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猪猪”男孩?Z世代男女差异性消费大探讨

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若想加入冷芸时尚圈,请加微信ruizhi-sheng,并务必注明“冷芸时尚圈+姓名+职业+具体的入群理由”,并说明入群希望得到的收获。本群只关注时尚行业内容,严禁发送广告、低俗、社会、政治等不相关内容。违者将被退群及拉黑。

参与者:冷芸时尚圈4群群友
时间:2018.09.09
本次庄主: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庄主简介:
宝石材料与工艺国际方向大四在读,爱好摄影、设计与时尚。
讨论提纲
Q1、Z世代的消费观;
Q2、性别差异性消费;
Q3、商家与市场该如何利用此机遇?
广义上的Z世代指的是95后与00后的年轻人,在如今消费主张因人而异的当下,性别消费的差异在他们身上还存在吗?趁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Z世代男女的差异性消费观和消费习惯!
Z世代男女差异性消费探讨
以下所有讨论内容仅代表发言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一、Z世代的消费观
a、
Z世代的“身份标签”是什么?
讨论如下:
威廉-上海-副群主
话说大家对于Z世代,也就是95后与00后的固有印象是如何呢?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比较沉迷于电子产品。
冷芸 上海 群主
特自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沟通表达能力退化。
威廉-上海-副群主
是的,网络时代沟通能力弱化是个问题了。
小兰-网友-买手爱好
而且不会怎么会替别人着想。除非是他非常喜欢的人。
Zita-厦门-内容电商
更关注自己的外貌。
Zita-厦门-内容电商
用美妆的比例大幅上升。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游戏也玩的贼溜。
小兰-网友-买手爱好
比较喜欢周围的人认可。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年轻。
冷芸 上海 群主
据说00男人也会喜欢美妆?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可能我是一个假的Z世代,你们说的除了沟通能力差其他的我都不认同。
威廉-上海-副群主
也就是为人处事个性化,消费个性化,电子类二次元类消费兴盛。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勇于表现。
Lillian-广州-商品企划
对新事物特感兴趣,很爱尝鲜。
威廉-上海-副群主
那大家认为这代年轻人,或者说是刚踏入大学的小朋友与之前的90、80后身上的消费观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呢?
有没有特别热衷的品牌标签呢,比如电脑手机偏爱苹果的之类呢?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消费主义更普及。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有的。
Tina-厦门-1号群副群主
消费区别,一个偏理性,一个更看重情感或者个性。80、90后喜欢品质,对品牌有一定的忠诚度。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对,消费升级原动力。
Lillian-广州-商品企划
认同。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80后可能会主张节俭,现在的年轻人会更主张消费。
威廉-上海-副群主
是的,我接触过一部分00后非常坚持品牌原创,支持正版。
Yohanna-广州-学生
我觉得对国内原创品牌也更支持。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经济环境不一样。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物质条件也好很多。
威廉-上海-副群主
大家能不能举个例子呢?我身边有些经济条件OK的会热衷于AIR JORDON, 椰子 以及GUCCI的鞋类与服装收藏。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今天下午看到一篇文,说开学季也是各学子的拼品牌季(大概意思是这个意思)。
威廉-上海-副群主
@icy-厦门 -学生 | 潮牌是个男女通吃的趋势。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拼装备。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嗯,貌似潮牌就是很中性?男女都可以穿?大多款?
Yohanna-广州-学生
我觉得说十几二十岁的学生喜欢拼品牌是很久以前就在说了。
Tina-厦门-1号群副群主
Gucci的客户群,真的是消费到了一定程度上,选择这种品牌也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吧。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现在嘻哈和以前嘻哈风格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以前也喜欢大衣服大裤子。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也就是未来两年以后,潮牌的财报数据会有明显增长?
威廉-上海-副群主
特别是现在的娱乐节目充斥着嘻哈文化与大牌,对于00后可以说影响很深。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我有一个小表妹。90年代末吧。感觉她穿衣不仅重视品牌(自己穿什么牌子的),还重视价格。她感觉穿得稍微贵一点,才符合她的身份一样。大众品牌她估计选择的时候很少。

