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学入门书单

2023-03-30 22:45 作者:迷雾地上  | 我要投稿


书单思维导图

前几天有几个朋友给我发私信,说希望我做一期关于文学入门书的视频,也就是拉一下阅读清单,其实我对书单这个东西一直以来都很警惕。因为在我看来,拉书单无异于是把自己的阅读品味展示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基本就相当于是把自己扒光了给别人看,所以我还挺抵触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能有些朋友确确实实是刚接触文学,也是真需要一些参考,那如果是我来做视频,我还是希望尽量能给到这些朋友一些不一样的意见、视角以及看书的方式,反正有帮助最好,没帮助看个乐呵。


我自己其实也有看过一些读书博主做的书单视频,大多形式上都是我给你推荐谁谁谁,因为他写了什么什么,这本书能带给你什么什么,然后我再给你推荐一本谁谁谁,这本书又写了什么什么,又能给你带来什么什么,就怎么说呢,会让我觉得有点散。


读书是一个什么过程呢?我觉得一定是结网,也就是随着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加,最后肯定是会结出一张网来的,每个人因为喜好和感知的不同,最后结出来的网也一定不太一样,所以针对我前面说的比较散的那个点,本期视频我会更偏重书与书之间的关联性,不涉及什么小说内容简介,作家生平及作品风格这些,因为这些东西在我看来没什么必要讲,完全可以自己去搜昂。


又因为是做书单视频,但又不讲小说简介啥的,所以我给这期视频起的名字叫“粗暴”阅读,就是啥也别管,干就完了。



最后我再说一下读书的意义,我自己不是一个会在书里找什么人生意义的人,很多时候对大部分人而言,可能真应了那句话,就是读得太少,想得太多。


如果说一本书读完真的让你觉得自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其实无外乎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你的人生到了顿悟的那个阶段,而这个时候又恰好出现了这本帮你推开顿悟之门的书,于是就产生了神奇的反应,不过这样的时刻真的太少太珍贵了,可遇不可求。


另一种情况就比较残酷,如果读完书,立马觉得整个人都不一样了,那很大的可能是因为你刚开始读书,所以这种感觉会来得格外的强,但随着阅读的进行,这种感觉只会越来越少,而且从每本书里汲取的并且可以内化为你人格的一部分的那个东西也会越来越少。


但这个少不是坏事,正是因为这种感觉少了,才不得不逼着你去进行更广泛的涉猎。


读书恰恰是这么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要指望看个三五本书就怎样怎样,也别相信那些告诉你看完这本书你就能如何如何的人。工具书就不提了,但是在文学这块,还是要少一点功利的看法,享受阅读才是最关键的。


如果对刚入门文学的人有什么想说的,我其实就一句话,放弃那些什么狗屁意义,先读了再说。


读到某个阶段,你慢慢就会发现,从来都不是你去书里找意义,而是意义会自己主动来找你。


本期视频所选的基本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书和作家,对有阅读经验的人来说参考意义不大,如果有觉得哪里不够好,大家可以评论区补充完善,我们一起来结网。


首先第一部分,我选了以下这么几本,也是我认为的可以用来做入门的地基之书。


说是地基,其实就是打底,如果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看文学,这部分可以试试。


大概扫一眼就能发现,这些书全是文学榜单上的常客,而能成为常客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写的确实好,第二是大家都能看得懂,这里的懂,倒不是说文本意义上能吃多深,而是最基础的故事模型大家都能看明白,因为能看明白,评分和喜欢的人就多,人一多,自然就会经常出现在各种推书榜单上。


但我选这部分书,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书在阅读的路上,都不太能绕得开。


我就拿第一本书《月亮与六便士》举例,这里说的绕不开,倒不是说这本书多么伟大,多么开宗立派,多么具有文学史意义,就仅仅是因为文学和别的形式的艺术分不开,你在这里遇不到这本书,但是后面如果你开始了解绘画,了解西方美术史,你会发现到后印象派那里,高更这个人你绕不开,那当你想了解高更的时候,这本书就可以当一个有趣的番外来读。


