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9.3.3 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2023-11-03 08:3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3、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企业,各经济部门,各个国家不可能平衡地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竞争,必然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地发展:一些资本主义企业、部门和国家落后下来,而另一些则冲到前面去。在没有垄断的自由竞争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比较平稳的。当时,一些国家要超过另一些国家,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那时还存在着可以变成殖民地的广大的未占领的土地。经济实力发展的过程,也是夺取这些未被资本主义强国所占有的土地的过程。在那个时期,它们之间还可以不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没有导致世界大战。这是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

  英国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工业上的优势,挤掉了它的对手        荷兰,然后又挤掉了法国,确立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在19世纪中叶,它是向所有国家供应工业品的“世界工厂”,而所有国家则向英国供应原料和粮食,以此作为交换。185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是15%,而英国则为39%。至于德国,那末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作为工业国来说,它的实力同英国的实力是无法比较的。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情形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中,大不列颠的垄断地位崩溃了。这是因为像美国、德国,然后是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比它发展得更快。从70年代初开始,英国和法国发展得慢了:在1870年到1913年期间,全世界工业产量几乎增加了3倍,其中美国增加8倍,德国增加将近5倍,法国增加2倍,而英国只增加1.25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夜,德国在工业产量上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美国在世界工业产量中的比重,超过了英德两国的总和。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超过另一些国家,是由于技术的空前发展,生产和资本的积聚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发展。后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利用现成的技术进步成果,更快地发展着新的工业部门。同时,在“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则更早地出现腐朽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趋向。结果是一些国家跳跃式的发展,一些国家则迟迟不前。过去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分配状况,已经同新的力量对比关系不相适应。赶到前面去的国家就着手用武力来争取重新分割已经分割完毕的世界,来夺取殖民地。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大大尖锐起来,帝国主义的阵线削弱下去,帝国主义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

  帝国主义时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即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前提成熟时间先后不一)是有联系的。列宁说:“······无产阶级革命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的政治生活条件互不相同,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非常薄弱,另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则比较强大。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上层集团很薄弱,在另一些国家则资产阶级能够暂时分裂工人,如英国和法国就是这样。因此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1]

  列宁在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在帝国主义时代作用的性质的变化以后,得出结论:革命不可能同时在一切国家取得胜利,而是相反,革命可能首先在几个国家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这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得出结论,革命只能同时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内或者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情况起了变化。由于帝国主义矛盾加深和不同国家中革命成熟时间先后不一,就有可能首先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上打开一个缺口。

  生活完全证实了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正确性。


注:

[1] 《列宁全集》1956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8卷第103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9.3.3 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