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启蒙(2)
(二)
2. 但此处还有更多问题。在文章内部,基督教传统的范围内,康德的文本提出了新问题。
当然,这不是哲学思索第一次致力于反思其现实。但概括的说,这种反思主要有三种主要形式。
a.现实被表现为世界的具体时代,时代之间通过一些不同于其他的内在属性,或者通过一些伟大事件来区别。例如,在柏拉图的《政治家篇》(Statesman)中,对话者们认识到他们属于世界诸多轮回中的一个,在这些循环(revolutions)中,世界逐渐堕落,所有负面结果接连发生。
b.在一种解读即将到来的事件之征兆的尝试中,现实被审问了。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解释学的原则;奥古斯丁可供为例。
c.现实可被分析为向新世界的黎明转变的时刻。这是维柯(Vico)在《新科学》(La Scienza Nuova)的最后章节所写的:他把“今天”看做一个“ 一种完全的人道遍布在全世界各民族中,因为有少数几位伟大的独裁君主在统治这个民族的世界”,这也是“欧洲到处都闪耀着人道的光辉,构成人类生活幸福的物品丰富”(朱光潜译, 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
现在康德提出的启蒙之题已完全不同:这不是某人所属的精神时代,也不是征兆被觉察的事件,也不是伟业之曙光。康德用几乎完全消极的方式给启蒙下定义,“Ausgang”,一个“出口”,一个“出路”。在他的其它历史论文中,康德偶尔提出关于起源的问题或定义历史进程的内部目的论。在论及启蒙的文章里,他独自处理了当代现实的问题。他并不致力于理解作为整体性基础或未来成就基础的现实。他在寻找一个不同:谈及昨天,今天引入了什么差异?
3.我并不打算在此文中提及康德文章的细节,这些细节因其简短并不总十分清楚。我喜欢简要指出三、四点当我们理解康德如何提出关于现实的哲学问题时,对我来说重要的特征。康德立刻指出,描述启蒙特征的词,“出路”,是把我们从不成熟状态解放出来的过程。“不成熟”一词,他是指我们意志的一种状态,即在需要理性之处我们却接受他人的权力引导。康德给出三个例子:如果一本书取代了我的理解,精神导师取代了我们的良知,医生决定了我们如何饮食(让我们顺带一提,这三条批判的感情流露显而易见,即使文本并未明述)无论如何,启蒙运动的定义先前的意志,权力,理性使用三者关系连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