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ilibili影视圆桌 第60期:盘点电影人的航天登月梦

2019-07-26 19:29 作者:哔斯卡金像奖  | 我要投稿

50年前的1969年7月16日凌晨,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表面,完成了全球人的一个心愿。

其实自从电影发明伊始到现在,一百多年间无数电影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圆自己的航天/登月梦。

今天就让我们给大家聊聊,百年来那些有点意思的登月/航天电影。


天文学家之梦 (1898)

导演:乔治·梅里爱

主演:乔治·梅里爱

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在电影历史上一直被称为视觉特效鼻祖。现在我们通过手机能轻松完成的基本剪辑手法,例如停机再拍、快慢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都是出自他在一百多年前的奇想。

乔治·梅里爱照片

除此之外 ,利用鱼缸拍摄水底画面等拍摄手法,仍在被现代电影人频繁使用。

1898年的《天文学家之梦》只有三分钟,通过天文学家的一个梦,展现了他与撒旦以及月亮的奇妙互动,也给他四年后的神作《月球旅行记》打下了基础。


月球旅行记(1902)

导演:乔治·梅里爱

主演:乔治·梅里爱

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电影灵感来自于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同名小说。一堆作死的天文学家突发奇想,决定用人间大炮的方式把自己打上月球,见证了各种视觉奇观,也和月球人“打”成了一片。这部15分钟的作品用到了梅里爱的各种奇思妙想和特效技术,其中子弹头捅瞎月球眼睛的镜头也成为了科幻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另外,这部电影的彩色版修复过程也被拍成了一部出色的纪录片《非凡旅程》。


月里嫦娥(1929)

导演:弗朗茨·朗

主演:维利·弗里奇

《月里嫦娥》海报

导演弗朗茨·朗最被大家熟知的作品应该是1927年的《大都会》,可以说的上是反乌托邦题材电影的鼻祖,苹果公司的著名广告《1984》(又名“大兄弟在看着你”),就借鉴了这部电影的视觉设定。其中机器人“玛丽”也是影史上最早的人型智能机器人形象,非常超前。



宇航员(1959)

导演:瓦莱里安·博罗夫奇克、克里斯·马克

主演:利贾·布兰妮卡、迈克尔·波切特

波兰动画电影大师瓦莱里安·博罗夫奇克来法国后执导的首部动画短片。定格、拼贴、局部上色、手绘动画与静物摄影的结合,让这部动画极具实验性。而该片对于冷战的讽刺和对苏美太空竞赛的预见,让这部电影极具预言性和现实意义。



2001:太空漫游(1968)

导演:斯坦利·库普利克

主演:凯尔·杜拉、加里·洛克伍德 、威廉姆·西尔维斯特

《2001:太空漫游》海报

美国电影学会认证史上第一科幻片。

我想没人会质疑这部电影对于科幻电影甚至电影行业的意义。这部硬核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联手斯坦利·库普利克打造出的太空史诗,折射的更多是他们对人类和终极真理的思考,也让这部电影成为了无数导演和影迷心中的影史最佳。其中大骨头变小飞船的镜头成为了影迷印象最深刻的相似体转场,经典配乐《查拉图斯特如是说》也被之后的电影反复致敬。

对于电影本身的评价,本编表示无力解说,这种又秀又耗脑细胞的事情,还是甩给UP主吧。

同时电影的原著小说,也值得大家反复品读,虽然看是看不懂的,永远都看不懂的!



阿波罗13号(1995)

导演:朗·霍华德

主演:汤姆·汉克斯、比尔·帕克斯顿、 凯文·贝肯

《阿波罗13号》海报

美国登月“主旋律”大片。通篇就三点:1)美国宇航员真是坚韧和专业,2)休斯顿的地勤人员真睿智。3) 结果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善美。

虽然精神上主旋律,这部电影因为得到官方支持,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对登月活动描绘最真实的影视作品。硬核如太空舱里漂浮的呕吐物和被排出飞船外的人类排泄物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汤姆·汉克斯的这句“休斯顿,我们遇到麻烦了!”自此如祖训般刻在了几乎所有的纪实性的太空科幻电影的剧本中。


月球(2009)

