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日本海军驱逐舰介绍(五)特型驱逐舰

2020-09-10 23:40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特型驱逐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初期建造的一批高速、远洋、重武装驱逐舰的统称。

特型驱逐舰—吹雪

与源自峰风型的睦月型驱逐舰不同,这批由当时日本造舰鬼才藤本喜久雄设计的特型驱逐舰突破了峰风系列的局限,在排水量和武装上有了巨大的提升。

该批舰采用飞剪艏、高干舷和长艏楼,提高了耐波性,舰桥、桅杆也采取新造型,外观流线精悍。三座新型双联装127毫米主炮和三座三联装610毫米鱼雷让她们的火力比睦月提高了一半,同时还拥有不逊于后者的高航速。至于强悍性能的代价则是留下了舰体复原性不足、结构强度不佳的隐患。

吹雪

由于特型驱逐舰的建造时间跨度处于旧日本海军舰型设计与武备的快速发展阶段,她们又可细分为四种型号。

特一型吹雪(Fubuki)、白雪(Shirayuki)、初雪(Hatsuharu)、深雪(Miyuki)、丛云(Murakumo)、东云(Shinonome)、薄云(Usugumo)、白云(Shirakumo)、矶波(Isonami),9艘

特一型驱逐舰—薄云(1928年6月状态)

特一改浦波(Uranami),1艘

特一改型驱逐舰—浦波(1931年9月状态)

特二型绫波(Ayanami)、敷波(Shikinami)、朝雾(Asagiri)、夕雾(Yugiri)、天雾(Amagiri)、狭雾(Sagiri)、胧(Oboro)、曙(Akebono)、涟(Sazanami)、潮(Ushio),10艘

特二型驱逐舰—天雾(1930年状态)

特三型晓(Akatsuki)、响(Hibiki)、雷(Ikazuchi)、电(inazuma),4艘

合计24艘

特三型驱逐舰—响(1941年状态)

特型驱逐舰的建造工作同以往的驱逐舰一样被分派给了日本国内多家造船厂,一方面让他们积累技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订单使这些企业从关东大地震的影响中恢复元气。

刚下水的特型驱逐舰

特一型首舰吹雪号于1926年6月19日在海军舞鹤造船厂开工,1927年11月15日下水,1928年8月10日完工;

特三型末舰电号于1930年3月7日在藤永田造船所开工,1932年2月25日下水,1932年11月15日完工。

海军情报局吹雪级设计图

舰员:220-233人

标准排水量:1680t

满载排水量:2260t

舰艇尺寸:

118m×10.4m×3.2m

动力:

4座吕式重油水管锅炉,2座舰本式减速齿轮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50000马力,双轴

续航力:4500海里/14节

航速:38节

特二型驱逐舰敷波号线图

武备:

主炮

3座双联装三年式127mm/50倍径舰炮

(1943年后削减一座)

特一和特一改采用A型炮塔

50口径三年式12.7cm連装砲A型:最高仰角40度,基本无法对空射击,双联装炮管之间间距较小

特二、特三采用B型炮塔

50口径三年式12.7cm連装砲B型:尺寸比A型更大,重量增加近7吨,最高仰角75度,可对空射击,两个炮管可以各自俯仰

友鹤事件后搭载B型炮塔的特二、特三型全部改用了较为轻量化的C型炮塔

50口径三年式12.7cm连装砲C型:最大仰角55度,添加了一个炮长用观测塔

防空武器

竣工时为2座单装7.7mm机枪

1941年加装2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1943年为7座双联装九六式+2座单装13毫米机枪;

1944年为4座三联+1座双联+8座单装九六式+10座单装13毫米机枪;

1945年为4座三联+1座双联+14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九六式25毫米高炮

鱼雷

竣工时为三座三联装十二年式610mm鱼雷发射管,

搭配八年式鱼雷;

1935年后更换为三座三联装九○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配九三式长矛鱼雷;

另有一号水雷18颗,2座深弹投射机+2条滑轨

IJN水面舰艇大杀器——九三式长矛鱼雷

特型驱逐舰首舰吹雪号服役后与几艘初期姊妹舰共同编成了第11驱逐队,在1930年12月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曾归属未来的抗日奇侠南云忠一指挥。

与吹雪同属第11驱逐队的白雪号
白雪号(1931年状态)