(图片来自Pixabay)
威廉-上海-副群主
如今大牌也是为了年轻人改变了自己的风格,比如BURBERRY。
Tina-厦门-1号群副群主
感觉00后很想有自己的消费主张又是一群随时可以变的墙头草。
冷芸 上海 群主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 那钱来自哪里?是自己的,还是家人的呢?
云天-广州-设计师
更彰显自我的感觉。
威廉-上海-副群主
可能和带货的明星有关吧。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冷芸-上海-群主 | 她用的大部分钱还是来自家里。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透支消费。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偶尔听她调侃说“我是个典型的月光族”。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自己内心期望收入高高的,能够满足的自己的消费欲望。
威廉-上海-副群主
所以消费还是应量力而行。
b、
Z世代追求的“小我”与其背后的品牌价值
讨论如下:
威廉-上海-副群主
那让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Z世代的“小我”与“大我”。
Tina-厦门-1号群副群主
不过我接触到的00后也对赚钱非常有兴趣。的确,这个时代鼓励经济头脑。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现在应该大多20左右的不仅选择名牌,而且钱都是从家里来的吧。
威廉-上海-副群主
是的,主要靠生活费。
云天-广州-设计师
而且这一代孩子家里收入应该要来得更宽裕一些。
威廉-上海-副群主
也就是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冷芸 上海 群主
@威廉 上海 副群主 | 啥算“小我”与“大我”?
云天-广州-设计师
哈哈哈有道理。
Tina-厦门-1号群副群主
之前在店铺,消费能力最强的是学生,而且是留学生,基本支撑了品牌1/2的利润。之前的品牌在国内属于1000左右的价格段。
Vincent 郑 –上海-外貌和时尚孵化器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 名牌不一定是真的。
威廉-上海-副群主
好了,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这些孩子的微信?热衷于表现最美好的一面,沉迷于自己的美好小世界的就算是小我派Z世代了。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说到“小我”与“大我”。让我突然想起前阵子出游,同行的有个高中刚毕业,马上上大学的孩子。他问我背包重不重?中途我让他帮我拿下,我拍照完后,他说帮我背包包。这种行为,算大爱吗?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你们这是理论与实际脱轨。
云天-广州-设计师
唔,不算吧?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我21,钱全靠自己赚,不穿名牌。
威廉-上海-副群主
在国外很多喜欢拍照的网红就也能算小我派。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威廉 上海 副群主 | 对,说得太对了。他们自己就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c、
Z世代追求的“大我”与其背后的品牌价值
讨论如下: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那什么是大我呢?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 他们就该以你为榜样。
威廉-上海-副群主
是的,不过这样的还不少,对于生活方式与服装大牌来说这些孩子又能带货又是目标顾客。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大我到底是什么?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我整合了2个导演和2个广告摄影师,建立的现在的团队,实力在广州不算前三也算前五。
威廉-上海-副群主
而对比小我派,大我派的年轻人往往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关心科技前沿与社会热点时事,也对自己有更多的规划,简单来说,格局大。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早熟Z时代,少数的。
William Français
就我个人来看,这样的大我派就算在名牌大学也不很多。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嗯,和同龄人是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威廉-上海-副群主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 我觉得你可以算大我派了。
云天-广州-设计师
大我的意思是有独立的大格局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年龄还没有经历重要。
云天-广州-设计师
那我觉得年轻人里确实不多。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经历过某些事情,思想会发生很大变化。
威廉-上海-副群主
是的,经历很重要。
云天-广州-设计师
思想的轨迹是螺旋向上的。
云天-广州-设计师
理论需要印证。
威廉-上海-副群主
那如果小我派能刺激时尚与生活类品牌消费,那大我派能刺激什么样的消费呢。
云天-广州-设计师
我觉得,也许,是一个大方向的未来可能性导向?
云天-广州-设计师
因为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威廉-上海-副群主
对,那我觉得他们更可以促进互联网产品的消费?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认识的一些Z世代留学生确实在专业和赚钱和眼界上比较强,在为人上挺让人担心的,不过也正常,遵循客观规律的才能做成事不一定能做成人。

