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梦想成真,幸运降临——南开日语口译初试复试总分三项第1上岸经验|2023年日语考研经验

2023-08-26 15:18 作者:瑞译学苑-MTI及CATTI日语  | 我要投稿

——羊驼驼

通读完文章,简单聊两点。

①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想清楚“手段”与“目的”,不能将两者搞混。

比如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结婚的目的,我不敢说是“提升生活质量”,但至少不应比自己单身时过得差。说回学习,做笔记本身不是目的。

羊驼驼(本文作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记忆和回顾。所以我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做很精美的笔记(注意定语是:花太多的时间)。

我的建议是,笔记做到自己能清晰地分类并回顾即可。尤其是越往后,资料越多,时间越少,更没有时间去弄很精美的东西了。

②羊驼驼说她参加了各种比赛,都没有什么结果。

一方面是她还有提升的空间。一方面是,这些比赛其实运气成分很大。如果大家有好的成绩,当然可以高兴。如果成绩不理想,也不用太在意。我从2020年就开始指导这类比赛,有些学员的译文最后定稿时都是一个档次的,但最后的结果是有人拿了一等奖,有人二等三等,还有人没拿奖。

主要是,这类比赛参加者较多,评阅老师没有时间细看。而且应该是分给很多老师看(比如一位老师分多少份),每个人都有其主观性。比如我之前听翻译讲座,有的老师认为俳句译为“汉徘”较好,但在另一次的讲座中,有的老师则认为“汉徘”的韵律不是很好,还是翻译成中文古体诗比较好。所以参加这些比赛,我们只需要最好自己就行了。

最后说一下,羊驼驼和我进行过一次模拟面试。她的表现非常好。希望她在南开,能有新的收获。

唯斯

1.写在前面

回望我自己的考研历程,我个人觉得是幸运到不能再幸运了。其实考南开是一个比较仓促的决定,我大三的时候想考上财的日语笔译,但是看了一下上财的学费以及考虑了一下上海的消费,感觉会给家里面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而后转而想考中海洋的日语语言文学,觉得青岛有海(住在大山里的孩子真的最喜欢海了!),而且中海洋还有林少华老师等日语大佬,感觉如果能上岸的话应该会学到很多东西。

但是在备考过程中觉得学硕要准备的东西很多,且我的英语非常烂,背了2个月单词感觉自己实在不是那块料,加之8月份爷爷去世,整个人的心态情绪都非常糟糕,一度学不下去。我是贵州人,我妈妈当时看我状态不好劝我考贵师大,但是我个人真的不想回贵州读书,所以带有一点赌气的成分,最后选择报考南开。

2.个人情况

本科是东南地区的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211,绩点3.6/4,专业排名8/42,成绩一般,与保研无缘。日语方面,N1 150分,大三的时候尝试考过一次三笔,但是翻译实务59分没能通过。

然后参加了一些作文演讲翻译的比赛,有笹川杯“品书知日”作文比赛三等奖,中华杯日语演讲比赛华南地区三等奖,CATTI翻译比赛初赛二等奖,以及其他一些学院的比赛奖。总的来说,我的基础一般,翻译也不太行,沪江杯、人民中国、CATTI的翻译比赛都参加过,都没有什么结果。

但是当时练习中华杯演讲比赛的时候,和外教练习了近一个学期,保持着一周3次,一次2-3小时的练习频率,让我对后面报考口译积累了一定的信心。结果非常幸运,初试成绩404分排名第一,复试94分排名第一,总分86.08总排名第一。南开录取总分计算是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今年录取12人+1个少民骨干计划

3.初试

备考政治(75分)

使用资料:徐涛政治强化班、肖秀荣1000题、肖四肖八、腿姐技巧班、腿姐冲刺班、腿姐模拟四套卷、腿姐30天70分计划、腿姐背诵手册、腿姐整理的时政及最后预测9页纸、b站大牙考研、苍盾政治刷题小程序

