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 第三章 把这戏子给我请到南京去

“寻遍东风渐午天,那一去人难见,看纸破窗棂,纱裂帘幔,裹残罗帕,戴过花钿,旧笙箫无一件。”
景懿剧院,秋繁谊的《桃花扇》
“周老板真是厉害,连秋繁谊这样的名伶都请得来,别看景懿是新开的剧院,这周老板也是会做生意呢。”有人说。
“那可是。”同伴附和。
“今日秋老板能来,真是给足了周某面子。”开口说话的人是景懿剧院的老板,周寅,年纪大约二十五六,面色白净。
“周老板说笑了,繁谊区区一个戏子,靠戏吃饭而已,”秋繁谊微微点头,走到梳妆台前摘下假发,“周老板邀请,我理应来。”
秋繁谊拿起旁边盆架上的毛巾,擦去脸上的墨眉朱唇。
“今日周某想请秋老板吃宵夜,不知秋老板可有兴致?”周寅问道。
秋繁谊抬头看了周寅一眼,轻轻笑道:“兴致倒是有,可是不巧,繁谊已经约了人了,下次吧,繁谊一定赴约。”
“那可是,秋老板收拾,周某就不打扰了。”周寅回答。
“周老板慢走。”秋繁谊点头。
夜不算深,苏州城里,万家灯火通明。
周寅站在剧院外围的露台上轻叹:
“这世道,不得人心啊。”
秋繁谊走出景懿剧院,高跟鞋踩的青石地砖嗒嗒响,秋繁谊低头看着楼梯一节节矮下去,回头又看了一眼景懿剧院。
朱红色的琉璃瓦,棕红色的大匾上写着四个烫金的大字:景懿剧院。
这周老板,当真不简单啊......
又是一二间,略然的恍惚......
“繁谊姐姐,傻站什么呢,快下来,我们去吃宵夜啦!”
秋繁谊回过神来,转头看到街边的秦焕樱,旁边停着两辆黄包车,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今天是个晴天,月明星稀,月光明晃晃地撒了一整个苏州城,青石板路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黄晕,秦焕樱穿着崭新的苏绣旗袍,金丝银线亮了绸缎的面子,也亮了秋繁谊的眼睛。
秦焕樱扑闪着大眼睛,像极了今天的月光。
“上哪吃?”秋繁谊一边下楼梯一边应着,“去吃面?”
“我想吃馄饨,”秦焕樱跳上黄包车,“去十全街吧。”
十全街,馄饨店
“繁谊姐姐,这家店的馄饨可好吃了,”秦焕樱端起面前的粗瓷碗大口喝水,长出一口气,“哎呀渴死我啦,我唱完连口水都没喝就去景懿找你啦。”
“有点样子好不啦,这是在外面,又不是在家里,”秋繁谊无奈地看了秦焕樱一眼,“今天唱的怎样?”
“还可以啦,”秦焕樱的大眼睛扑闪扑闪,“不过今天有个叫严宽的人来找我,说自己是县长秘书,受什么督察之托,请我到南京去唱戏。”
“你答应了?”秋繁谊似乎有些拘谨。
“也不是啦,我说我还有约,然后他给了我一张纸片。”秦焕樱低头从手包里拿出了一张请柬一样的纸片。
“我看看。”秋繁谊伸手去拿。
“哎呀,大概就是说让我去给他们上级的夫人唱戏去,”秦焕樱把纸片丢给秋繁谊。
纸片上一个大大的“囍”
“好像有点眼熟,”秋繁谊打开一看:谨订于国历四月二日.....
“这不是上次鸿运酒楼老板女儿出嫁给你的请柬吗,给我这个干什么。”秋繁谊以同样的方式把纸片丢回去。
“我还没说完呢,”秦焕樱俏皮地一笑,大眼睛眨巴眨巴,“不过我没接。”
“算你有脑子,”秋繁谊嗔怪般地看了秦焕樱一眼,“接了就算是答应人家了,这年头,还是不要和他们沾上边。”
“我知道的,这点脑子还是有的。”秦焕樱嘿嘿一笑,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客官,您的馄饨来了!”小二端着两碗绿扬馄饨放在秦焕樱和秋繁谊的面前。
“吃馄饨吧。”秋繁谊轻轻一笑,桃花眼流光溢彩。
夜色已经深了,可十全街全然看不出来,依旧灯火通明,这家馄饨小店也是食客满满,人声鼎沸。《沧浪十八景图咏》书中记:“相传淳熙年间,江南大旱,里人造井于此,竟得十眼,涓涓然、晶晶然,冬暖夏凉,不溢不竭,于是众人喜而旱魃去。街因泉兴,泉因街名,十泉街之名自此远播矣。
也难怪十全街这样繁华,早在吴王阖闾时代,这就是姑苏的繁华之地了。
“明天我放假,萧老板说明天京城的德胜班子来这里唱戏,就开一场,所以放我一天假,”秋繁谊舀了一勺子汤,“拙政园里的杜鹃花开了,明天我们去看杜鹃花吧。”
秦焕樱放了个馄饨在嘴里嚼,含混不清地回答:
“嗯。”
“刘县长,那戏子没答应。”严宽对办公桌前的人说。
“怎么回事,”办公桌前的人头也不抬,只顾着写什么东西,“现在上面都是些什么人,为了讨好上级都开始讨好上级的女人了,要不是怕落得个招待不周的名声,我才不去什么戏院。”
“那戏子说自己今天还有约,道过再见就直接走了。”严宽回答。
“呵,这戏子真不简单,”办公桌前的人把笔搁下,这人是吴县县长,刘利平,“眼下正是共匪猖獗的时候,军需署说明天有一批军需要过吴县,怕给共匪抢了,你先去安排这件事情吧,请戏子这事明天再说。”
“是。”严宽点头,转身离去。
严宽走后,刘利平把手肘撑在桌子上,两手交叠放在一起,以承载头的重量,眉头微皱:
“共匪......”
抽屉漏了一道缝,里面有两张戏票。
景懿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