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阶梯》第2集: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缥缈不定
原创通识课|《哲学阶梯》第2集: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缥缈不定
原创 大现场 THE MOMENT 中文 2021-04-05 00:03
哲学即哲学史——黑格尔
《哲学阶梯》第2集
之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缥缈不定
(视频版)
(文字版)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缥缈不定
文/曾斌
史上第一宗“背叛师门”的案例
自从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后,泰勒斯就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上门找茬的人络绎不绝。泰勒斯勇敢地把自己树立成一个靶子,任凭别人口诛笔伐,由此开启了西方崇尚批判反思的传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在素来尊师重教的中国是不可思议的,无异于背叛师门。
第一个讨伐泰勒斯的人是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这在哲学史上开了学生批判老师的先河。亚里士多德对于柏拉图,费希特对于康德,海德格尔对于胡塞尔,都是如此。泰勒斯的思想可以浓缩成一句话:水是万物的本原,大地像木筏那样浮在水上。阿那克西曼德首先置疑泰勒斯的第一个观点,水怎么会是万物的本原呢?这显然与经验不符。这个世界丰富多彩,而水只有三种形态,很难想象从它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泰勒斯的确有着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人的想象力,这或许与他刚刚从神话时代走出来有关吧。由于水是生命的必需品,泰勒斯进而宣称水是万物的本原,但为什么单单是水呢?难道火、土、气不是生命的必需品吗?

(Pic/Google)
紧接着,阿那克西曼德批判泰勒斯的第二个观点:大地像木筏那样浮在水上。在泰勒斯的宇宙观里,世界分为三层,上面一层是空气,中间一层是水,下面一层是土,人类生活在由水托举而起的大地上。泰勒斯的这个说法面临一个问题:根据经验,重的物体在轻的物体下面,水比土轻,怎么在土的下面呢?我们即使不追究这个问题,也会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水支撑了大地,那么什么支撑了水呢?在阿纳克西曼德的步步紧逼下,泰勒斯难以自圆其说,这时神话故事穿插进来。例如,据有的神话故事记载,水底下有一只乌龟,乌龟底下有四只大象,正是这四只大象把宇宙支撑起来。这是神话故事,对于不信神话的米利都学派而言无效,并且,对于最后支撑的问题,只会导致无限倒退,没完没了地追问。
“阿派朗”:万物缥缈不定
泰勒斯被驳倒后,阿那克西曼德正式登场,成为米利都学派第二代掌门人,在希Anaximander腊哲坛叱咤风云。正如前文所述,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存在一些破绽:作为单一物质的水不足以解释世界的丰富性;水支撑起大地的说法,不仅违背经验,而且导致无穷倒退的问题。对此,阿那克西曼德提出自己的观点:万物的本原虽像水那样单一,但却因为不确定而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作为万物的本原的东西,阿那克西曼德命名为“阿派朗”(Aperion),意思是没有边缘的、活动的、变化的。

(Pic/Google)
表面看来,“阿派朗”很难理解:它既像水那样单一,又是无限的。“阿派朗”似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东西,但是,我们只要稍稍停下来思考一番,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身到处充满矛盾,例如,当我们用理解空间的方式来理解时间时,我们会觉得时间非常诡异:我们体验到的明明是当下的每一个现在,过去了的已经过去,将来的尚未来临,但我们却能体验到那不存在的过去和将来,并且将时间理解为刀锋那样的东西,而不是点状那样的东西。时间是矛盾的,这并不表明我们不能理解时间。矛盾不是错误的,而是合理的,但只有在涉及一些基本问题时,矛盾才会凸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阿那克西曼德提供了一个远比泰勒斯高明的答案,“阿派朗”虽是某个不确定的单一物质,但却能构成一个多元变化的世界。
总而言之,阿派朗是一种充满空间的无穷无尽的活泼的东西,在性质上不被规定,因而是无限的,如果不是这样,它在创生万物时就会消耗殆尽。
科学的奠基者
在解释本原问题上小试牛刀后,阿那克西曼德继续发挥他的奇思妙想,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宇宙。对于阿那克西曼德而言,“阿派朗”是一个未经分化的大块物质,由于它的永恒运动而分离出两种对立的力量:最初是热,其次是冷,热像一圈火焰包围着冷。热将冷变成湿气,再变成空气,空气扩张并突破火圈形成轮形的环。这些环有着仿佛长笛的小孔的开口,从开口喷射出火焰形成天体。太阳是天体中最高的物体,其次是月亮,再次是其他恒星和行星。地球是位于中心的圆筒,由原始的湿气干燥而成,剩余的湿气形成海。这样,阿那克西曼德用“阿派朗”分离出的热与冷两种对立的力量,解释了宇宙的生成。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充满想象的理论,也是宇宙生成论的最早版本,但这并没有削弱它的意义。事实上,阿那克西曼德的理论具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这是一个充满解释意味的理论,叙述了一个完整的宇宙结构,即使这个理论仍然有非常多的问题。第二,这是一个容易引发批判的理论,因为这个理论不靠经验只靠想象。第三,阿那克西曼德延续了泰勒斯的一元论传统。由此看来,阿那克西曼德作为科学的奠基者,当之无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