备考:我是7月中旬大三期末考试完了之后开始看徐涛的强化班,但是我高中是理科生,最开始看的又是马原,所以即使是涛涛也让我对政治提不起兴趣,看视频课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加之8月初爷爷去世回家奔丧,其实是差不多8月28号才正儿八经的开始学。每天晚上看2个小时。

但是在学习的时候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看完一整章,比如说看完马原一整个部分,毛中特一个部分再做1000题,但是发现到做题的时候已经把看的知识点忘得差不多了,友友们一定要吸取我这个教训,最好是听完课就要做题,做完要花时间复习。10月上旬我把徐涛强化课看完了,但是迫于时间我只看了马原、中特和史纲,然后开始看腿姐技巧班。腿姐真的是救了大命了,腿姐的授课风格非常的“活泼”,开2倍速看感觉她像是在骂人。

我看政治都是晚上10点左右看,这种授课风格就会让我注意力高度集中,我看她的技巧班不仅学到了做题技巧同时巩固了之前的基础知识。但是有个缺点就是腿姐一节课时间很长,时间不够的友友可以选择性观看。

10-11月我完全就是跟着腿姐走的,看腿姐技巧班,听腿姐30天带背,背腿姐背诵手册。但是我整体的进度是偏慢的,11月肖八和腿四出来的时候,我的肖1000题第一遍还没做完,但是我一点都不慌,把日语复习的时间让出来,全力做政治。用苍盾小程序刷题比较快,大概一个星期多刷完肖1000题,然后我又用小程序花一个多星期做了腿姐出的题,差不多也有1000多道。两个1000多题刷完之后才开始做肖八和腿四,做完之后复习错题。

12月18日后我才开始背肖四,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那天考专八(眼泪掉下来),所以我背大题的时间非常紧张,再加上肖爷爷之前在网上说今年的肖四很好背,我就没太在意,开始得很晚,最后背得非常痛苦。大题背诵我也有犹豫是继续跟腿姐还是背肖四,但是基于肖四的赫赫威名,还是选择背肖四。

准确的说是肖四和腿姐的结合,就是马原的部分我背的是之前腿姐手册里面的所有原理,中特史纲部分背的是肖四,思修背的是腿姐,最后一个大题没有背,因为实在是背不完了,太痛苦了,就考场上现编了。

综上我自己的经验是

①肖1000题不用刷2、3遍也可以,肖1000题偏基础,腿姐的题有点怪和难,做这两个可以互为补充。

②刷选择题可以用小程序刷,有个好处是它会把你错的题目挑出来整理成错题集,一定要重新做错题,复习错题,不然刷再多遍1000题也只是感动自己!错题考的知识点回背诵手册上去找,用索引签标出来,常错的地方做好笔记,搞清楚自己为什么错了,容易混淆的记忆点编一个口诀让自己记住。

③分析题的背诵,特别是马原部分,我真的推荐跟着腿姐背,腿姐强调每个原理都有可能考,所以11月就可以跟着腿姐把马原部分背完,会节省很多时间,同时腿姐“点默析”答题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利用,确保得分的同时减轻背诵压力。

④政治开始的时间不宜太早不宜太晚,个人感觉7、8月开始是最合适的时间,分析题的背诵最好早一点,不要像我一样太晚开始,背到后面真的痛哭流涕。

翻译硕士日语(84分)

使用资料:红蓝宝书N1 N2 1000题、N1新完全掌握词汇和语法、N1和N2的语法蓝宝书、记乎专八词汇卡牌和惯用句卡牌

备考

其实南开的这一科我觉得比较简单,十个看汉字写假名,每个0.5分,难度N1-N2左右;语法题难度N1左右;改错题十个每个0.5分,按照备考N1语法去准备就可以;阅读题非常简单,我觉得难度可能甚至不到N2,但是在题目中加了常识题目,昭和世代是指哪一年出生的人啊,这种题目,而且常识题目数量不少,每题2分,后面备考的友友可以平时注意一下这些问题;最后是800字的作文。