小结:
95后、00后的Z世代身上背着生活网络化,推崇品牌与体验等标签,有着“生活在朋友圈小世界”的“小我”派与“拥抱大格局与大世界”的“大我派”。
二、性别差异性消费
讨论如下:
威廉-上海-副群主
那好,我们来讨论第二部分,性别差异性消费。
云天-广州-设计师
彼得大帝当年壮游欧洲还被一堆贵族嫌弃邋遢,希特勒年轻的时候也是五讲四美有为青年,20出头,对人生的塑造还没完成一半。
威廉-上海-副群主
回到时尚与市场的话题,大家觉得市场上存在性别差异的消费行为有哪些呢。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大众文化消费,跟风。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抖音就是,女性更容易跟风。
威廉-上海-副群主
比如护肤与化妆,现在还存在性别差异吗?

(图片来自人民网)
威廉-上海-副群主
越来越多的男明星都在代言化妆品了,这点也是很有意思。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最近很火的话题。
威廉-上海-副群主
至少外表上是这样。
faine 广州 广告摄影
追求自我审视也算吗。
云天-广州-设计师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文章,不知道靠谱程度如何啊,说一个社会经济越发达,男人就会越女性化。
威廉-上海-副群主
也就是精致化?
云天-广州-设计师
嗯。
云天-广州-设计师
面貌会越偏向女性化。
Annebelle-上海-江浙沪副群主
不止明星,普通人也越来越多的男性化妆,擦粉底画眉毛或者纹眉对有些男性来说也是出门必备。
威廉-上海-副群主
对的,那大家举出的例子也是关于性别差异化中穿衣打扮的方面了,除此之外,市场上有其他差异化的消费品吗。
Alice--广州-5群副群主
天猫出了一份数据:越来越多的男生买化妆品了。比女生更精致。
威廉-上海-副群主
是呀。女性消费SUV类的汽车也越来越多。
威廉-上海-副群主
而烟酒等以前男性消费居多的产品如今女性消费者也越来越多。
云天-广州-设计师
其实,我觉得女生MAN的比以前更多了。
威廉-上海-副群主
也就是中性元素越来越多吧。
云天-广州-设计师
差不多吧,无性别。
b、
差异性消费在校园里于Z世代有哪些?
威廉-上海-副群主
那在校园里对于Z世代而言性别差异在消费上有不同之处吗?比如天猫网购?那Z世代男女生消费品牌的异同点又有哪些呢?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男生是不是更理性?品牌追求还是没那么强?
威廉-上海-副群主
一般来说更有计划性。
Yohanna-广州-学生
男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也很花钱吧。
Yohanna-广州-学生
游戏啊运动鞋之类的。
威廉-上海-副群主
比如到季男生才会添置新衣,不过限量版球鞋真的是一上架就想剁手抢购。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电脑数码、摄影器材、车。
威廉-上海-副群主
发烧友会一直关注业内动向。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就是,发烧友会“深究”。
威廉-上海-副群主
那女生在购物时习惯会不会更随性点呢。
Tina-厦门-1号群副群主
更容易被带动。
威廉-上海-副群主
冲动消费?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感觉女性会感性一点,受节假日的影响蛮大的。
威廉-上海-副群主
打折的号召力可能非常大了。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对的,一般节假日打折的宣传力度很大,想双11、双12就是很好的例子。
c、
如何看待消费男女趋同的现象呢?
威廉-上海-副群主
好的,那我们继续接下来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男女消费趋同的现象呢?我们从中又能看到哪些商机呢?
Yohanna-广州-学生
这还真是,我就记得八月份七夕那会迪奥的应景包在微信上售卖,很快就售罄了。男女消费趋同能够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吧。
威廉-上海-副群主
很棒了,比如护肤品可以介绍给猪猪男孩,威士忌和香烟也可以推给酷酷的女孩子。
Yohanna-广州-学生
现在男生美妆博主真的不要太多。
威廉-上海-副群主
是的,我学弟就是哈。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男士出席一些正式的场合,化妆感觉还蛮正常的。

