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玩家失去自信力了吗?

最近几天碧蓝航线与拂晓胜利之刻的瓜,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如果有不了解的,我在此为这些观众简单介绍一下。在3.23号的版本更新中,碧蓝航线所有铁血阵营的舰船的名字进行了紧急修改,官方在此之前没有与玩家进行任何的沟通,相关公告更是在更新前一天才发布。按照以往的经验,擅长光速滑轨认错的碧蓝官方很少进行类似的操作。但也不是没有过,包括但不限于限时皮肤上架时间从七天变三天,从三天变一天。而这次,很明显也是类似的情况,要么被上面注意到了,要么被人恶意举报了,所以碧蓝航线官方被迫进行了紧急修改,大批铁血舰船被更换成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名字。比如Z23变成尼米,u-37变成优米娜,欧根亲王变成萨沃伊亲王,格森诺瑙变成奥古斯都,但奥古斯都变成奥斯特雷德。

可以佐证这一推论的,就是3.30号碧蓝航线新发布的公告。同样的紧急更新,同样的提前一天发公告。许多碧蓝航线玩家关心的内容,戒指,角色,皮肤,都遭到了全面的修改。在这些牵涉到所有玩家根本利益的游戏内容都被迫修改后,在3.31号碧蓝航线更新后,一股新的退坑潮将不可避免的到来。
于是大批的玩家将矛头对向了同题材的舰娘游戏,拂晓胜利之刻,并通过各种方式得出了是拂晓恶意举报了碧蓝航线,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在此,我不想辩论这点是否属实。抛开这点不谈,我们可以发现,拂晓这款游戏的质量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换皮,低质量,重氪金,甚至国服的保底是日服的两倍还多。光这些因素,就足以让一款二次元手游被玩家打入冷宫。可拂晓还没死,甚至在整整装死了一年左右之后卷土重来,并且没有对上述游戏内容进行任何修改。这已经不能说是傲慢和吃香难看了,捞波钱就跑这五个字几乎已经写在了游戏的图标上。在这样的前提下,拂晓被部分碧蓝航线玩家质疑发问,是不是碧蓝航线碍着你们赚钱了似乎也情有可原了。
但真正引爆玩家愤怒的,我个人认为还是拂晓官方不痛不痒,不嫌事大的态度。首先是发了角色背黑锅的表情包,其次连续六天给玩家发600钻石,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的删评控评。在3.28发了一纸公文,来表达自己的清白。但可笑的是,落款的公章竟然看不清编码,请问这份声明真的有法律效力吗?公文中第一句话提到的高质量服务和重视玩家意见又在哪里体现呢?最后,当碧蓝航线3.29的更新公告发出来之后,玩家发现,自己与舰船建立更加深厚关系的关键道具誓约之戒被更改成了永恒礼盒。而这个道具在游戏中的价格正是600钻石。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可在这么多buff的加持下,拂晓依旧选择了装死,它是真的觉得玩家太笨了不会将这些内容联想起来吗?不是的,只是它在捞钱的道路上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所以觉得已经没必要在玩家身上浪费精力了。
碧蓝航线与拂晓的瓜解释清楚了,但我想说的才真正开始。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于国产游戏的期待一年胜过一年。作为经历过换皮大战那个年代的人,在头部手游像fgo,小冰冰传奇,阴阳师之下,有着数不胜数的换皮手游在整个市场上撕扯混战。它们的玩法没有新意,角色也全是换皮,只有定期的更新能展示出一定的游戏制作力。它们背后的公司在商业竞争上使用手段的恶劣程度,更是远超现在部分玩家的想象。但即使经历了那样黑暗的年代,中国依然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从早一点的崩坏3,明日方舟,闪耀暖暖到最近的原神,深空之眼,战双帕弥什,第五人格,无期迷途。中国玩家似乎已经有了一批足以与国际知名厂商制作的游戏,在同一个赛道竞争的游戏产品。
虽然单机游戏的发展依然缓慢,但国内厂商制作游戏的理念也早已从换皮手游变成了如今的质量至上。可碧蓝航线的变故却让我开始质疑这一点,让我觉得这些高质量的游戏似乎只是昙花一现,是中国游戏市场上成片出现的黑天鹅,在短暂挥舞翅膀后,就将在冷冽的秋风中离开,去逃离即将到来的寒冬。回过头来看最近几年,对海外游戏的代理始终没有听过,这让我更加笃定,中国的游戏市场很可能没有未来。因为这依然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只是被成片出现的黑天鹅短暂的压制了下去,进而呈现出一片游戏大繁荣的景象。只要遇到一个契机,市场的本来面目就将展现在眼前。资本永不眠,只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会短暂的蛰伏起来,等待更加良好的时机,给每个轻视它的人来一记重拳。

这样的景象让我无比向往一本名为《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的网络小说里面所描绘的世界。那是一个没有换皮手游的世界,有官方平台把控游戏的质量,只要是有新意,有优秀设计的游戏,都有可能在那里获得发展起来的机会。整个市场呈现出良币驱逐劣币的景象,向拂晓这样的游戏在那里多半是活不下去的。但现实就是现实,作为一个人微言轻的玩家,我也不具有改变这样现实的能力。我发声只是因为我不能接受中国的游戏市场,重新回到那个各种换皮手游混战的黑暗年代。我发声只是因为我想对中国的手游抱有信心,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就能在应用商城和各种游戏平台上找到心仪的国产游戏,不必去强求外人。我当然不是说要抵制外国游戏,我只是痛恨那些趴在整个中国游戏市场上吸血的无耻之徒。他们榨干了这片空间的活力,让体量小的游戏难以存货,让体量大的游戏只有那么几个。如此极端的市场终究是要灭亡的。当所有玩家对其丧失信心的那一刻开始,世界上就将再也没有中国游戏了。有的只是公司名+游戏。其中部分公司的主要游戏产品,甚至还是对国外游戏的代理。
在看到这样可能性之后,我作为一个玩家是在对中国游戏丧失信心的。我当然不想失去这份信心,在b站up主井号5467对碧蓝航线最新活动的投票中也投了十分,只是希望碧蓝航线能挺过这一轮秋风,并在某一天重新振作起来。但那占据了35.38%的0分,让我分外难过和失望。我不强求每个人在关键游戏内容被大改之后还能无怨无悔的坚持下去。我只希望大家明白,这场变故的起因不是游戏和其背后的厂商做错了什么,只是在大环境下他们无能为力罢了。只是我会坚持下去,为那些我心目中的游戏厂商贡献一点热度,一点日活,一点流水和一点点言论上的支持,以求我描述的那个未来,能够慢一点到来。
希望每个玩家还记得自己最喜爱的那个游戏的下午,和在漫长时间中与游戏中国角色建立起来的深厚的羁绊与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