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商隐
走进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我关注李义山主要是其诗写得太凄美,一直想解读其《锦瑟》中的诗意,无奈始终不得其法。直到前些日子,又略略品了一遍《菜根》,其中的一句“欲知山中事,须问砍柴人”。我豁然开朗 ,对呀!我可以先从李义山的朋友、老师所留下的文献中寻找答案呀!我在古诗文网中了解到李义山的老师为令狐楚,令狐楚的朋友为刘禹锡。他们分别辞世的时间是令狐楚837年,刘禹锡842年,李商隐为858年。才明白,李义山的“锦瑟”是怀念恩师令狐楚所作。诸公若不信,看看令狐楚的诗文就明白了。
相思河
谁把相思号此河,塞垣车马往来多。
只应自古征人泪,洒向空洲作碧波。
游春词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节度宣武酬乐天梦得
蓬莱仙监客曹郎,曾枉高车客大梁。见拥旌旄治军旅,知亲笔砚事文章。愁看柳色悬离恨,忆递花枝助酒狂。洛下相逢肯相寄,南金璀错玉凄凉。
南宫夜直宿见李给事封题其所下制敕知奏直…以诗寄
番直同遥夜,严扃限几重。青编书白雀,黄纸降苍龙。北极丝纶句,东垣翰墨踪。尚垂玄露点,犹湿紫泥封。炫眼凝仙烛,驰心袅禁钟。定应形梦寐,暂似接音容。玉树春枝动,金樽腊酿醲.在朝君最旧,休浣许过从。
李相薨后题断金集
一览断金集,载悲埋玉人。牙弦千古绝,珠泪万行新。
寄礼部刘郎中
一别三年在上京,仙垣终日选群英。
除书每下皆先看,唯有刘郎无姓名。
坐中闻思帝乡有感
年年不见帝乡春,白日寻思夜梦频。
上酒忽闻吹此曲,坐中惆怅更何人。
看到此处,诸公看明白什么了吗?令狐楚公的诗文很多,为了节省时间,我只挑出这几首作佐证足够了。李商隐的无题诗,只是把其恩师令狐楚的诗文暗隐其中用来抒发对恩师的思念罢了,官方有种说法叫集句,我认为李义山在集词,以其恩师令狐楚诗中的词,来抒发对恩师的思念。而后人大多只读李义山之诗,不读令狐楚之诗,更不要说去研究刘梦得的诗了,又怎么会读得懂《锦瑟》之意呢!从三人辞世的时间关系上,我们若细推,就可以推出其三人所写诗文的大概时间了。我不喜欢深究一件事物,偏好只提供大方向,原本我想写一本很厚很厚的关于李义山的书,又一想,写李义山,不但要了解李义山本人生前的事迹,还要了解令狐楚,刘禹锡以及当时其他人生前所涉及的事情,我又是浮燥之人,又要费时又要费力,还要买资料,我又太穷,哪有那个闲钱呀!那样又太累了,搞不好出力不讨好!也就放弃了,希望给后来者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吧!若后来者想研究李商隐不得法,也不要失望,我也留下了无题诗文供您们参考,若参得透我本人之诗,离参透李商隐也不远了。
无题
无端锦瑟费心神 翻遍经史难解魂
只戴情锁罪己身 才知方是隐词人
君追他去我逐君 总留青鸟献殷勤
来者莫品东风韵 放下相思对月饮
思君无眠寒意浓 阴风冽冽更无情
遥望三十六天宫 今夜卿宿第几重
夜静徘徊庭院中 回首事世多讥讽
酸苦一生唯君懂 明月几时今夜升
雀掠群山影重重 孤鸿切切择梧桐
疏疏青竹追风冷 苦雨击心深深痛
千般思念千般情 何人彷徨明月中
万般缠绵万般种 何人徘徊丹桂丛
长夜无月亦无星 绿光荧荧出草丛
忽南忽北忽西东 如此微弱为谁明
我本千般求佛性 为何百世魔网中
蓦然回首往事匆 多少流年都随风
——邢稳超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