下面这十多本书,大多都具备这个性质,就是你或早或晚总归会碰上,所以不如前期就直接拿下,不仅可以给你的文学阅读之路先铺上一层不错的底色,而且在阅读这些书的过程中,也可以慢慢体会,好的故事,好的对话,好的人物形象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俗称培养文学的语感。


第二本,《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也是大名鼎鼎的书了。想聊个书外故事。


西尔维亚·比奇手里有一本《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这本书的扉页,记录了这么一幅小画,是菲茨杰拉德亲手画上去的,在画里,一群人正在共进晚餐,桌子的左右两边,有两条美人鱼,其中一个是比奇,另一个是比奇的搭档,画面的中间,有一个跪着的人,那跪着的这个人,就是菲茨杰拉德自己,他在面向谁跪着呢?就旁边这个带着眼镜,头顶光环的,这人是谁呢?这人就是写了天书《尤利西斯》的詹姆斯·乔伊斯昂。


然后在这个场景里,菲茨杰拉德问了乔伊斯什么呢?就是下面这句,“先生,成为一个伟大的天才感觉如何?”


这画我每次看到,都觉得,真的太可爱了。


所以有兴趣的,也可以从这条线去看看乔伊斯的书,看看让菲茨杰拉德都为之下跪膜拜的作家的作品是什么样的。


然后再聊聊西尔维亚·比奇这个人,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出版商,也是莎士比亚书店的创始人,前面说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天书《尤利西斯》,正是由比奇出版的,海明威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也是在比奇的鼓励下出版的。


她的莎士比亚书店,在巴黎的文学生活中举足轻重,尤其是在20 年代,她的书店是外籍作家的聚集地。安德烈·纪德 、保罗·瓦雷里、儒勒·罗曼斯、格特鲁德·斯坦因、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经常光顾这里。


边上这幅是跟乔伊斯对话,上面这幅是跟海明威在书店外。


回到书单上来,第三本就是海明威的书,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聊关于鸟的尺寸问题,也挺有意思,对作家八卦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来看。


下面这些什么《麦田里的守望者》,《小王子》,《少年维特》,《傲慢与偏见》,反乌托邦三部曲,以及加缪,卡夫卡,陀翁,托尔斯泰这些,这都不过多介绍了,因为实在太有名了。


就算不看,我估计这些书的书名也都听烂了。


第16个这里补了一本《都柏林人》,也是短篇小说里最上乘的作品,从刚才菲茨杰拉德的书外故事那里延伸过来的,可以跟着一块看了。


第二部分,我挑了四本关于欲望还有情感的书,也都不难读,但这几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你在读的时候,千万不要拿现实道德来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其实上一个书单的第一本书,《月亮与六便士》,你在读的过程中,基本就会产生文学作品与现实道德三观的强烈碰撞,这个东西你自己去处理,自己去理解昂,如果说上一个部分能读完,到这块,你还在用现实的道德去批评文学的话,那我的建议就是,还是别读了,可能你确实不适合看书。


这几本,尤其是前三本,可以从作家这里延伸阅读了,福楼拜的可以补一下《萨郎宝》,毛姆的可以补一下《刀锋》和《人性的枷锁》。


然后是茨威格的著名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在这本书的第2章,第4章,和第11章,茨威格分别描写了歌德、陀翁、托尔斯泰的人生重要时刻,从这里就可以补一下歌德的《少年维特》和《浮士德》,陀翁的《罪与罚》《死屋手记》,还有托尔斯泰的一些作品。其实这几本就和前面的地基之书对上了。


不见得非得说一股脑把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看完,这样穿插着看,也不是不行,至于谁先谁后,看个人喜好。


然后茨威格的其他书,如果喜欢上了茨威格的风格,都可以找来看看,《玛丽·斯图亚特传》和《断头王后》都不错,茨威格写传记,我的评价就是金句制造机。真的不愧是传记之王。


上面这两份书单,除了《动物农场》和《变形记》在故事形式上比较特殊,其他的那些,都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理解的讲故事模式,即人称视角要么固定,要么时间总是呈线性从一处到另一处。