导演:邓肯·琼斯

主演:山姆·洛克威尔、凯文·史派西、多米尼克·迈克埃利戈特

摇滚巨星大卫·鲍伊之子邓肯·琼斯长片处女作,也是演员山姆·洛克威尔的代表作。全片基本上就他自己跟那儿表演,凯文·史派西配音的机器人只不过是个捧哏的。

这部电影貌似科幻其实在问一个伦理困境——我们如何定义人类,如果克隆人拥有本体的记忆那他到底是工具还是一个人类。


地心引力(2013)

导演:阿方索·卡隆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乔治·克鲁尼、艾德·哈里斯

《地心引力》剧照

墨西哥三杰阿方索·卡隆代表作,从太空垃圾切入唤起了我们对太空探索的反思。

而网友们用一句话讲完了这个故事:“一个美国人,穿着俄罗斯的宇航服,坐着中国的返回舱回到了地球。”

全片除了在前半段欣赏乔治·克鲁尼的颜,更重要的是体验导演在拍摄上的巧思,不论是长镜头的大量运用和对表现失重效果的创新都把太空题材的拍摄技巧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也被戏称为3DIMAX荧幕技术的推广电影。





星际穿越(2014)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

《星际穿越》海报

诺兰大神的首部太空科幻片,华丽硬核的太空设定下,包裹着仍然是最朴素的父女情。

电影的亮点仍然是对于太空现象的还原,虫洞、黑洞、多维空间…这些天文学术名词在科学家们的演算后,被诺兰具象化呈现在了大荧幕上。

特别是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得到的黑洞形象和五年后得到的真实黑洞照片一比,相似度竟百分之百。

总之是各方面都可以吹爆的一部电影,强烈推荐。


火星救援(2015)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克里斯汀·韦格 

《火星救援》剧照

与《星际穿越》比,雷老爷子的这部电影明显更加轻快。《地心引力》里的“喘息博士”比,马特·达蒙扮演的植物学家在短暂的慌乱后,能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冷静的解决问题,真的给人带来一种别样的快感。

一句话告诉你这部电影有多硬核:这部电影里用到的火星登陆计划是NASA以后准备实施的。


附送一句,“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在电影拍摄前访问了JPL(喷气推进实验室)和NASA,跟真的宇航员见面,还读完了原著小说。



登月第一人(2018)

导演:达米安·沙泽勒

主演:莱恩·高斯林、克莱尔·伊芙、杰森·克拉克

《登月第一人》海报

《爱乐之城》团队再次冲奥之作。看结果的话,你很难说这部电影仅拿下4个技术奖项提名和它最后拿下了视效奖哪个更令人惊讶。

与以往的登月电影更倾向于展现尽可能多的登月细节不同,《登月第一人》其实更聚焦的是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家庭面对宇航员选拔与登月任务的心理变化。所以这部电影的特效更多是“隐形特效”。

所以因为导演的一句:尽量不要绿幕或者蓝幕。现场拍摄团队搭建了35英尺(将近11米)高、直径60英尺(约18米)宽的180°LED屏幕,让所有的飞船外部环境都尽量“实拍”。

这样只需要旋转屏幕,就能在高斯林的头盔和瞳孔上形成真实的反光。

似乎…通过这几招,在放弃了更多航天技术呈现之后,阿姆斯特朗的故事反而更真实可信了。

高手啊!


本次盘点终于结束了,在写的时候本编发现了一个问题:1969年的登月无意间成为了航天科幻电影的分水岭。1969年前的电影虽然相比粗糙但因为没有现实的“限制”,更加的百无禁忌,思路天马行空。而登月之后的太空电影则有意识的往真实靠拢,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展示,思路脑洞在限制之下,也变得有的放矢了。两者也是各有各的精彩。


重要通知

        我们的混剪大赛还有十天就要停止接收稿件了!审到现在,评委们有些疲惫,强烈需要一些精致的沙雕剪辑来舒缓一下!有的话赶紧交出来!(疯狂暗示)

↓ 比赛参赛方式和规则详情 ↓

剧情向人物向的投稿也不是很多

大家加油吖!


官方福利环节

《哪吒之魔童降世》于7月26日正式上映,转发本期专栏就有机会得到IMAX通兑卷,在IMAX技术顶级的视听效果加持下享受观看真·神仙打架的极致快感。


 ↓ 点击关注 ↓  

哔斯卡金像奖   

bilibili影视区官方账号  

你想要的影视资讯、深度影评这里都可以找到,不要错过哟~


bilibili影视圆桌 第60期:盘点电影人的航天登月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