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的第四十四篇 十多年抠扫节约煤150吨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四十四篇 十多年抠扫节约煤150吨 。





近日,路过老城西北隅的老集煤厂,看到修葺一新的赵春娥纪念馆,倍感欣喜。赵春娥(1935~1982年),女,河南省偃师县人,1958年4月到洛阳造纸厂当锅炉工。1962年返乡务农。1966年到洛阳市煤炭公司当工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4月21日,赵春娥的生命在47岁时戛然停摆,1983年,国务院追认赵春娥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共中央专门下发“向赵春娥同志学习”的文件。
说起来,我和赵春娥的女儿牛灵芝同时东都商厦的员工,在单位有很多同事介绍我认识了牛灵芝,只可惜当时我年轻没有好好向她详细了解学习赵春娥,在2000年东都商厦破产后,我在2010年拍涧西苏式建筑时遇到了牛灵芝,当时,我急着上上海市场的一座高楼拍摄,误打误撞的在值班室碰到了牛灵芝,在牛灵芝请示领导后带我上到楼顶,拍了一张很理想的照片。拍完后,也中午了,我就和牛灵芝一起去附近的饭店吃饭,在等吃饭的时候,我问牛灵芝,你对你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牛灵芝很快就说是在她妈赵春娥追悼会的时候,她没有想到有47个单位参加了母亲的追悼会,全城百姓给她送行,我妈仅仅是个普通煤工。当时就感觉这个不可思议,等我很深入的了解了母亲先进事迹的时候,我理解了大家的心情。1971~1972年,赵春娥负责看护长期放在车站货场的煤。她早去晚归,清理煤底和现场,对撒落在道轨石渣里的煤,用手一点点抠出来,许多次手指抠出了血。两年中,共在道旁石渣中清理出50多吨煤。在老集煤厂她用手一点点扒出和收集散落在石缝里、泥地上的好煤,10多年“抠扫”了150吨;除本职工作外,赵春娥主动到煤场附近的大街小巷为孤寡老人、烈军属、支边援外家属送煤、拆洗被褥。牛灵芝后来在和煤场工人交谈中知道,母亲发病那天干了一上午活,,,,,。现在感觉母亲就是他的方向,是生活的动力。也是大家的方向和动力。由于牛灵芝还要值班,吃完饭后我们就匆匆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