小结:
如今性别原因在消费差异性上越来越少,对于敢于表现自我的00后来说界限也逐渐变淡,对于商家而言趋同的消费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三、商家与市场应如何利用这个机遇?
a、
哪些不容易性别化的产品也可以体现性别差异性?
讨论如下:
威廉-上海-副群主
有哪些不容易性别化的产品也可以性别化呢?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洗发水。
威廉-上海-副群主
对,比如说二十年前我们的洗发水和沐浴露是不分男女的,而现在所谓的男士洗护用品还特别好卖。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还有耳机什么的,现在有些加上猫耳朵造型。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女性也会喝酒。喝单一麦芽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啦。
威廉-上海-副群主
对的,很多女性反而不喝一贯所谓的“女士鸡尾酒”了。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还有啤酒,反而我有时候喝莫吉托,她们喝龙舌兰。
威廉-上海-副群主
就我上次去设计上海的经历。发觉现在很多生活方式类设计都在偏向男性顾客的审美与趣味。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比例上逐年上涨,商场里时尚男装的比例也在增大。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其实几年前有一个外聘的设计顾问,他每周到要去修甲,因为这边的美甲店都是女顾客,有点尴尬所以每次都叫我一起。
威廉-上海-副群主
这也是个商机哈哈。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现在的话,商场美容专柜也常见男性顾客。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有个合作伙伴的小伙子也画眉。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以前做义工同期的也有男生画眉,但说是眉点有断点,影响风水。
威廉-上海-副群主
我倒是觉得护肤和画眉是个好习惯,代表尊重自己和他人。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但是后来听说“风水”美容和穿搭是新商务。
威廉-上海-副群主
哈哈哈很久以前就有珠宝风水说了。
李小龙-潍坊-2群副群主
@威廉 上海 副群主 | 非常赞同,良好的妆容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b、
男性消费品的消费对象只是男性吗?
威廉-上海-副群主
大家觉得男性产品的消费者只是男性吗?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男性的产品?我(女)也会买刮胡刀用耶。
威廉-上海-副群主
有没有这种可能,很多男士不Care穿着,护肤与时尚,他的外表都是女伴打理的。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迷彩的中性的体恤或者外套,我也会买来自己穿。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威廉-上海-副群主 | 老婆帮老公买包包。
威廉-上海-副群主
于是中产女性才是男性产品的主力军?
Estelle Feng-上海-设计
欧洲男孩子也很会打扮的,中国男孩子自暴自弃。
Vincent 郑 –上海 –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对哦, 蛮多女的会买男款,穿男款。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就是,我就帮老公买过包包、衣服、皮带等。
威廉-上海-副群主
这点我相信的,不过现在男生也在慢慢有审美。
Estelle Feng-上海-设计
现在男女混穿也不稀奇了,现在还有unisex的牌子了吗?
威廉-上海-副群主
很多潮牌都是unisex的了。
威廉-上海-副群主
Gucci也是,他们的挎包不分性别。
Vincent 郑 –上海 –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童装也开始。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现在不是很多情侣装吗?就是同款的那种。男女穿着都还挺好看。
Vincent 郑 –上海 –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老婆会拿我的衣服穿。
威廉-上海-副群主
所以两个人都穿一套运动套也是很正常了。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我有朋友,他会穿女孩的衣服。
Yohanna –广州-学生
我在英国读书的朋友她好多男性同学会背GUCCI,CHANEL的女士包。
威廉-上海-副群主
@冷芸-上海-群主 | 我觉得这不妨碍爱国情怀,韩国很多服兵役的男孩纸还是会画眉。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不过是中性那种。
ivan-深圳-3群副群主
以后不一定了。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不过现在媒体引导也有偏差,单单开学时用的那些“哥哥”,看上去都像姐姐。
Vincent 郑-上海-外贸与时尚孵化器
@威廉 上海 副群主 | 如果多一些战狼电影可能会有这个推动。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还是官媒的微博。
Yohanna-广州-学生
其实知乎上也有个问题说怎么看现在流行的阴柔之风。
威廉-上海-副群主
对的,最近很多自媒体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有的还吵的很凶,都把吴京当初的话作为例子。
Vincent 郑-上海-外贸与时尚孵化器
@威廉 上海 副群主 | 还有《红海行动》。
威廉-上海-副群主
我觉得该做啥的时候就该做啥,该负责任的时候就应该做什么。
冷芸 上海 群主
我国90后,谁能举个有阳刚之美的男性名人吗?能想到的都好娘。
Yohanna-广州-服饰高定
我还真想不到。当初《王的男人》出街时,主角备受议论,但现在这些,比他娘上几条街。
威廉-上海-副群主
董力吧,至少是运动员。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冷芸-上海-群主 | 因为老师你生活在上海。东北的汉子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Yohanna-广州-学生
这是知乎阴柔之风盛行的最高票答案,我觉得讲的还是蛮有道理的。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个人很喜欢一些学校军训三个月到半年的规定,这跟人被“物化”有观。
冷芸 上海 群主
@小兰—广州—买手爱好 | 是吗?生活中没见过阳刚之美的90后。之前一个70后男生告诉我,他们搬办公室,他一个人搬三四个箱子,90后男生两个人搬一个箱子。
Venessa-广州-服饰高定
所以女性整容和微整商业成潮。
威廉-上海-副群主
确实需要承认这个现象的普遍性。
威廉-上海-学生
@Yohanna 广州 学生 | 不过我觉得这个时代的绅士精神还是有的。
Yohanna-广州-学生
对对对,我在学校发现很多男生还是主动帮忙搬东西的。
威廉-上海-学生
好的,今天的坐庄讨论也就要结束了呢,在这里我们讨论了Z世代的共性和消费特点,以及性别消费的差异性和背后的市场特征,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哈。