南开有一年考过1200字的作文,但是考800字的情况比较多,大家可以看一些优秀作文,整理一些模版,考场上会更轻松。我在这一科花的时间很少,平时大概白天花一个小时过单词,晚上睡前做红蓝宝书1000题保持手感,每天晚上做N1N2分别做一个单元大约36题的样子,然后注意错题和易错读音就可以了。

日语翻译基础(118分)

使用资料:瑞译暑期强化班、瑞译考研冲刺班、人民网日语版、人民中国、记乎瑞译热词卡牌和日语翻硕热词卡牌、以及各类日语公众号

备考:南开的题目是十个词汇互译,每题3分,然后日译中、中译日各两篇共120分。所以备考就是背热词+练翻译。

这一科可以说是完全由瑞译带着走,热词背瑞译的,翻译练瑞译的,我愿意跟所有报考日语MTI的友友们推荐瑞译!言归正传,南开今年这一科我认为是很难的。

首先词汇互译,热词我跟着瑞译卡牌背了2000+,加上其他的一个卡包1000+,可能背了近4000个词条吧,但是考试的时候差点崩溃,じゃじゃ馬这类词真的是没见过,当时就知道这科肯定要栽在互译上了。但是没有办法,不知道老师会从什么方向出题,瑞译的卡牌、人民网、cri、人民中国、联普这些热词还是得背,背的同时可能要再多看一点日本新闻积累一下。翻译的话南开是偏政经+文学的。前几年会考人民中国的小说互译,所以我备考的时候主要是看人民中国的这一板块+练瑞译,但是今年它不考了!

可能它觉得被人掌握了规律要换一个方向出题了,所以还是不能抱“会遇到原题”的侥幸心理,多注重基础。政经类的文章还是有迹可循的。今年南开第一篇中译日是常规的外宣文章,第二篇就很难很难,感觉有点像政府公文或者论文的感觉。

平时备考就打开人民网的网页版,里面有中日对译的文章,我就是把日语部分遮住,先看中文翻译出来再对照日语,把参考译文的词组表达圈出来记住,固定的政治表达也要记住,这样练习后自己的译文才会越来越贴近参考译文。

瑞译的作业也是如此,先翻译,翻译完之后看瑞友的高赞译文是怎样写的,再看没有赞的瑞友的译文,再对比自己的译文,多看就会感觉到不同,再根据老师的意见及参考译文对译文做再次修改。

每周也要记得听直播课,大左老师和其他老师会分享很多的“赢麻”用法,而且会结合瑞译发的笔记、每周测试进行实际运用的训练,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瑞译真的就是神,价格又很良心(对不起又忍不住夸瑞译了,但瑞译值得!)

综上所述我的经验是

①写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写在纸上,习惯打字不习惯纸笔写的话上考场会很慢且卷面不美观,平时就要注意,考前可以买自命题答题卡,把翻译写在答题卡上,尽量落笔无悔,保证卷面

②个人认为练习一定要有效,所以任何练习都应有参考译文,没有的不用去练习,只有对照参考译文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能够学习借鉴

③翻译完一定要复盘。每周直播课后我就会把这一周的瑞译作业打印出来,视译一遍,因为之前已经根据参考译文改过了一遍,视译会比较轻松,把难的表达用荧光笔画出来,做好笔记

④笔记个人觉得不宜太多,也不用做得太好看,做笔记不是为了美观感动自己吸引别人,而是方便自己复盘,怎么舒服怎么快捷怎么来

⑤突然遇到很难的翻译也不要怕,人难我难不怕难,平常瑞译的翻译就很难,多看多记多复盘,还有就是多去看看其他的瑞友是怎么翻的,多亏了他们的译文,我才逐步知道日译中怎么说人话,中日译还有哪些漂亮的表达,借鉴学习模仿!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27分)

