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的第四十七篇, 二程在洛阳开创洛学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四十七篇, 二程在洛阳开创洛学 。



北宋有个奇怪的现象,政治中心在开封,文化中心在洛阳,这个现象只有北宋出现了,其他朝代都是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在一起的。北宋的洛阳是贵族世家聚集的地方,也是知识阶层集中的地方,北宋思想史上的几个最重要人物,如邵雍、程颢、程颐,都同时居住在这里,这些人物与闲居在洛阳的司马光、文彦博、富弼等都有非常深的关系。于是,洛阳就成了当时的学术与文化的重心,这其中的儒家学者程颢、程颐两兄弟开创了理学学派,因二程是天下之中的洛阳人所以称为洛学。又因洛阳地处伊洛河流域,故又称伊洛学。
程颢(1032-1085),北宋哲学家,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程颢主张“识仁”,须身体力行从实际生活中去验证真理。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为伊川先生,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格物在致和”,格物即穷究事物之原理。两程故里位于河南洛阳嵩县田湖镇程村,是程颢、程颐两兄弟著述、讲学的地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程墓在伊川县城西荆山脚下,称为程园。二程墓有三个墓冢,二前一后,前者为程颐程颢之墓,后者是其父亲之墓,意为父抱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程的理学体系洛学包括天理论、人性论和修养论三个主要方面。二程之学以“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把“天理”提升为宇宙本体,把全部学说都建立在“天理”的基础上,开创了宋明理学的理论体系。二程认为,万物都有各自的理,而世界万物又有一个共同的理。这个理便是宇宙的总根源,它无穷无尽,无始无终,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理是气之所本,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唯一的世界本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本原和主宰,而且本身就具有伦理道德的属性,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人性论方面,二程提出“性即理”,二程的“性即理”说包括性与理、性与气、与才的关系,以及论仁几个方面。二程的修养论包括定性、主敬和格物致知等几个方面。二程“洛学”的思想核心,就是弘扬孔孟儒学的精神,强调道德原则对个人社会的意义,注重内心和精神修养。
二程创立洛学后,培养了一些弟子,其中有个弟子叫朱熹,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学,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比较严密逻辑体系程朱学派,也叫程朱理学,程朱学派被元朝选为官方哲学中的正统学派,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程朱理学从此便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自北宋至清末,由洛学继承和发展光大而来的程朱理学派占据统治地位达7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