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OKR:如何创建高质量的O
欢迎来到OKR新动能,“每天学一点OKR”,陪伴你一起学习如何落地OKR。
今天我们分享一个话题,在撰写OKR过程中写出高质量的O的三个方法。
方法一叫做自上而下的分解聚合法,方法二叫做自下而上的突破优创法,方法三叫做切片法。
自上而下的分解聚合法
很多人会理解为像传统的KPI一样层层分解,这是完全错误的。团队的O不一定是管理者的O,管理者的KR也不一定是下一级员工的O。
很多企业在撰写OKR过程中是这样写的,团队的O就是管理者的O,管理者的KR就是下一级的O,这是典型的KPI思维。
因为OKR没有级联效应,无论是团队的leader还是员工,都是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共同奋斗的,OKR是一种社会性的契约。
自下而上的突破优创法
我们在OKR落地过程中,发现很多小伙伴不会使用这个方法,原因是什么?
大量的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造成的,很多员工缺乏批判性的思维和不断的创新解题路径。
切片法
为了应对前两个方法撰写的一些障碍,我们开创了这样的一个方法论。
什么是切片法?
把你现有的业务按照横、纵断面展开,分为业务目标、业务现状效,绩效目标、绩效现状,首先抓取这四个值,将业务目标和业务现状找差值,将绩效目标和绩效现状找差值,将这两个差值分解为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和人的原因,将这个全景图撰写成导图的情况下,你阶段性障碍的目标就自然浮出水面。
你们现在用哪些方法撰写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