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于唐探三——被架高的惨剧
对于评价而言,一直没有很切实的标准,换言之,所有的评价都有自己的主观因素,而唐探三,或许不是三部电影里最好的,但不能一直贬低嘛。
被朋友邀去看电影,订了票以后才发现订错日子了,所以推迟了一日。
品完唐探三,再去看部分唐探三的影评,结论就是:烂。
再细品一下,结论便是:烂的合理。
经过细嚼慢咽的细品,才能得到的最后结论是:烂的不但合理,还很合适。
我不是一名追唐探的,看了电影一,然后去看二的简短版,我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如此。
为什么?就像我说的一样——电影IP被舆论架高了。拍摄内容的过分戏剧化和许多无厘头的镜头,比如刚开始秦风唐仁下飞机就被人拦截的一段,可以说是让观众一头雾水,感觉自己好像少看了很多内容一样。
这部电影的硬伤,也是唯一让我发笑的点,就是广告了——生硬的广告插入让人猝不及防。还有秦风的“第十四间密室”和“Q的测试”里类似于基本演绎法的剧情,就不一一说了,因为都举出来了。
在我看过的大多电视剧,第一个要排除的问题都是死者的死是不是自杀,然而唐探三并没有直接引入这个概念,便有了后面的不够扑朔迷离的扑朔迷离和所谓的“完美密室”。
尴尬的镜头,生硬的广告,无厘头的推理,把它当做一部喜剧没什么大问题,如果当做推理电影来看的话,不够味。
据我了解,唐探系列都会有反转,比如唐探一的最后的那一微笑,唐探二Q的身份,以及唐探三的案件故事。相比于之前两部,唐探三的套路剧情让我不敢苟同。
最后再想想,真的有这么烂吗?有,因为我说了,烂的合理合适,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在原定日上架——也就是因为去年疫情的影响。这又有什么关系?
因为唐探一二的口碑都很好,大家的期待值都很高,虽然品质确实差,但这的确又是能让人理解的一点意思。因为这是“补”,而不“新”。
国人一直有个魅力,那就是把一个系列捧高以后再重摔一下来检测质量,很明显,唐探二顶过去了,唐探三却变成了碎渣。唐探三的烂却又让另一匹黑马杀出重围——《你好,李焕英》。
我个人一直都不爱去电影院,十多年的生涯去电影院的次数也就八次。这部电影或许等它下架才会看吧。
再说远点,看了《哪吒》之后再看《姜子牙》,我并不觉得《姜子牙》有多差,但我所见的《姜子牙》影评也不太好,我也没有去把影评全看一遍,这第三部也让人期待许久,但愿能撑过这一摔吧。
回过头来想想,唐探三到底烂在哪?若我说的话,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很好的样板电影,不能说是抄袭,更不能说是“致敬”,只是选好样板以后再修改增添内容使得画蛇添足罢了。
唐探三的结尾并没有断掉所有,Q和秦风的战争或许才刚开始,又或者说……
光明与黑暗的交杂,善于恶的交融,从此刻开始停止。光明并非光明,黑暗又并非黑暗。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