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2023-08-26 15:18 作者:古月囗玉水州  | 我要投稿

随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不断变好。总体上呈现出房子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居住环境由肮脏到清洁,由落后到先进的趋势。 在80年代,农村老百姓居住的房子以土坯房为主,只有一层,有大厅和住房两个房间,住房又会用布隔成两三个小房间,建筑材料为红砖。睡觉时一家人挤在一个床上。厕所被称作茅房,是一个挖有大坑的小房子,与居住的房子略有距离。排泄物被拉到大坑中,之后被用作肥料。人们在上厕所时要忍受排泄物的臭味以及虫子造成的恶心感。各家门前都有一条小河,河水十分清澈,是当时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当时已经通电,但会有不定期的停电。居民们拥有了电器十分少,只有两三个电灯,一把电风扇,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大多还会另起一栋作厨房,做饭方式是用砖头的一个灶台,台上放大锅,台下有洞来放树枝生火。门口的路是黄泥巴路,下雨后泥泞不堪。 进入21世纪以后,改革开放的成果逐渐汇集了农村,再加上农村人民的艰辛奋斗,农村居住环境逐渐改善。原先的土坯房被推倒,新的两层居民房被修建。墙内刷上白漆,墙外用石灰掩盖住红砖。房子变得更加坚固,整洁,宽敞。由于农村地广的优势,厨房仍然是单独成栋,位于楼房的后面。做饭时使用煤气,但因为各种原因仍保留了柴火灶。厕所作为房间并入了住房中,并联入了下水道,人们不用再忍受排泄物的臭味。自来水和饮水机走入了家家户户。稳定的电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电器的种类增多,彩色电视机,手机,都在慢慢地普及。黄泥巴路被换成了水泥路,两边也装上了路灯。 在 二十一世纪10年优,经济持续发展,务工的需要和追求生活的便利导致年轻人们开始放弃直接居住在农村,而是在邻近的镇上买房。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智能电视机,净水器,电脑慢慢出现在镇上的房子里。农村的房子则留给家中的老人居住,使镇上少了很多人烟。在老人去世后,这些房子就闲置了出来,无人问津。 从80年代,00年代再到10年代,现代中国农村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近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政策导致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且乡村振兴把发展成果充分分享给农村;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民发挥勤劳肯干的优良品格,使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我相信在各方努力之下,未来农村的居住环境会更好。但同时农村年轻人大量流失,农村只有老年人居住。这种现象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