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轰炸和世界首枚巡航导弹V-1的故事
1944年6月13日的清晨,也就是诺曼底登陆一周之后,一种响亮的「嗡嗡声」响彻伦敦上空。
不久之后伦敦东区发生了大爆炸,6人死亡,266人无家可归。

发出嗡嗡声并引发爆炸的,是德国发明的一种无人机「复仇武器 1 号」,简称 V-1 炸弹。

V-1 炸弹的弹头重约 850 公斤,安装有喷气式发动机,飞行速度达到 650km/h,飞过英吉利海峡的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喷气式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会发出「嗡嗡声」,所以「嗡嗡炸弹」就成了 V-1 的绰号。
绰号听起来有点可爱,但 V-1 炸弹在当时可算是先进的武器,因为它是无人驾驶的。

V-1 炸弹上装有磁罗盘、陀螺仪和自动驾驶仪,来保证飞行的方向。头部装有风速驱动的里程表,用来标定飞行距离。
而且 V-1 还安装了无线电发射机。当炸弹飞行了预定距离到达目标上空的时候,就会俯冲轰炸,无线电发射机会把位置坐标发回发射基地。
这样就能优化、调整炸弹的瞄准角度和参数设置。

不过由于设计缺陷,嗡嗡炸弹在俯冲的时候,燃料就不能流动了,导致发动机停机,嗡嗡声也就没有了。
所以一旦嗡嗡声结束,人们就知道快爆炸了,要赶紧找地方躲起来。
V-1 炸弹原本是要用来袭击一些重要目标的,比如聚集了大量舰队的英国南部港口。但是,由于战争失利,希特勒急于对英国进行报复、复仇,原本是 42 号目标的伦敦,就成了主要攻击目标。
这大概也是这种炸弹被命名为「复仇武器」的原因。
因为 V-1 炸弹是无人驾驶的,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发射,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人员伤亡,所以德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对伦敦进行了肆无忌惮的疯狂轰炸。
从 1944 年 6 月到 10 月,德国发射了 9000 多枚 V-1 炸弹,几乎全是针对伦敦的。
最多的一天(8 月 3 日)发射了 316 枚炸弹,其中一枚嗡嗡炸弹差点击中白金汉宫,爆炸的冲击波还毁坏了皇宫的许多窗户。

为了减少 V-1 炸弹的威胁,英国针对 V-1 的发射基地进行了战略轰炸,并且建立了四层主动防御体系:
海上战斗机防线,
沿海高射炮防线,
内陆战斗机防线,
伦敦上空的拦截气球防线。
四道防线里面,效果最好的是战斗机防线,但是当时能跟上 V-1 速度的战斗机太少了,而且天气不好的时候也无法出动战机。

高射炮比较尴尬,因为 V-1 的飞行高度超出普通高射炮的射程,用重型高射炮去瞄高速飞行的小型无人机又十分困难。
直到加装了火控雷达,高射炮的拦截效果大幅提升,从 2500 发炮弹打掉一架 V-1,提高到了 100 发炮弹就能干掉一架。
至于拦截气球,是气球下面挂着电缆,V-1 撞上电缆就会被引爆或者被割断翅膀而失控。拦截气球大约拦下了 8% 的V-1 炸弹。

除了拦截防线,英国还通过双面间谍向德国反馈错误的轰炸信息,希望德国调整发射的角度,减少对伦敦的威胁。
事实上,负责发射 V-1 炸弹的部队,在面对无线电发送回来的坐标,和间谍反馈的错误信息时,选择了相信间谍的错误信息,并据此调整了发射角度。这对于伦敦的居民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尽管英国严防死守,还是有大量的炸弹穿越防线,在伦敦城内爆炸。
想想看,随时可能从头上掉下来一个炸弹,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而且,随着轰炸的进行,人们发现有时候炸弹是成群的轰炸某一片区域,而有些区域很少被轰炸。
人们传言说,那些很少被轰炸的街区,住着德国的间谍。
炸弹到底是随机的轰炸,还是击中了预定的目标,或者有意避开了某些区域?
德国人真的研制出精确制导的炸弹了吗?
老曹下一篇和你继续聊。
—· End ·—
读书,思考,学以致用。
最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想法?
把你的想法,以 #读《***》# 的形式留言
和我们一起分享吧