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数码宝贝幽灵游戏》:细节,穿帮镜头与梗-第16话
若无特别说明,配图均源自驯兽师联盟(Tamers Union)| 本系列仅在B站(Bilibili.com)首发,其他任何无授权转载均为侵权 | PC端阅读体验最佳

一个人露营:第9话提到的“一个人露营”场景,现在被搬上了荧幕。根据工作人员的说法,宙之前都是同他爸爸一起,这回才是第一次单独露营。这样想来,第9话是宙在暗示瑠璃的可能性增大不少


拖把配水桶:宙哥的墩布头配上圆帽,越看越像老式拖把配水桶


钓鱼佬:想不到宙哥如此年轻,却早已深谙钓鱼之道。窥探一下他的装备——宽边遮阳帽(保护脸部不被晒伤),便携式水桶(笔者记得小时候也有这种便携式水杯,其设计十分精巧),瑞士军刀(万金油式的存在,鱼竿和浮标都是用它切削出来的,鱼钩被卡住时也可以用它割断鱼线),盒子里分别有小石块(用于沉底)、鱼线、备用钩子、饵料瓶。根据笔者海钓的经验,鱼饵实际上不是必需的,闪亮的钩子足够勾起很多鱼儿的好奇心了,当然弄点彩色的条带对鱼来说会更有吸引力。不过,后面宙哥居然不戴手套直接从鱼嘴里取出钩子。要知道,通常情况下,上钩的鱼会拼命挣扎,不戴手套就免不了被背鳍扎到,严重的甚至出现伤口感染。看画面宙哥手里这条河鱼似乎没有刺状背鳍,那相对好些。另外这个腋下夹鱼竿的动作是很专业了


手指计数法:宙哥掰手指数数,是从大拇指开始,几根手指弯曲则代表几。感觉这是一种少见的手指计数法,一般人是用伸直的手指来计数,而且也不会从大拇指开始。笔者想起来当年伯克利计算机系流行过一种手指计数法,即使用二进制,一根手指代表一位,伸直和弯曲分别是1和0,这样一只手就能计32个数,两只手1024个数。另外数人数的时候也有一种反向二分法,如果在场都是玩得转的人,就能很快统计出总人数


奇怪的房间编号:宙哥固然还是住B-03,但是这宿舍的房间编号很奇怪。看隔壁是B-05你可能会认为这是像街道地址一样,单双号分立两侧,然而过一个转角却又有B-06位于同一侧,着实令人摸不到头脑

电邮界面:可能是为了避免侵权,电邮界面左侧边栏出现了奇妙的翻译,星标邮件被粗暴译为VIP(Very Important Person,一般指人不指物),垃圾邮件更是被直白地称作Junk。作为对照,这里笔者附上Gmail的侧边栏。另外,面对清司郎的质疑,海蜇兽推脱说密码是伽马兽告诉她的。如果是真的,那伽马兽还真是一如既往天真无邪。如果是假的,也一点不奇怪,毕竟海蜇兽城府之深,想必观众深有体会


右舵车:众所周知,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大巴车门一般设计在远离驾驶位的一侧。英国及其前殖民地靠左行驶,日本受其影响也是如此。然而清司郎和瑠璃乘坐的这辆,车门却在车身右侧。当然,要圆上也可以说这辆大巴是双开门的,或者此门为司机上下车专用,左侧还有门供乘客使用。其实DA01中也有类似镜头,都出现在第30话。要强行圆上,可以说前者是进口豪车,没有专门做右舵版,后者是快递小货车,为了方便专门做了左舵版



两种处世哲学的对撞:自从宙哥和森林贝壳兽相遇开始,两种处世哲学的对撞就不可避免了。下面是结合剧情具体分析
相遇 - 12:40
森林贝壳兽救下宙,一边用“愚蠢的人类”给个下马威,一边强调“这是我的森林”,突出领地意识,同时展现与之相配的隐身能力。虽然占山为王的行为有些霸道,但是长期经营也让它有底气这么说。相比之下宙哥就拉胯不少,获救不说谢谢,还脱口而出“这鬼森林”,未免显得轻浮
12:40 - 14:04
短短几句话,森林贝壳兽就道来了背景,半解释半吓唬地表明对抗祖利兽的必要性。宙哥这边则是被吓出小太郎式表情


14:04 - 17:05
面对现实威胁和难得机遇,森林贝壳兽顺水推舟,胡萝卜加大棒对宙哥晓以利害,寻求合作以毕其功于一役。它不仅自己上阵,也要给盟友以言语支持。正当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宙哥因为过去的痛苦记忆而大发善心。森林贝壳兽虽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但也马上调整策略,不寻求往死里打,而是通过“赶跑就好”这个最大公约数,维持住同宙哥的脆弱联盟。遗憾的是,这个最低目标还没达到,参宿四伽马兽就被捉住了。宙哥不假思索,第一反应是请求支援,森林贝壳兽权衡利弊之后,果断决定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牺牲
17:05 - 20:39
虽不是主力,但森林贝壳兽很好地扮演了辅助角色,在关键时刻频频施放烟幕掩护己方。对宙的批评适可而止,结果非但没有影响士气,反而激发了后者的创造力。反过来说,宙哥最后终于进入了状态,发挥了应有实力,打退祖利兽后赢得了森林贝壳兽的尊重

结尾
宙哥还是略显幼稚,要求森林贝壳兽保护大家。森林贝壳兽则淡淡答道“我可没法保证保护所有人”,优雅退场,颇有几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从容。
由此不难看出,宙哥长期秉持偏乡愿式哲学,对道德完美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而森林贝壳兽则更多地“从实力地位出发”行事。为实现目的,它采取的是阳谋的方式,即有所保留但实事求是地对利益攸关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导对方做出“自主决策”。可以想象,如果对方是个完全理性人,不知不觉中就做出了实际最有利于森林贝壳兽的决策。倘若遇到个别不理性的,相信森林贝壳兽从来都留有后手。最后它面对不利局面也更倾向于保存实力,避其锋芒。由此笔者联想到金灿荣教授提出的“道法力术”的观点。大致意思是各个国家追求的层次不一样,像日本就在追求“术”,俄国是“力”,美国为“法”,我们国家则着眼于“道”。然而笔者怀疑,在“力”这个层次都还没达到的情况下,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道”,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