1934年6月29日,特型驱逐舰就迎来了第一个损失。当日下午6时左右,在济州岛南方海面的联合舰队演习中,第二水雷战队各驱逐队在烟雾掩护下发起进攻。第十一驱逐队深雪号想要转舵避开烟幕时,被突然出现的第六驱逐队电号猛烈撞击舰体中部。电号前部断裂,深雪号舰体从舰桥下方开始断裂,舰上乘员全力进行损管作业,但由于当时海上浓雾弥漫且有大浪,随着浸水情况渐渐严重深雪号后半截舰体沉没,其前半截舰体本打算由那珂号拖曳回佐世保港但中途放弃,电号则由白雪号拖曳回航。

深雪号(1931年状态)

1935年,旧日本海军三大事件之一的第四舰队事件爆发,参与秋季大演习的第四舰队在台风中有8艘特型驱逐舰受损,其中最严重的初雪号夕雾号舰首断裂。

台风后舰首分离的初雪号
为防止泄密,独自漂流的初雪舰首被那珂号击沉

事故发生后,特型驱逐舰全部被召回船厂,进行了改善结构强度、缩小舰桥和降低重心的改造。

训练中的特型驱逐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特型驱逐舰作为水雷战队主力,在战争初期活跃于各个战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瓜岛战役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的特二型驱逐舰凌波号

碧蓝航线凌斩仙

1942年11月14日,近藤信竹中将率领第2舰队前往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的美军亨德森机场,包括战列舰雾岛、重巡洋舰高雄、爱宕、轻巡洋舰长良及6艘驱逐舰,前路警戒任务则由轻巡洋舰川内及下辖的驱逐舰绫波、敷波、浦波组成的扫讨队负责。

在没有发现敌军后,扫讨队在萨沃岛开始兵分两路进行哨戒,川内、绫波在萨沃岛西侧,敷波、浦波则在萨沃岛东侧,不久后浦波号发现了美军舰队,川内号转向东侧支援,凌波号则继续按预定通过萨沃岛西侧进行哨戒航行。

真实的凌波号

当日21时16分,进入了萨沃岛南水道的绫波号的瞭望员在靠近舰首右方距离8000发现以单纵阵航行的美军舰队。同时间,正与美军舰队交战﹐属于扫讨队主队的川内向日本舰队全舰通告:“敌舰队发见”,不过绫波却没接到这个报告。绫波舰长作间英迩中佐下达了右炮战、右鱼雷战的命令,在向主队报告“敌方为驱逐舰4只、重巡1只”后将航速增至30节并开始突击[实际美军编队为战列舰南达科他号(USS South Dakota, BB-57)、战列舰华盛顿号(USS Washington, BB-56)、驱逐舰沃尔克号(USS Walke, DD-416)、班汉号(USS Benham, DD-397)、普雷斯顿号(USS Preston, DD-379)、葛文号(USS Gwin, DD-433)]。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华盛顿号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南达科他号

而此时扫讨队主队的川内及2艘驱逐舰因形势不利已往后退却,就此变成了绫波单舰面对美军2艘战列舰、4艘驱逐舰的局面。

见势不妙——你给路哒哟的川内号

在被美军舰队集火的过程中,凌波号用610毫米氧气鱼雷射爆了沃尔克号的前部主炮弹药库,导致后者因弹药殉爆舰体断成两节当场沉没,另一艘班汉号也被重创并于次日伤重不治,此外普雷斯顿号同样被凌波的炮击命中。

与哈曼曼同一个死法的西姆斯级沃尔克号

在取得巨大的战果的同时,凌波号也在集火中重伤不治。由于在当晚的夜战中,战列舰雾岛号在战列舰对决中被美军击沉,凌波的战绩显得更加珍贵。为了提升士气,鬼神之名开始被大肆传播。

由于缺乏雷达、且对空和反潜能力太弱,到了战争中期特型的生命力已相当脆弱,至战争结束时仅余潮号响号,其余全部战沉。

战争结束后,已经行动不能的潮号被解体;响号先是担任复员人员运输任务,后于1947年7月5日在纳霍德卡交给苏联,20世纪70年代作为反舰导弹靶舰被击沉,彻底结束了特型驱逐舰的历史。

注:与特型驱逐舰同一时期的英美驱逐舰

美国海军法拉格特级驱逐舰—麦克多诺号

1932年开建的美国法拉格特级驱逐舰

标准排水量:1260吨

最大航速:37节

武备:

5座单装127毫米高平炮

4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2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英国皇家海军A级驱逐舰—阿卡斯塔号

1928年开建的英国A级驱逐舰

标准排水量:1350吨

最大航速:37节

武备:

4座单装120毫米Mark.Ⅸ型舰炮

2座单装40毫米维克斯Mark.Ⅱ型砰砰炮

2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旧日本海军驱逐舰介绍(五)特型驱逐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