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贝克特谈《终局》

2022-09-04 19:42 作者:上海契诃夫后援会  | 我要投稿

(以下选段出自致贝克特的美国导演艾伦•施耐德的信,最初发表于《村声》1958年3月19日。)



1955年12月27日

亲爱的艾伦:

如果我现在不离开,独自干点儿正经活的话,我会外爆,要不就内爆。①所以我已经离开人群,躲到了马恩河泥泞中的洞窟里,正努力写剧本。

                                                                                                   你忠诚的,

                                                                                                               萨姆

① “外爆”(explode)和“内爆”(implode)是贝克特的文字游戏。


1956年1月11日

对我而言,公众层面上的成与败从来就无关紧要,事实上我对后者感觉更自在些,因为我深深地呼吸过它那生动的气息,从中我获得了整个创作的生命,直到前两三年。……在伦敦的时候,我想到了推出新版[《等待戈多》]的问题,就告诉[制片人]说如果他们按照我的方式排演,那他们就得腾空剧场。……目前我能说的以及我想说的,就是迈阿密的这场惨败[佛罗里达版的《等待戈多》]一点儿都不让我沮丧,只是在让你沮丧这个意义上才略感如此。

又及:我在写一部甚至更恶劣的戏,已经写完了(两幕中)第一幕的纲要。


1956年4月12日

恐怕没有剧本给你看。我确实又写了一部,可现在不喜欢它。就说结构吧,它就像一只三腿的长颈鹿,该拿掉一条腿呢还是加一条腿,这真让我举棋不定。



1956年6月21日

对于[纽约版《等待戈多》的]详情,我一无所知。许多意义似乎传达出来了,但很可能,太多的其他意义被排除了。……终于又写了一部戏,一幕,有点儿长,约莫一小时又一刻钟。难度大,空白多,大多依仗文本的抓力,比《等待戈多》更缺少人类的温情。此刻,我的感觉很强烈,就是至少一年内只许有法文版,不得译成其他文字。……现在和上一次创作冗长的剧本相似,我似乎又身处沟渠了,倒是想爬上来。


1956年10月15日

我即使无知,也不会赞同诸位,认为《等待戈多》的排演需要一个紧闭的剧场。……开始和布兰[罗歇・布兰,《等待戈多》法文版导演,《终局》的导演和主演]与马丁[让-马丁,在巴黎版的《等待戈多》和《终局》中分别扮演幸运儿和克劳夫]排练这部新戏了。很长的独幕戏,我想超过了一个半小时。……我已是迫不及待,就等着新戏上演,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走上了某条道路,能跌跌撞撞地继续前进,还是陷入了沼泽,动弹不得。

这几天我没法坐在自己的打字机前,所以对我潦草的字迹,你得尽你所能地猜。我们在伦敦的王家宫廷剧院推出了法文版《终局》。月底我们要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小剧场继续排练。《终局》很难把握。兴许对于怎么推出这部戏,我的想法不对。布兰和马丁干得十分岀色——尽管有我的干扰!伦敦的工作为我们在这里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57年4月30日

剧本的翻译我甚至还没开始。我得在8月之前完成,一再推迟那闹心的日子。……马上为一个尚不存在、真到存在之时也不可避免地只是原文拙劣替身(丧失的会比《等待戈多》从法文译成英文多得多)的剧本制订计划,这似乎有些可笑。……上周五,我们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小剧场开始排练了。……迄今为止,反响甚好,对于结果我不怎么担心。经过在伦敦的反复摸索,现在布兰扮演哈姆已是驾轻就熟了。在未来许多个悲惨的月份里,我的面前什么都没有,只有自译的狂言废语。

又及:我的戏适合小剧场,这一点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王家宫廷剧院不大,但是巴黎的那家剧场更小,《终局》无疑是受益的。


1957年8月12日

我已完成剧本的翻译,今天正要把译本寄给巴尼[格罗夫出版社的巴尼•罗塞特]。……现在就看巴尼和你了——假如你有兴趣读完整个脚本的话。你们俩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于我都没问题,只要提前告知即可。

王家宫廷剧院的法文版[伦敦推岀的《终局》用的是法文版]相当沉闷,像是对着红木表演,或者说对着柚木演出。在巴黎的那家小剧场,锚抓牢了。……如果你过来看戏的话,那倒是很好。你凭经验就知道,对自己的作品我是多么爱莫能助,对你提不出什么建议,甚至毫无建议。只是来这里看演岀——对此我虽说未必全然赞同,却心存感激——这于你兴许会有益。

如果想绝对有把握能看到这场演出,你得最晚在10号到达,而且在格林尼治时间21点之前及时赶到蒙田大街。……我想,看看这场演出会对你大有裨益。……无论如何,你会得到见到我、又听我结结巴巴地述说一通的益处。


1957年10月26日

见到你真好。很抱歉,关于这部戏我帮不上更多的忙,可是对自己的作品,我说得越少就越好。重要的是让你来看演出。


1957年12月29日

就你正在写的文章给你提提建议,那是鲁莽的,而且我也不想这样做。但是说起记者,我觉得唯一的主张就是拒绝卷入任何一种诠释。以及坚持戏剧情境和议题的简单之至。假如对他们来说那还不够,显然是有些不够,但对我们来说却够了,而且对于全部是他们自己想象的谜团,我们没有任何解释可以提供。我的作品由尽可能饱满的基音组成(不是开玩笑),对任何别的东西,我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人们想在捉摸弦外之音时患上头痛,那就由他们去吧。他们得自己准备阿司匹林。哈姆如脚本所说,克劳夫如脚本所说,一起如脚本所说,“既非有你,亦非无你”①,位于此种地方,而且位于此种世界,这就是我现在所能掌控的一切,胜过我过去所能掌控的。



1958年1月9日

昨天……我收到了书的护封和我们通信的摘抄,里面根本没注明后者的用途。这让我心烦,因为我一向不喜欢将私人信件岀版……我宁愿他们不采用这些信件,除非出版这些信件对你很重要。我从你的来信得知,此事很重要,现在回信就是告诉你,好吧,继续。……在伦敦时我就已经拒绝让他们碰有关祷告的那一段,现在我的感觉是,那一段千万不要出版。明天详说,谢谢你的付岀。我喜欢垃圾箱小广告。

①原文为拉丁文。

1958年2月6日

匆忙间寄来短笺,谢谢你的来信及节目单和诸种评论,在此我庄重地声明,那些评论很是符合标准。我的确希望……你和你手下的演员——我向他们致以热诚的问候——在一个合理的慢跑中再次获得回报,获得对你们一切付出和激情的回报。……我很高兴,尽管剧本有粗劣之处,你却想方设法保留了它。


1958年3月4日

罗歇•布兰推岀的《终局》后夭在维也纳上演,在一个小而新的剧场(肉市剧场)上演。和尤内斯库、热内、盖尔德罗德的戏轮番上演,看来我遇上了良伴。热内的新戏《黑鬼》很棒。……

希望流感已过去了。有空的时候请来信。向吉恩[施耐德太太]敬礼,也向我的小侄女[三岁的维基・施耐德]问好。

                                                                                                           永远的,

                                                                                                                   萨姆


贝克特谈《终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