使用资料:纸条app、52mti应用文写作宝典、学校发的应用文写作教材、52mti名词解释、最后的礼物、黄皮书、2000个不可不知的文学常识、翻硕蜜题公众号和app

备考:南开这一科是25个名词解释、450字左右的应用文、800字大作文。

我开始得特别晚,因为我是9月底才决定从学硕改考南开专硕,国庆节才开始背百科。看了一些经验帖和真题,刚开始背的是52mti的名词解释,当时还不太懂,每天花6个小时力求把每个字都背下来,背了两个星期后,一是痛苦二是没有效率三是52mti有些地方有错误,这样背下去肯定来不及,所以我把近十年南开的百科真题拿出来,把名词解释的词条全部列出来,发现了一些规律——

①南开以前喜欢考政治,时政类的词汇,近年转向考察中国文学文化

②几乎不考西方文学类的词

③几乎每年都会考一个日本相关名词,前三年连续考了日本地名

④文化类的考得有点生僻,是平常没怎么听说过的作品或作家

⑤这几年有考成语、历史典故,预计今年会继续考因此我大胆地赌它今年也不考西方文学人物和作品,这一块我直接不看,重点看中国人物、作品、历史典故等文学词条,政经类词条,日本相关名词。书我也换成黄皮书,准确率更高。而且小小的,拿在手上背也方便。但是黄皮书排版有点问题,前一个是中国词条,下一个就变成西方词条了,我正发愁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2000个不可不知的文学常识》,这本书非常好用,南开历年考过的百科词条(我觉得比较生僻的)里面都有,很全,但是我找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了,就只是浅浅扫了一下,后面备考的友友,我是强烈推荐这本书。

然后背书的方法我也做了调整,抛弃以前背诵书上原文的做法,而是先写好模版,比如人物类,要写他的字、号、朝代、做什么的,有什么贡献或作品;著作类,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作者是谁,评价及其影响;历史类事件,国家朝代、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评价以及影响。

以及背一些套话,如“xx是x国/x代的x家/人物,对后世x领域影响深远/做出巨大贡献”“xx作品是xx的艺术高峰”“xx是近x年来(国家/朝代)最xx的作品之一”“xx是xx的里程碑之作/是x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极大地促进了x领域的发展”等等之类的话。后面备考的时间实在太紧张,我偷懒不再背诵,而是找一个词条的记忆点,力求用自己的话两三句话讲清楚这个作品是讲什么的/这个人是干什么的/这个事情是什么,如果太短就用套话来凑。

我在赌,因为名词解释一个两分,也就是说没有必要写太多字,三句左右应该是最合适的,从今年的分数来看我是赌对了,但是明年怎么样说不清楚,有时间的友友还是建议稳扎稳打一点,有时候预测不完全准确,像今年我赌不考外国文学家或作品,结果考了伏尔泰和歌德,背的时政类词汇几乎没考,日语地名也没考,但总的来说大部分都是见过的词,也算是运气好了。

应用文我是12月开始,也是把南开历年考题抽出来,发现应用文的形式每年都会变,且几乎不会考重复的,于是我看了一下往年应用文考题的参考文章,把没考过的应用文类型拎出来,每天晚上对着教材写两篇模版,把其他院校热门考题且南开没有考过的类型单独拿出来写全文,正好就被我撞上了练过的倡议书,真的是幸运至极。

大作文的备考,我是国庆节开始看纸条app,它每天会推送五个好词佳句和一些优秀作文,每天像打卡一样的看个二十分钟就行。但是真正上考场的时候,我用的素材是背的肖四(没考到的肖四不能白费!),就是平时积累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作文论据,所以多看多看,半是娱乐半是学习了。

4.复试备考

因为考研准备的时间较短,再加上今年政治难、翻译难,所以我之前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了,考完之后就一直没学了,虽然报了瑞译的视听训练营,但是一直没学,等初试成绩出来之后才开始准备复试。

