院一亩三分地的刻薄宅斗脑小妇人,就算是贾环挑唆的,王夫人又能怎么样呢?她又整不死赵姨娘母子,上一次贾环差点儿烫瞎了宝玉的眼,也没见她有什么作为,无非是又是要拿探春出气罢。


这可真是要命了,她最爱的好大儿贾宝玉可是已经连续作了两个大死,作为母亲的王夫人既没有教导他,也没有惩罚他,更别提和贾宝玉好好的谈谈心,试图去了解一下孩子真正的想法,做进一步的疏导。要是贾宝玉没有主角光环,贾宝玉要是再整个什么幺蛾子出来,估计就直接领盒饭算了。


而王夫人此时除了关注贾环还听信了袭人的话,认为宝玉和林黛玉有问题,并且更搞笑的是她居然把教育和监督宝玉的工作交给了丫鬟袭人:“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袭人连字也不认识几个,她很多时候连贾宝玉在说什么都听不懂,大概也就只能给王夫人打打小报告了,说说哪个丫鬟要跟宝玉做夫妻了吧。她如何能保全贾宝玉呢?王夫人这个脑子,真是不知道在想什么。


面对宝玉犯错,还是贾政和薛宝钗的反应都比王夫人正常多了:


贾政说:“你们问问他干得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这话虽然说的很严重,但意思是对的。


薛宝钗说:“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这话虽然是强词夺理给薛蟠洗地,但贾宝玉他的确是“不正”啊。


王夫人但凡有贾政和薛宝钗的这点脑子,从小能好好教育引导贾宝玉,至少让宝玉出去流荡优伶挨这顿胖揍还差点儿拖累全家,宝玉挨打不能只怪贾政,王夫人至少有一半责任。


可是她长期以来对贾宝玉的溺爱、纵容和无底线的推卸责任,直接导致了他们母子之间互相不了解,也不理解。更别提王夫人引狼入室,把打死人命、无法无天、不学无术的外甥薛蟠一家子窝藏在家里七八年,还让宝玉和薛蟠兄妹天天厮混,她是真的不怕薛宝钗和贾宝玉作怪,也不怕贾宝玉被薛蟠勾引的坏十倍呀!也不知道谁给她的勇气。


总之就是王夫人的种种自认为是为了贾宝玉的好,实际上都深深的伤害了贾宝玉。后来贾府家业败落,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了,王夫人这个儿子又白养了,可是这怪得了谁呢?


三、打压、冷落、边缘化,王夫人用她擅长的宅斗技能毁了庶子贾环


虽然不知道该怎么把亲生嫡子教育好、培养好,但是她很擅长的用她专业的宅斗技能毁掉庶子的人生。


这个倒霉催的庶子就是贾环,他从一出生就是王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他生出来注定就是要和宝玉分家产的。


荣国府的蛋糕只有那么大,而且家业败落,资源变得越来越少。王夫人一边担忧宝玉不学好没出息,一边防范贾环能学好,太有出息,她实在是太累了。


眼看着宝玉整天厮混内帏,年龄越来越大,爱好也从吃丫鬟嘴上的颜值变成了大观园的手工化妆品美妆博主,王夫人都快急死了。既然贾宝玉学好不容易,那么就干脆就让贾环学坏吧。


王夫人作为肩负教养儿女职责的嫡母,对贾环这个庶子的好处全是表面功夫:一应的物质条件,丫鬟仆人配备、月例银子零花钱都按照标准给到位,别人可休想说她刻薄哟。但是想让王夫人监督他读书上进,为人处事那不可能,因为王夫人连宝玉都还没教好,怎么舍得教给贾环呢?