那接下来的这几本,可以换个口味,开启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了,即叙事结构之书,看看一个故事,是怎么五花八门地被作家叙述出来的。


第一本,这里就迎来了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马尔克斯。很多人一提到马尔克斯,第一反应就是《百年孤独》,其实《百年孤独》可以稍微往后放放。想看老马的书,完全可以从他28岁写成的处女作《枯枝败叶》入手,一个多视角不停切换的中篇故事。我当时看的时候,真的在感叹,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真的太会讲故事了。


老马的书可读性和阅读的快感非常强,但太多的人,尤其是没什么阅读基础的,一上来就奔着《百年孤独》的名声去,大部分可能都铩羽而归了。


所以还没接触老马,或是想重新认识这个伟大作家的,可以先试试《枯枝败叶》,然后右边我又补了四本,同样也是非常精彩且相对易读的。


老马可以说是我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学会写小说,就是从认识马尔克斯开始的。


《海边的卡夫卡》其实也不错,然后是前面提到的《变形记》,再往下,《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这本就有点上强度了,而且也不太热门。


科塔萨尔的《夜,仰面朝天》,小短篇,几分钟能看完。


再往下,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之作《铁皮鼓》,那四叔的粉丝应该不陌生,粉丝牌牌就是这个。


再往下,同样的旷世杰作,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加丽塔》,有些人认为这本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这部分书单的最后一本,放的莫言的《生死疲劳》,莫言是一个能把叙事技巧玩出花来的人,就单从技巧上来说,莫言的叙事能力也是世界作家中独一档的,就真的是那种让人绝望的才华。但是文风上就是大开大合,狂起来的时候,那个气势是能吞人的,让人血脉喷张,甚至会让你觉得,莫言好像要收不住笔了,然后你再读几段你就发现,不是好像,是莫言就是收不住笔了。如果说哪个作家的作品让我觉得有那种极其狂野的生命力,所有的力量都是往外炸的,除了莫言,我想不起第二个人。这种风格带来的影响,就是爱的人爱的要死,而接受不了的人,可能读到一半,就实在顶不住了。


和莫言截然不同的,也就是在狂野对立面的,我倒觉得是苏童,很多年前我刚读苏童的《妻妾成群》,并且也没有了解苏童的简介时,我一直以为这是个女性作家,大概过了能有半年,我又一次接触到苏童的作品,我才知道,这原来是个男的,当时还挺震撼的。


回到书单,这里的《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铁皮鼓》《大师和玛加丽塔》如果能看下来,那再看《百年孤独》就没什么阅读上的困难了。反之亦然,如果读《百年孤独》没有障碍,那这三本也不太会难为你,反正不管从哪头开始,这步总得先迈过去。


然后下一书单,就可以入手《百年孤独》了。


《百年孤独》往上追,可以补一本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鲁尔福作品不多,顺便再补一本《燃烧的原野》。


回到《百年孤独》,八九十年代,盗版的《百年孤独》在中国掀起的那一股文学热浪,首先就辐射到了以下三本书,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兄弟》和陈忠实的《白鹿原》。


《红高粱》和《生死疲劳》看了,可以再补一下《蛙》和《丰乳肥臀》,莫言实在太高产了,除了这四本外,还想看啥,自己看兴趣挑吧。


余华这里也不过多介绍了,早期的《鲜血梅花》可以补一下,没在大陆出版的散文集可以补一下。然后《第七天》这本书,有几本可以比较着一起看,但这里说个私心话,《第七天》是非常不合格的一本书,甚至称为余华最垃圾的作品我觉得都不为过,但我们评论一个作家,要看他的上限作品,所以《第七天》就可读可不读。想看的话,有这几本可以跟《第七天》一起看,在死人视角下,可以补方方的《风景》,亡灵世界视角下,可以补前面提到的《佩德罗·巴拉莫》,然后从社会新闻这个角度,可以看一下勒克莱齐奥的《飙车》。


