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钢琴课》,这顶绿帽真是活该!

2020-10-03 20:58 作者:人间行走又一天  | 我要投稿

这周看的电影是《钢琴课》。

这部电影在很多年前曾经看过,当时对情感话题感触不深,没有留下太多印象,隐约记得是个讲出轨的电影。多年过去,年龄增长,重新看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的理解。

电影很简单,人物不多,主要有四个,故事也较为单一,就是一段三角恋,但拍得格外细腻。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期,年轻女人带着年幼的女儿,远渡重洋来到澳大利亚嫁人,结果爱上了别的男人。女主在6岁时,因故放弃了说话,主要通过弹钢琴抒发情感。但是当女主带着钢琴上岸后,丈夫为了节省运费,不顾女主的强烈反对,将钢琴丢了在海边。随后,丈夫的好友,也就是男主,用60英亩地换来了这台钢琴。女主因此经常到男主家中教他弹琴,这也是片名《钢琴课》的由来。借上课的便利,男主提出通过身体接触交易这台钢琴的所属。女主答应了,并随着身体接触的升级,逐渐对男主产生了好感。当男主提前将钢琴赠送时,女主彻底爱上了他。这时,丈夫撞破了俩人的相会,矛盾不断升级,盛怒之下砍掉了女主的一根手指。最后,女主随男主离开,在中途将钢琴投入海底。

电影主要有四个人物,男主女主我不想再谈,这里简单谈一谈丈夫和女儿这两个角色。

这篇文字的标题是这顶绿帽真是活该,说的就是丈夫。刚开始我对男主是同情的,毕竟是被戴了绿帽子,但越看越觉得他是真活该。男主既然万里迢迢娶来了老婆,按说下这么大本钱,就应该好好对待,为什么不舍得再雇人把女主最最心爱的钢琴运回来呢?明明知道是女主心爱的钢琴,却为了土地将钢琴交易,这可是女主的陪嫁、私人的东西,已经属于人格的问题了。在交易钢琴后,明知道女主厌恶男主粗俗,却坚持让她教他钢琴,给两人创造了出轨的机会。在识破出轨后,又不合时宜地采取过激的手段,断送了最后的可能。男主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主,不愿意深入了解,错把占有认作爱情,一步步将女主送到别人的怀抱,这顶绿帽子戴的真是该。

再来说女儿。女儿只有几岁大,蹦蹦跳跳地十分活泼开朗,刚开始我还挺喜欢这个小萝莉,但紧接着的两次行为让我另眼相看。一次是撒谎,当别人问到她母亲为什么不说话时,她编造了一个大大的谎言,伪造自己母亲和父亲的形象。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小孩子都喜欢在外人面前把父母亲的形象说的很高大,借以满足小小的虚荣心,好提升自己地位。但是第二次却不这么简单了。在影片接近尾声时,母亲让她给将要离开的男主送东西,她却跑去交给了“新爸爸”,理由是她觉得这样做不对。电影没有对女儿这一行为有更多的解释,我的理解较为阴暗。女儿远离家乡来到澳洲,她心里知道自己的母亲难以依靠,为了更好的生存,必须投靠“新爸爸”,于是在关键时刻背叛了一直以来相依为命的母亲。我知道这样想有点阴暗,但我总觉得小孩子的行为是最真实的动物本能,小孩子尤其是更小时,饿了就要吃,痛了就会哭,完全依存生物本能反应,而不像大人那样会用“超我”掩盖或迂回。人们常说小孩子是天真可爱的,是不会撒谎的,我想说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样,也可以说他们是披着可爱外衣的纯自我的动物。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上豆瓣翻了翻热门短评,意外发现好多恶意差评。之所以说是恶意,是因为评论不是直接针对电影质量,而是对导演是女的,以及女主的颜值、出轨等恶意抨击,什么“女文青就是事多”,又是什么“女主的长相实在是惊恐”,等等。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对女性越来越包容公正,现在发现还远远不够。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性别对立越来越严重,厌女厌男恐婚的人不断增多。我的见识不够,不敢对此有何评论,只是对此现象深感不安!


《钢琴课》,这顶绿帽真是活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