另外,贾环想要来自嫡母的关爱也是不可能的,正因为王夫人长期对贾环的忽视和鄙夷,直接导致王夫人屋里的丫鬟也都瞧不起贾环。


寄居贾府的薛姨妈一家子也瞧不起贾环,连丫鬟莺儿也敢和贾环吵架抢钱,还把贾环给骂哭了。


《红楼梦》第二十五中,作者着重描写了王夫人作为嫡母和贾环的日常相处模式,“王夫人见贾环下了学,便命他来抄个《金刚咒》唪诵唪诵”。


贾环和宝玉不同,他每天都要去贾府的家塾里上学,就是贾代儒教学的那个垃圾家塾。一来,这样可以讨贾政的喜欢,认为他比宝玉读书用功,二来,每年可以领八两银子的零花钱,三来,他可以借着上学的名义让赵姨娘多从探春那里抠一些零花钱给他。


但是古代放了学也是有家庭作业的,可是王夫人不让贾环写作业,而是一见到他放了学,就让他去抄佛经。


虽然贾环这样内心阴暗狠毒的人多抄写一下佛经,也是有好处的吧,但是贾环日常读书学习,将来是要考科举的,抄佛经对考试并没有什么用处。


这就是王夫人的险恶用意了,她让贾环把写作业的时间用来抄佛经,然后就没时间写作业,第二天先生要问起来,就说“我帮太太抄佛”经,先生也不能责怪。于是贾环就可以掌握一种可以偷奸耍滑,不写作业的好方法。


哪天贾环想偷懒了就说帮太太抄佛经了,反正体有没有真的抄佛经,贾代儒是不会每次都来问王夫人对质的,王夫人信佛大家也都知道。


这样一来,贾环的学业自然慢慢荒废,本来能考90分,慢慢的只能考70分,然后不及格。因为成绩不突出,贾政就不会特别喜欢他,因为总是偷奸耍滑,缺乏知识和教养的加持,就更加“形容猥琐,举止荒疏”,这不就衬托出贾宝玉长得好,气质好,会作诗来了。


另外,在生活方面,王夫人对自己的嫡亲儿子贾宝玉身边的女色严格管控,不惜手上沾上人命,背上骂名,得罪贾母,也要把金钏、晴雯、芳官、四儿撵走,更是防火防盗防黛玉。就连她深深倚重的花袭人,也不允许和宝玉先开脸圆房,觉得贾宝玉还小,怕耽误念书。


但是,当面对贾环的时候,王夫人双标的简直没谁了。基本就是放纵贾环耽于女色,王夫人身边的彩云和彩霞两个大丫鬟(可能是一个人),都和贾环都交好,金钏明明都说了贾环和彩云在东小院做好事,但是王夫人就像没听见一样,事后既不追究彩云,也不管教贾环。


前面说了王夫人的丫鬟就是贾政的丫鬟,贾政要是个好色的,随时拉过来就可以通房收用的。不管是宝玉还是贾环,和父母屋里的丫鬟私通都是不合伦理的。但是王夫人就是不管,放任自流,她可能巴不得哪天真的整出事儿来,贾政把贾环直接打死才好呢,没道理只打宝玉不打贾环嘛。


此外,彩云偷王夫人屋里的东西给贾环,连宝玉屋里的晴雯、袭人都知道,王夫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是她也不管。大概是她也不差那点东西,爱偷就偷,鸡鸣狗盗的习惯只会让贾环更加不成器。


就这样贾环学业一般,又不得宠,加上人物猥琐,偷奸耍滑,耽于女色,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吗?这种孩子长大了自然也没什么本事和大出息。考不上科举,也说不到什么好亲事,自然也就没什么竞争力和宝玉抢家族资源了。


到时候只随便给他娶个媳妇,分点资源一般的家产让他从荣国府里出去分房单过,就像贾芸、贾芹、的父亲一样,再混上几十年,估计就连荣国府里体面的奴才都不如了。王熙凤评价几个小叔子小姑子婚事的时候,已经几乎预示了贾环的未来:“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


到时候,贾环再也不能对二房家业的继承人贾宝玉的生活造成任何威胁,只有依附身为嫡长兄的贾宝玉求生存的份儿,赵姨娘还怎么嘚瑟的起来呢?


那么,王夫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嘛,事实证明,王夫人这一次差点儿就成功了,因为贾环是真的快要废掉了,当然这不是王夫人自己的功劳,而是贾环本身就不是什么好材料。


另外,没有要给贾母、贾政开脱的意思,只是这里重点分析王夫人。不管是贾府也好,普通家庭也好,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都不该成为母亲对孩子教育不当的借口,祖父母一辈再怎么疼爱,也未必能陪伴他走多少年,教育不当的后果更多的是孩子本人和做父母的来承担。



红楼梦:王夫人如何亲手养废三个儿子?鸡娃、啃娃、自私狭隘的超级男宝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