马尔克斯看了,其他三位拉美文学爆炸的主将也可以看,这里就拣几部代表作过一下,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同时补一下莫言受此篇影响而写成的《售棉大路》,科塔萨尔别的作品包括《万火归一》《动物寓言集》等等,前面还提到他的短篇,《夜,仰面朝天》,我相信看了也就爱了。


然后是略萨的《城市与狗》,也是前面提叙事结构之书里提到的,这本书可以跟黑塞的《在轮下》一起看,前者的故事发生在军事学校,后者的故事发生在一所寄宿学校,《在轮下》比较好读。


黑塞常常让我觉得,他可能是一个人人都会喜欢上的作家,黑塞小说最大的魔力,就是读的时候,能让人心静,所以也无怪乎他被称为年轻人的导师。右面列这几本,阅读难度依次增加,前三本容易,用来做文学入门书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黑塞的书我倒不推荐一股脑全读完,总的来说,黑塞探讨的东西,在每本小说里都有相似性,而这个相似性的占比,远远大于其他作家写就的不同作品,所以一股脑把黑塞看完,可能会腻,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因为我当时就是一股脑把黑塞的小说全看了。


第四个,富恩特斯的两部短篇集,阅读难度较《阿尔特米尔·克罗斯之死》容易得多,这两部短篇集风格上呈现阴郁,神秘的色彩,可以粗粗搭配恐怖伊恩的作品,没什么联系。


然后再回到上面莫言、余华这儿,再补充几位现当代作家作品,这里先说一下现当代概念,传统分法,就是从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起,到1949年建国止,为现代,49年以后,为当代。


当代这块除了前面提的苏童,再补充三个,但其实三个远远不够,像残雪,金宇澄,王安忆等等等等,太多了,但当代这块离我们近,又是自己的语言系统,了解起来会比较快,就不过多讲了。这里就补了一下阿城跟王小波,阿城的三王,总是让我莫名其妙的会跟卡尔维诺的祖先三部曲想到一起去,我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反正这里有兴趣的可以把卡尔维诺补一下,而且卡尔维诺,也是王小波非常推崇的一个作家,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是先接触的小波,然后才接触的卡尔维诺。王小波也不过多讲了。


当代这里我又加了闫连科的《受活》,因为我就是觉得《受活》里的部分情节可能是受何塞·多诺索《污秽的夜鸟》的影响,《受活》比较好读,故事也很荒诞,但《污秽的夜鸟》这本书难度就很大了,大的有点离谱,感兴趣的可以挑战一下。这里加多诺索这本书,主要还是想从智利这里再补上一位大作家,也就是罗贝托·波拉尼奥,起步非常晚,40岁开始写小说,但写的一本比一本牛逼,《2666》更是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小说,我真觉得一点都没过誉,尽管21世纪还没过完。


再往上,最后补一下现代文学,从1917年到现在的此时此刻,如果说中国文学在这段时间里哪段最迷人,我真的觉得就是五四和八九十年代了。


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白话文刚起步,就没诞生长篇作品,有名的全是短篇。


再一点,整个现代文学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是三十年,那对这段时间里诞生的优秀作家,其实直接列人名,反而方便些,鲁郭茅巴老曹太响亮,除他们几位,下面这些作家也各有特色,就不一一念了,有兴趣的自己截图保存,自行搜索,右边是挑了一些很值得一读的作品,像郁达夫的《迟桂花》,《茫茫夜》,许地山的《命命鸟》,更有名的像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这些都是中国现代文学这棵树上结下的硕果。


到这儿书单也就列完了,其实一期视频不可能什么都照顾到,但大部分适合文学入门的书,也大差不差的都涉及了,细心点会发现,我的这个书单,重头就比较偏拉美,像日本文学,就没怎么聊到。


不过随着自己阅读体系的建立,自己的文学网会慢慢把那些没讲到的作品网罗进来的,需要的只是时间以及踏踏实实戒骄戒躁地读下去。


最后就还是视频开始前的话,书单聊胜于无,对想入门文学的朋友有帮助最好,没帮助权当图一乐。


文学入门书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