小结:
在如今男女消费界限日渐模糊的当下,很多中性消费品越来越有市场,z世代男性消费者对于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是个非常大的机遇。
四、庄主总结
首先很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在讨论过程中,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值得继续探讨的点。总之,Z世代有许多和以前年代人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些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他们独自的特色,对于服装从业者,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学会怎样去打动他们的心。
现本文已开通打赏功能,欢迎大家给庄主打赏。打赏金额(若有),将在文章发送后的次月10日统一由冷芸助手转发给各相关庄主。
总结整理: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编辑:Ruizhi Sheng
Kirin Wang

想知道服装买手到底是做什么的?
可以猛戳买手小课堂视频▼了解更多哦!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今后更多的讨论也欢迎大家来分享!

关于冷芸:
冷芸,博士,其研究领域主要为中西时装体系对比。
服装商业顾问及时尚评论人。其撰稿媒体包括《周末画报》,搜狐时尚,及《BoF时装商业评论》。其培训合作企业则包括唯品会,康泰纳仕时尚培训中心等。2013-14年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访问学者;美国政府富布莱特奖金(Fulbright Scholarship)获得者;伦敦时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时装营销管理硕士。曾就职于耐克、百丽及利丰集团。所从事的工作包括零售、销售、运营、产品开发、商品管理、市场拓展及总经理等职务。主要著作《中国时尚:对话中国服装设计师》,《时装买手实用手册》。
冷芸目前也开设了3个线上课程:买手;新人职业生涯规划;服装创业者课堂。更多详情,可以关注本人知乎专栏;微信平台或者博客。
联系方式:
知乎:冷芸时尚
微博:冷芸时尚
微信平台:冷芸时尚、冷芸时尚微课
B站:冷芸时尚
喜马拉雅:冷芸时尚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诚意原创。如果您阅读后感觉有所收获,感谢您至少能做以下1件事:点赞,转发,关注,打赏。感谢您对知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