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KF-21“猎鹰”首飞 定位4.5代 成为第八个研制超音速战机国家
韩国国防采购计划管理局宣布,韩国自行研制的KF-21“猎鹰(Boramae)”战斗机于7月19日16时13分首飞成功。

2021年4月,第一架原型机完成之后,韩国有关方面对其进行了各种地面测试。6月,首次试飞准备审查会议(FFRR)确认其已经做好首飞的必要安全准备,批准可以进行首飞。

作为首席试飞员,韩国空军第52测试评估中队安俊贤(音译)少校驾驶KF-21完成了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飞。首飞记录为15时40分起飞,16时13分着陆,飞行全过程33分钟。

此次首飞意味着韩国国产新一代战机的研制工作进入试飞阶段。按计划,2026年将完成系统研制工作,经过大约2000次试飞完成必要测试工作,对各项性能检验和空空武器适用性进行确认。

KF-21的首飞成功,意味着韩国成为第八个可以研制超音速战斗机的国家。

此次试飞中,KF-21机腹挂载了四枚欧洲“流星(METEOR)”空空导弹的模拟弹,这在其他国家战机的首飞过程中很少见到。

韩国媒体将其成为第4.5代战机,7月19日是韩国国产战斗机(KF-X)项目开展20年来首次飞行。

18日,正式确定KF-21原型机将于19日进行首飞。这是因为韩国气象厅提供了良好的天气预报。试飞地点位于庆尚南道泗川的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KAI)生产基地的机场。

据KAI表示,首飞最大飞行速度约400千米/小时,主要以检查飞机基本性能为主。KF-21首飞过程中搭载了四枚欧洲“流星”空空导弹模拟弹,通过机腹的凹槽进行半埋入式挂载。这种空空导弹最大飞行速度4.5马赫,最大射程200千米以上,韩国空军是这种导弹的第一个亚洲用户。

KF-21在分析项目可行性后,韩国国防部于2015年12月与KAI签署系统研发合同,并于次年1月开始系统研发工作。系统研发包括武器系统设计、原型机制造、测试和评估阶段。研发阶段投入8.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7.6亿元),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大的武器研发项目。

这次试飞成功,标志着韩国国产超音速战斗机在研发合同签订6年7个月,KF-X计划申报后21年4个月后实现首飞。韩国政府计划2026年完成系统研发工作,并开始进入量产阶段,将分两轮进行量产,最终装备约120架。

尽管KF-21采用了一些雷达隐形设计,但并没有机内弹舱,因此无法真正实现隐形功能。

韩国媒体在报道中将KF-21称为4.5代战机,也足以看出韩国方面对KF-21现阶段的定位。

KF-21在雷达隐形能力方面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方法,旨在消除F-35与第四代F-16在相关能力方面的差距。第一批次的KF-21将通过六个机翼挂架和四个机身挂架挂载武器,而且只具备空战能力。

只有第二批次才配备机内弹舱,具备更强的雷达隐形功能和对地攻击能力。从韩国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韩国对KF-21的定位非常清醒——就是4.5代,只是个别韩国民众表现得非常激动,制作了KF-21击落歼-20的架空视频。中国一些自媒体立刻以“韩国国产KF-21战机首飞,号称碾压歼-20”这样的刺眼标题进行大肆渲染,故意将少数人的狂热放大到韩国官方的态度。其实哪个国家没有几个疯子?哪个国家又少了无良媒体?只是希望大家能够保持一个理性的态度,就足够了,至于其他人,理性看待吧。不要争论,不要争论,不要争论,让他们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