然后我咨询了我的直系学姐鹿信学姐,询问她复试备考的方法,学姐超级耐心的回答我,同时也帮我问了一下去年南开高分上岸的苦多新一学姐,我感觉练习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三月份补完瑞译的试听训练营,每天就是练NHK。最开始我是在b站上看到一个叫“李月半”的up主在做NHK的听译讲解,然后跟着她的视频练了两天找找感觉。

但是她的那个视频是分段的,而且讲解比较简单,所以我就直接去看NHK的官网,就叫NHKニュース,一个蓝色的页面,里面有短的新闻视频,点击「動画」板块就出来了,先不要看它的视频,只听声音听一遍,讲出大概意思,再看一遍视频,再讲一遍,然后视频下方会有一个関連記事的链接,点开看它的原文,分析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没听出来,漏掉了什么,看完原文再听一遍,最后用日语,用自己的话讲这个视频讲的是什么,录下来,对照原文再改。察觉到自己的听译真的是很烂,我又去找了南开的魏学长,做了两次练习。

然后今年是线下复试,我不确定会不会有笔试,所以还是复习了笔译,我把日语中级口译考试用书《翻译教程》大概的练了一遍,人民网的翻译挑了几篇出来练了一下,但是复习状态是真的回不到初试备考的状态了,幸好今年没考笔试。

但是自我介绍这种定番必须好好准备,我按照瑞译的模版自己写了一版,给学长改了一版,然后给学校的一个外教改了一版,有些地方有问题的在D套餐模拟时唯斯老师也指导了我,后面找另一个外教视频的时候他又挑了一些他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帮我修改,我自己根据老师们的意见整理了一下,然后复试名单出来后就狂练自我介绍。先看着镜子讲,然后用平板录视频,录完后看自己的表现,调整问题,背顺溜之后开始一边打游戏一边背自我介绍,我希望自我介绍能背到形成肌肉记忆,确保现场不会卡壳。

但是和唯斯老师面D套餐的时候发现我听得见自己说自我介绍的回声,这个回声让我连卡几次,如果正式面试的时候卡壳的话我真的会恨死我自己,所以我觉得在有杂音的环境下练习自我介绍,为保证影响的随机性,我让我妈一边在我旁边外放抖音,她凭她的心情调节音量,可以忽大忽小,忽吵忽静。

我本人也尝试了多种情况,一边打NBA2K一边背自我介绍,一边煮面一边背自我介绍,一边看电视一边背自我介绍,看着南开老师的照片拼图背自我介绍等等。方法或许有点阴间,但是效果很好,我在正式面试的时候非常顺,除了翻译(没办法翻译真的菜),平常的讲话和自我介绍及问答环节完全没有卡壳。

出于考试保密的规则,复试经验很少,去年貌似是没有自由问答,但是今年缩招+线下,我猜测可能会有自由问答,然后简单的准备了几个翻译理论和日常问题,平时就自言自语的练习,想象老师会问我什么,然后我怎么回答。

政治问题没有通知,但是以防万一我从人民网日语版大大的金句里面找了一些表达,写了一篇万能稿,想着如果考的话我就引到准备好的稿子上去。所以以后备考的友友,建议大家能多做准备就多做准备。

5.写在最后

我以前特别喜欢做那种不努力就能有收获的白日梦,但是学习就是必须努力努力努力,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没有回报。我知道我自己从来都不是那个最聪明最优秀的,我知道我很菜,但是我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勇气,我不想沉浸在自己软弱的负面情绪里面,如果我被刷了,我想我也有勇气从头再来。在南开的候考室里,我真的紧张得快要吐出来,那时的我就这样安慰自己,最坏最坏的结果,被刷掉,我也有勇气,从头再来。碎碎念以上です

END


梦想成真,幸运降临——南开日语口译初试复试总分三项第1上岸经验|2023年日语考研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