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博物馆都看不到的场景模型-“突袭塔兰托” [谈模论武]

2020-10-21 11:57 作者:模匠  | 我要投稿

今天介绍的不是武器,而是一场战役。同样,今天的模型也不是单件,而是一组场景,或者说是一个电影的片段。

1940年11月11日,从英国皇家海军“光辉”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20架“剑鱼”轰炸机,直扑停泊在塔兰托港内的意大利舰队。这20架“剑鱼”中有12架挂载的是鱼雷,其余挂载高爆炸弹和轻型炸弹。一瞬间,意大利海军“加富尔公爵”号战列舰被击沉,“利多里奥”号和“卡约·杜里奥”号战列舰被重创,意军后续经过六个月的大修才恢复了战斗力。另有“特伦托”号重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被炸伤,而英军只有两架“剑鱼”被击落。就是这些被称为“绳子包”的老爷飞机,创造了英国皇家海军战争史上的奇迹。

参与这场战役的英国皇家海军“光辉”号航空母舰,经历了整个二战,曾经在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作战。1945年春,在冲绳附近被日本“神风”自杀飞机炸伤,但很快恢复作战能力,1954年退役。

除了这是英国皇家航母舰载鱼雷轰炸机第一次的重大胜利之外,在这次袭击中,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塔兰托港拥有非常强大的防空系统,共有80个阻拦气球,101门高射炮和193挺高射机枪,这还不包括港内军舰拥有的高射炮。但英军只有两架“剑鱼”轰炸机被击落,真是命运女神的眷顾。而最初英国皇家海军认为可能有一半的飞机会被击落。

被飞行员称为“绳子包(Stringbag)的剑鱼双翼轰炸机

其次,此次英国皇家海军派遣的是过时的“剑鱼”双翼轰炸机,由于双翼间的连接绳索非常多,这些老旧的轰炸机被飞行员称为“绳子包(Stringbag)”。这些双翼轰炸机速度很慢,几乎无法超过220千米/小时,载弹量也有限,只能挂载航空鱼雷和轻型炸弹。然而这种看似落后的双翼轰炸机,却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鱼雷轰炸机。一举击沉一艘,重创两艘意大利战列舰,让英意战列舰对比从战前的4:6,扭转成4:3,以小击大改变了地中海的实力对比。

好了,历史的事我们就简单过一下,因为今天的主角是老爷子Bjorn Jacobsen以及他制作的这场战役的场景模型。

Bjorn Jacobsen是一个狂热的军事模型艺术家,他的作品题材都是围绕战役,同时他还巧妙的利用了声光电来还原历史画面,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博物馆级的制作大师了。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他制作的1/48的被飞行员称为“绳子包(Stringbag)“剑鱼”双翼轰炸机。我只能说是极高度还原,无论细节和材质,都与真实飞机相差无几。

机体下侧的黑色涂装是为了防止夜袭对方攻击
模拟飞旋的螺旋桨(这个我实在不明白如何制作,是PS的?)

接下来请大家注意力集中,老爷子自己设计了“光辉”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制作出飞机起飞的画面,同时在下端制作了高空俯视下的塔兰托港,利用视觉差模拟了电影的拍摄镜头。拍摄了一组场景照片。如连环画一样,描述了整个战役的经过,如史诗般地震撼。

1940年11月11日,20架老态龙钟的剑鱼轰炸机,从英国皇家海军光辉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去攻击世界上最大的舰队之一。

6艘战列舰、7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29艘驱逐舰正停泊在塔兰托港中。除了舰船,意大利人还装备了反鱼雷网、22组探照灯、21座102mm火炮、101座防空高射炮......全副武装。

而这些被称为“绳子包”的老式飞机正以时速不到120英里的速度驶向地狱。

这些英国飞行员只有一个目标,意大利的战列舰。

掉下鱼雷,去地狱吧!

18架剑鱼轰炸机安全返回航母,损失2架。2名皇家飞行员被害,2名俘虏。而意大利一艘战列舰被击沉,2艘遭到重创。

最后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模型的整个制作过程。老爷子贴心的分享了他的制作心得。

A 航空甲板的制作

真实的剑鱼轰炸机模型其实只做了一架,后期PS合成了多架。当然旋转的螺旋桨也是后期处理的(我说嘛!笑)。甲板是用泡沫板制作的。同时用大的硬纸板绘制了背景天空。

B 战舰的制作

他制作了两艘1/700的战列舰和同比例的两艘驱逐舰在海面上,但不幸的是,因为没有同型号的意大利战舰,所以他只能使用其他舰船替代,他也恳请军事考证党原谅他。好在是服务于整体的故事,在黑暗的环境中并不特别明显。

在一艘船体一侧制作了鱼雷的爆炸效果,在底部开了孔,安装了12V的LED灯。船体都是用螺丝固定在海面,电线从下面穿过场景。爆炸产生的烟雾和火焰都是用棉花结合LED灯制作的。

C 底座制作

炮弹爆炸的区域处理为白色,其他的都处理为黑色(暗色),背景板是喷绘的,大部分都很暗,下端喷涂成火光的色调,可以参考一些夜景图自己喷,不需要很讲究,毕竟拍摄时都比较模糊看不清。水面是用海景膏制作,颜色也是偏黑色。

整个港湾的建筑造型是用纸板和泡沫塑料制作,包括哪些炮台。用圣诞节的灯饰点缀处理成炮火迷幻的效果。

好了,本期的谈模论武到此结束,收集资料,翻译码字都不容易,欢迎大家多多转发分享,有兴趣的同好朋友,可以关注我们#模匠#,后续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和视频分享。


博物馆都看不到的场景模型-“突袭塔兰托” [谈模论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